謝老師:
我是80后,剛剛生了孩子。生完孩子之后,我經常失眠,晚上聽到外面汽車駛過的聲音就睡不著;如果外面沒有聲音,我就和屋里的空調聲較勁。由于休息不好,我第二天就沒有精神,頭疼、脾氣暴躁,連孩子都懶得看一眼。我還時常覺得莫名委屈,控制不住地掉眼淚。
這樣的情況下我根本無法照顧孩子,只能請公公婆婆幫忙。他們很心疼孩子,就是對我不滿意,覺得我無病呻吟、好吃懶做。對于他們的不理解,我很想解釋卻解釋不清楚。老公在中間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除了偶爾逗逗孩子,其他事一概不管,該上網上網,該和朋友出去還出去。我這么難受,他卻一點兒也不知道體貼,說多了他還嫌煩:“你也不帶孩子,睡不好覺把我趕到客廳,你還想怎么著啊?”
看到他們一家人都嫌棄我,我就逃到自己的父母家。父母心疼我,去跟公婆理論,兩家鬧得不歡而散。父母歲數(shù)不小了,還要為我操心,剛剛出生的孩子我也沒怎么照顧過,感覺很愧對他們。我鼓勵自己要振作起來,可就是做不到。 美嬌
美嬌:
我猜你可能已經患上了產后抑郁癥,它的主要癥狀為:毫無原因地想哭、傷心、焦慮、煩躁、內疚、罪惡感,有的同時伴有身體的不適,如失眠、頭痛等。了解產后抑郁的基本常識,澄清你不是無病呻吟,能幫助你擺脫罪惡感,還能掃除你與家人的誤會和障礙,獲得他們的支持。
專家們懷疑產后抑郁癥跟女性生產后性激素、社會角色、心理及身體(外表、體型等)的變化有關。從生理角度來說: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生殖激素會增加10倍,而產后僅3天就會迅速降到懷孕前的水平。這種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會引發(fā)身體、情緒的一系列反應。從社會角色來說:女性生產后,經歷了從女孩到母親的飛躍,壓力和責任感接踵而至。作為80后的獨生子女,以前總是被照顧、呵護的對象,而做了母親之后,要開始學會對另一個生命負責,這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還有一些女性會覺得孩子侵占了個人空間,自己為之付出、犧牲太多,耽誤了事業(yè)的發(fā)展。此外,外表、體型的變化有時也會導致女性自我價值感降低,這些都是產后抑郁的影響因素。
治療產后抑郁癥可選擇的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干預、參加幫助組織。除了這些,個人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合理膳食、多與朋友相處、去戶外放松等。其中有一條要特別為你提出來:那就是要處理好與老公的關系,讓他了解該如何幫助你。對男性來說,由于沒有像女性一樣為人母的真實體驗,所以常常找不到當父親的感覺。你要非常具體地告訴他做什么、怎么做,讓他多參與和孩子的互動,同時減輕你的負擔,并通過他來協(xié)調與公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