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洋
2008年11月我校舉辦了呼和浩特市教學開放一日活動。非常榮幸的是,我可以參與其中承擔授課任務。我作課的內容是二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例一部分,學會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區(qū)分二者的差別,明確各自的方法既是教學重點,又是認知上的難點。怎樣做到既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又不失數學課的本真,還數學以生活之本,這是我在備課的過程中一直考慮的問題。
根據低年級孩子喜歡聽故事、著迷于卡通人物這一興趣喜好,我將教材中單純的讓學生動手用數字1、2和數字1、2、3擺出兩位數的排列內容以及練習中嘗試3個小朋友每兩人之間握一次手的組合知識,以小雞、小熊貓、八戒三個卡通形象周末去象伯伯家做客的這一小故事的方式編排在了其中,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自然引出每個知識點。三個好朋友到象伯伯家首先遇到了破譯密碼門的難題,孩子們主動幫忙,在猜、議、擺的過程中,自己嘗試了1、2、3這三個數字中選擇其中兩個數字組成兩位數的排列方法,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很自然的引出三個好朋友每兩個之間擁抱一次的組合,與教材中的握手練習相吻合。課堂上孩子們親身實踐之后,通過觀察、比較、直觀感受排列與組合的差別,形成感性的認識,突出、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緊接著,象伯伯要給三個好朋友合影留念,要求他們排成一排,可以出現6種不同的排法。告別了象伯伯,三個好朋友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不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他們三個只有兩把傘,這就涉及到了3種不同的撐傘方法。這兩個練習的設計都恰如其分地對剛掌握的排列、組合知識進行了檢驗、鞏固與強化。接下來小熊貓去文具柜臺買轉筆器的幾種付款方式以及買來的兩件上衣、兩條褲子如何搭配的教學設計都在教材課后練習的基礎上有了變化,融入了自己的想法。結束部分小熊貓參加了商店的抽獎活動,幸運號是由6、7、8、9這四個數字中任選兩個數字所組成的兩位數,屬于排列知識的拔高練習。此設計將整堂課的設置推向了高潮,既注重了趣味性又將新知上升了一個高度。
縱觀整節(jié)課,我力求達到拓寬教學內容的寬度,加深其厚度,以排列與組合各自的方法探究與比較為落腳點,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一拓展。但在實踐過后,仍然存在這么幾點處理欠佳之處:
1.教學容量按一課時40分鐘來講似乎偏大,有飽和之嫌。
2.關注面還沒有擴大,教學任務的布置過程中仍沒有滲透“盡可能照顧認知水平差異”這一理念。
3.體現學生“在活動中產生認知”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設計還不夠多,沒有提供更多動起來的時機。
在今后類似這樣的教學活動中,要更加合理設計,做到知識與娛樂兼顧,數學與生活兼顧,方法與技巧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