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桂琴
油田現(xiàn)有離退休職工37464人。其中黨員9652人,離休干部330人,重大疾病1269人,特困125戶,鰥寡3432人,70歲以上6599人。針對離退休工作細、難、雜、政策性強、職業(yè)素養(yǎng)要求高的特點,我用孝道精神指導本職工作,認真履行了“首席服務員”職責。
奉養(yǎng)天年盡小孝
我把生活上照顧老同志,看作是離退休工作者的小孝。有一位老干部得重病做了手術,養(yǎng)女又在外地。在老人住院期間,我每天晚上去醫(yī)院陪他嘮嗑,給他修指甲,做按摩。出院后我一天一個電話,兩三天去他家一趟,給老人買甲魚、烏雞、水果等營養(yǎng)品,讓老人享受到了兒女般的關愛和溫暖。老人在彌留之際,對老伴說,組織對咱家已經夠照顧的了,喪事一切從簡,不許給領導找麻煩。一年多來,我參加了30多次葬禮,經常是凌晨兩三點醒,每送走一位老人,我的心情都沉重好幾天,這也是我一年多來最心酸的體會。為給老干部選購關愛物品,我們跑了十幾個鞋店,買了300多雙鞋底軟、鞋幫肥、透氣好、重量輕,適合老年人“腳骨大”、腳掌寬、腳板硬的運動鞋。老干部聽說送鞋來了,高興地在小區(qū)的長椅上坐了一排,我一個個給他們脫鞋、試鞋、系鞋帶。
一位老干部患有腦萎縮,為防止鋁餐具加重病情,我給他換了一套不銹鋼炊具;為讓一位83歲單身老干部過個愉快的春節(jié),我給老人買了一套秋衣秋褲;為使臥床老干部不得痔瘡,我把藥物濕巾送到他們家里:我還把《養(yǎng)生保健》等書籍送到老同志的病房、床頭,請專家給他們做健康講座;文化小區(qū)一位老專家兒女不在身邊,老伴得了腦血栓,我每天讓司機用我的車送老人到醫(yī)院做康復治療,連續(xù)30多天,我上班、開會不是步行就是打的;為了讓兩位老領導的保姆服務更周到,我在春節(jié)前給每人買了一件毛衣:為了避免老干部頂著秋風買冬菜受寒、橫穿馬路危險,我們把蘿卜、元蔥、地瓜等冬菜挨家挨戶送到老干部及遺屬家中。
老干部對離退休工作的要求多種多樣。有的腿腳不便、心臟不好、血壓高的老干部要去臺灣;有位老干部,讓我給各單位下文件,要求開重要會議必須請老干部們都上主席臺,還讓我給他們每人做一套軍裝,說穿上軍裝走在大街上受人尊重等等。針對老人提出的要求,既不能違反原則,又要照顧情緒,還不能引起攀比,有時讓我左右為難。對此,我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靈活對待、個案處理,努力讓老同志滿意。
撫慰精神盡中孝
我把讓老同志精神愉悅,看作是離退休工作者的中孝。我們開展了孝心兒女征文活動,選樹了孝心家庭、奉獻余熱老人、恩愛夫妻老人共八類上百名先進典型,在礦區(qū)營造了孝親敬老氛圍。組織了百名單身老人聯(lián)誼會,一名老人興奮地即席賦詩:“管理中心開聯(lián)歡,獨木孤枝有人憐;公司黨委送溫暖,百名孤老盡開顏?!睘榻o一位78歲老人找到知心愛人,我托了11個朋友,歷時5個多月,按照身體不好、素質不高、沒有退休金、年過七旬、不到一米六不找的“32不找原則”,物色了本溪一位退休教師。兩位老人一見鐘情,今年“五一”將結為百年之好。愛是不分年齡的,愛煥發(fā)了老人的第二次青春。熟悉他的人都說,老人愛說了、愛笑了、愛運動了,還愛用手機,會發(fā)短信了。
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動員大會一結束,我就把學習材料給“八旬老翁學習小組”送去,他們第一時間就組織學習,并出了黑板報,還參加了答卷。87歲的老領導劉照民年齡最大,聽力不好,就戴上助聽器學。84歲的老領導田丕儒視力不好,就拿起放大鏡學。74歲的老領導盧振鈞年齡最小,討論中寫下了“年過八旬志愈丹,愛黨愛國學唯先”的感人詩句以及對科學發(fā)展觀的認識。為鼓勵他們學習,我請一位書法家把這首詩寫出來,裝裱好,掛在他們的學習室。退休職工馬岱山、陳淑蘭夫婦不僅自己學,還和兒子兒媳在家開討論會。經常性的政治理論學習,增強了黨性。兩年來,發(fā)展離退休職工黨員7名,75歲董長民和80歲杜光鄰將在今年6月入黨。在向四川地震災區(qū)捐款中,老干部黨員李登俊捐款3萬元,全體離退休職工捐款和繳納特殊黨費180多萬元。
維護穩(wěn)定盡大孝
我把確保離退休群體穩(wěn)定,讓各級領導班子聚精會神克時艱、一心一意謀發(fā)展,看作是對離退休工作者的大孝。為了讓再就業(yè)人員盡早地融入離退休職工隊伍中,我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