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 征 周建華
【摘 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引導孩子學會與他人的交往非常重要。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孩子尊重他人,學會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學會與同伴進行合作,這樣才能使孩子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娟P鍵詞】引導 孩子 學會 交往中國的父母是非常有愛心的,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但是怎樣才能讓孩子成長得好?我們大家如果留心一下,會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如果這個孩子他跟同伴的關系是和諧的,朋友是多的,他就會容易成長得好;如果這個孩子沒有朋友,或者是和朋友的關系緊張,那么他就可能發(fā)生問題,有很多的危機可能將伴隨著他。但是很多父母都會說一句共同的話,對孩子說,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別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哎呀!我覺得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國民共識。我知道學習成績好,考一個高分數(shù)對他的發(fā)展意義是重大的。但是我有一個感受,沒有朋友的孩子比考試不及格還要嚴重,不會交往的孩子比他的學業(yè)失敗可能還要嚴重,所以不能忽略這個問題。我們大家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大約10歲以前,非常聽父母的,父母說這個衣服漂亮,他覺得漂亮。說頭發(fā)這么梳好看,就覺得這么好看。但是從小學高年級開始,特別等上了中學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同伴的影響就開始慢慢超過父母,媽媽說這件衣服真漂亮,但同學一說真俗,俗不可耐,他就不肯穿了。這就是群體的社會化。同伴的影響力,影響著一個人的選擇。所以說一個人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他特別在意同伴的評價,特別希望在同伴當中擁有一個比較好的印象。顯然,群體社會化一定是在同伴的交往中實現(xiàn)的,這就是我們說一個人的同伴交往對他的社會化意義是重大的,所以說是不能夠缺少的。因此,在教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加強引導。在引導作為獨生子女的學生與同伴交往中,要注意三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學會尊重他人,并學會與不同的人共同生活。每一個學生都處在自己的環(huán)境中,但一旦離開家庭這個圈子,他的天地顯然就變化了,變寬了,變大了,而交往的對象也多了,復雜了。因此,學會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尊重不同環(huán)境成長起來的每一個人,是交往取得成功的關鍵。試想想,一個自私自利自愛的人,他會有多少朋友?懂得尊重人,其他人才可能會與你相處友好,才能夠在一起共同學習與生活。第二個原則叫做要引導孩子要學會相互學習,善于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獨生子女有一個缺陷,因為在家里往往比較容易受寵,不大容易去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特別是小學生,比方說你讓小學生給某個同學說你看看他有什么缺點?哎呀!大家都是話很多,這也不好,那也不好,說了很多。如果你說大家想想看,他有哪些優(yōu)點,大家一下就沉默了,不知道,沒看見。兒童時候吧,眼睛特別尖,老看別人缺點,有兒童心理的特點,但是這個呢,就需要引導,一定要引導他慢慢發(fā)現(xiàn)別人優(yōu)點。你只有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你才會和別人交往,這個是很重要的。中國有一個成語叫“管鮑之交”,講的是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管仲和鮑叔牙每次做生意后,總要多那點錢。鮑叔牙的仆人很有意見,但鮑叔牙卻說管仲多拿錢是為了孝敬母親,是一個孝子。在仆人眼里的缺點,在鮑叔牙眼里卻是優(yōu)點。這就是會不會、能不能善于去發(fā)現(xiàn)的問題。第三個原則就是我們的孔老夫子說的,君子和而不同。我尊重別人,我善解人意,我愿意幫助別人,但是不等于失去我自己,我要保持我的個性,我要保持我的優(yōu)點,要保持我的見解,但是會跟你友好地相處。這三個原則對于引導我們的獨生子女、包括所有的孩子學會與同伴交往是有益的。那么,教師怎么樣去培養(yǎng)獨生子女學會與同伴交往,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叫做一日營。由于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特別愿意到別人家去,對孩子來說別人家的飯好吃,別人家的床睡著舒服,別人的玩具好玩,一切都是好玩的。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過生日總要邀請幾個同學到家里做客。有些家長總喜歡把孩子們放在飯店里吃一頓。我想:我們何不讓他們在你們家生活一天,讓他們學習買菜、做飯,然后游戲,女孩子把男孩子當馬騎,在屋里非常熱鬧。然后就買菜,往日大手大腳的孩子現(xiàn)在學會過日子了,買雞蛋,買三個。買土豆,買兩個?;貋硪胁俗鲲?吃的很香,晚上睡覺的時候,興奮得睡不著,你碰碰我,睡著了嗎?沒有。你呢?我也沒睡著。第二天分別的時候掉眼淚,依依不舍呀!你說這個辦法多好啊!所以說人的感情,人的這種社會化,這往往不是一個獲得知識的結果,而是一個情感培養(yǎng)的結果,就是讓獨生子女共享兄弟姐妹的親情,在親情中得到成長的快樂。當然,教育孩子還有很多種方式,比方說培養(yǎng)孩子團隊精神,就開展拓展訓練。什么是拓展訓練?比如說其中有一個項目叫信任背摔,就是一個站在凳子上等稍高的地方,然后雙手被綁,再直挺挺地往后倒。人往后倒的感覺是最可怕的,失控嘛。底下就是你的同學,伸出手臂來接著你,這個時候你越坦然,你越安全。因為你舒展了,底下的同學就特別容易接到你。你越慌張,底下的同學就越不容易接到你。所以,這種訓練就體驗到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你把你的安全交給了同伴,同伴用一份愛心來承接著你,是不是?當他被接住的時候,他那個心理感覺,通過很多很多的活動,學校、家庭、社會,都要去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們感受到一個人只有在群體之中才能獲得快樂,只有心中有別人,你才有快樂。所以什么叫社會化?還可以用一種通俗的語言,當你心中能夠想到別人,你的社會化就開始了,當你能夠處理好你我他之間的關系,你的社會化就達到了一定水平??傊?獨生子女靠一家一戶是難以教育好的,只有家校合力,實現(xiàn)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以群治獨,就一定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