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玉旺
關鍵詞:圍產期;心肌病;心率變異性
中圖分類號: R542.2;R714.2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9)05-0912-02
圍產期心肌病(PPCM)是指發(fā)生于妊娠后期最后3個月至產后6個月的心肌病[1], 該病早期缺乏特征性臨床表現(xiàn),易誤診漏診。心率變異性(HRV)是反映自主神經對心臟活 動調節(jié)功能的無創(chuàng)性檢測方法,它具有定量、可重復、非侵入性等特點,近年來廣泛用于臨 床對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診治及預后評估提供幫助[2]。筆者通過觀察38例圍產期心肌 病的心率變異性變化以評價PPCM患者的自主神經調節(jié)功能,為臨床治療提供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入選38例PPCM患者均符合圍產期心肌病的臨床診斷標準[3]:① 妊娠最 后3個月或產后6個月內出現(xiàn)心臟癥狀和體征。②既往無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史。③可除外 其他心血管疾病。年齡20~40歲,平均26歲。健康對照組選取年齡相當?shù)脑衅趮D女36例,年 齡21~39歲,平均27.2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心電圖檢查均未見異常。
1.2 方法
所有入選者均進行24h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儀器應用長春時代數(shù)碼有限公司SDD系列24/48多 導聯(lián)同步動態(tài)心電圖分析系統(tǒng)進行24h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剔除偽差。由計算機HRV分析軟件自 動計算,SDNN(24h全部正常R-R間期的標準差),SDANN(24h每5min正常R-R間期平均值 的 標準差),RMSSD(相鄰正常R-R間期差值的均方根值),PNN50[NN50計算占總R-R間期的 百分比]。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各項HRV時域指標的比較見表1。
3 討論
HRV是指心臟節(jié)律變化,即心率的快慢差異性,是反映交感神經對心臟調節(jié)是否保持動態(tài)平 衡的理想指標。心率變異性下降提示迷走神經對心臟控制力的下降以及交感神經對心臟控制 占優(yōu)勢,從而導致心肌電活動的不穩(wěn)定性,易產生各種惡性心律失常如:竇性心動過速、室 顫等,HRV降低是預測心臟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子[4]。因此,妊娠期心 血管系統(tǒng)疾病進行HRV檢測尤為重要的。
正常心臟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時域指標中SDNN主要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經的總張 力,RMSSD和PNN50主要反映迷走神經的張力。本研究表明:SDNN、SPANN、RMSSD、PNN50均 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1),提示圍產期心肌病長期存在自主神經功能損害。目 前,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病理改變無特異性,常類似擴張型心肌病的病理改變,臨床表現(xiàn)為心臟 擴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綜上所述,HRV檢測分析作為一種間接測定心臟植物神經調節(jié)功能的方法,對了解PPCM患者 心臟的自主神經活動狀態(tài),識別PPCM高危猝死,研究藥物對自主神經影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臨床與科研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山米,席南,何浩瑩.圍產期心肌病合并急性肺動脈栓塞一例分析[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8:634-635.
[2] 于銳,高萍,褚虹.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心率變異性分析 [J].海軍醫(yī)學雜志,2000,21(2):115.
[3] 陳竹欣,胡雪梅. 圍產期心肌病的病因診斷與治療[J].中國婦科雜志 ,1998,14(4):203-205.
[4] 富路,池洪杰. 心率變異性的應用及評價[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1 ,21(5):269-271.
(收稿日期: 2009-06-11)
[責任編輯 王慧瑾 高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