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í)晨陽
聽說過《西游記》里的花果山有個水簾洞,可你一定沒聽說過我們學(xué)校的教學(xué)樓里也有一個“水簾洞”。不信?今天恰巧下大雨,你就隨我去看看吧。
剛上到二樓,拐過彎,往西還沒走幾步,就聽“滴答”一聲,一個雨滴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我的鼻梁上。還沒等我擦掉,“滴答!”又一個雨滴落在了我的左肩上。哎呀!你瞧,這面跟主樓相連的輔樓的墻壁上,正汨汩地往下淌水呢!足有六米多寬吧,真可以跟孫猴子待的那個山洞外的水簾媲[pi]美了。
這個“水簾”形成有一年多了。我們校長為治理它沒少花錢,教學(xué)樓的落水管幾乎每學(xué)期都要請人來修,可是卻無濟于事。下小雨時,這兒“滴答滴答”地往下滴水;下中雨時,這兒“叮咚叮咚”地往下落水;下大雨時,這兒“嘩啦嘩啦”地往下淌水,跟瀑布似的。天長日久,同學(xué)們便給滴水的地方與旁邊的過道這塊區(qū)域取了個雅號——“水簾洞”。
據(jù)我的觀察,形成“水簾洞”的原因是教學(xué)樓主樓和輔樓之間連接有問題,形成了一個寬約十厘米的縫隙。下雨時,這兒就往下滲水。雖然用鐵皮釘著,但那顯然是聾子的耳朵——沒用的。
哎喲,這個“水簾洞”可把我們給害慘了!下雨時,我們進教室,打那兒經(jīng)過,必須得靠邊“飛”過去,不然就會淋雨。
這個“水簾洞”真讓人頭疼!等我長大了,一定要當(dāng)一名舉世聞名的建筑師,再也不讓“水簾洞”出現(xiàn)在美麗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