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劍章
祖山,有著云一般的海;
祖山,有著海一樣的云。
祖山云海,行如流水,飄逸秀美,如夢如幻:
祖山云海,純凈明亮,宏闊高遠,洗滌心靈。
在秦皇島祖山游覽,會把你帶入一個至純至美的云海世界。
夏日的清晨,祖山起得很早。當一抹晨曦漸漸地勾勒出山的輪廓時,游人居住的賓館仍是靜悄悄的,知了的鳴叫顯得那么清脆悅耳。臨窗眺望,遠山黛色中已有微微的白色團霧從山腳下緩慢地飄升,生機盎然,活力十足,在迎接著這黎明的早晨。沐浴在晨風里,整個身心還陣陣地有些發(fā)涼,全然沒了在鬧市平原中近四十度高溫的灼烤和熱悶,煩躁的心境便覺得一下子清爽起來。
踏著腳下圓圓地海石,在暮色中逶迤前行,十里畫廊谷依次展現(xiàn)著韋馱巡山、神龜探海、奇峰掛月、童戲駝峰、柳亭聞鶯、觀音送子、棋盤拂云、五潭映月等諸多景觀。韋馱巡山,酷似一位威武的將軍,戴盔披甲,雄赳赳目視前方,悠悠的云霧環(huán)繞身旁:神龜探海,那圓潤的身軀,那長長的龜頭,似在探望那深深的海底,又似在甜美地吸吮那飄來的仙風霧氣:童戲駝峰,像極了一群頑皮的仙童,在悠悠白云的飄蕩中嬉戲著駝隊前行。山澗峽谷中時時升騰起一縷縷潮濕而滑潤的云霧,一會兒穿過林間的夾縫向游人撲面而來,一會兒跳躍著攀附上一座座秀峰;云霧大時,遮住了眼中的視野,似乎整個山谷里黑暗了下來;僅僅幾秒鐘的瞬間,那頑皮的云霧又飄然而去,整個山路又陡然清亮起來。
由畫廊谷折回,一座規(guī)模宏大、氣勢壯觀的佛家寺廟顯現(xiàn)在眼前。寺廟前一片開闊的場地上,如醉如癡的云霧飄來蕩去,一忽兒悄悄地鉆入每個禪房,向內(nèi)窺視打探;一忽兒又升入寺廟的上方,創(chuàng)造出一方佛家仙境。寺廟紅墻青頂,古樸莊嚴,臨山勢而建,依次攀高:寺廟周邊山環(huán)水繞,左首青龍昂首,右首白虎嘯聲,形成一處極佳的風水寶地。沿著平坦寬闊的臺階拾級而上,裊裊的佛音由佛堂傳出。大殿上方的匾額上書“望海禪寺”四個大字,兩邊配有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如來境界無有邊際;下聯(lián)是:普賢身相猶如靈空。短短兩句,道出了佛家參悟的真諦。據(jù)說,此寺初建于金代大定年問,后經(jīng)歷代高僧多次重修,隨著祖山的開發(fā),此次又投資億元進行重修重建,并由臨濟宗第45代法脈傳人、在國內(nèi)外享有極高聲望的明奘法師擔任主持。在這里,沒有塵世的煩憂,沒有凡問的喧囂,靜靜地吟誦那梵音妙語,靜靜地品位云霧仙境中那一抹清涼,洗滌心靈的空間,該是一種多么溫馨的享受。
由祖山賓館乘坐景區(qū)內(nèi)的游車蜿蜒而行,抵達北天門,一座高高矗立的石牌坊進入眼簾,四根巨型的石型方柱托起凌空的飛檐斗拱,蔚為壯觀。踏山門而入,放眼望去,遠處群峰連綿,麗日和風中,天空清澈明凈,瓦藍的蒼穹之上白云如丘,連綿成線,大團大團堆積的白云,鬼斧神工般地雕刻出千里的雪域高原,形成一幅至臻至美的畫面。東面陽光,似神來之筆照耀在云層上,使西山靜靜的云海剎時金光四射,披上了一身的濃裝,如旭日初升,如夕陽晚照,把人帶入了一個金碧輝煌的絢麗境界。如果游人是一位畫師,或者是一位攝影師,倘或是一位性情中文人,斷不會錯過描繪這一美景的良機。
過北天門不遠,路旁有四座巨石,像四位護山衛(wèi)士把守著北天門,稱之為守門將軍。這些石身將軍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神態(tài)自若,有的雙手作揖,有的面含微笑,忠于職守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款款接待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人。這四座巨石的形成,據(jù)說是億萬年前祖山地表抬升后,經(jīng)過物理、化學、生物的年久風化,周圍巖石坍塌而成。憑欄而探,谷底的云霧不時從幽深處緩緩升來,環(huán)繞在巨石的周圍,增加了石將軍的威武和仙氣。一方巨石上刻有名家峻青的一首詩。詩曰:聞道老嶺塞外秀,今見果不負盛名。層林茫茫呈野趣,怪石嶙嶙奪天工。云開九霄現(xiàn)丹闕,霧鎖千障隱翠峰。勸君莫夸五岳游,不登此山是虛生。
炎炎的烈日已經(jīng)罩在當頭,山腳下突兀起一塊巨石,上書“天女峰”三個紅色行楷大字,告訴游人由此可直達峰頂。上山的人們有的已經(jīng)氣喘吁吁,山路兩旁環(huán)繞的濃蔭時時為游人送來斷續(xù)的清涼,望仙亭、佛光亭、天女亭三亭連成一線,鼓動著前來觀賞的游人步步登高去領略峰頂?shù)囊环谰啊?/p>
望仙亭是第一站,坐于亭中南望,山峰盈翠,奇石高聳,八仙形象多在其中,人稱“八仙峰”。張果老倒騎毛驢,鐵拐李浪跡形骸,曹國舅玉笏護身,藍采和手持花籃,何仙姑蓮花打坐,韓湘子玉笛橫吹……,一個個栩栩如生,一個個神采奕奕,仿佛由東海而來,又仿佛踏祥而去。白云在腳下飄拂,蒼鷹在頭頂翱翔,悠然使人進入仙境一般。
佛光亭是第二站,據(jù)說在1998年7月28日清晨,一個雨后初霽的日子,一位攝影家于明財興致勃勃上山采風,行至此處,意外發(fā)現(xiàn)山上佛光冉冉升起,大喜之際,回告祖山開發(fā)者,開發(fā)者便擇機在此修建了佛光亭,供人們在此觀佛賞光。自此之后,佛光又屢屢出現(xiàn),成為祖山一道奇異風景。佛光是在特定條件下由陽光、地形、云海等諸多因素相結合而生成的自然現(xiàn)象,一般條件下很難出現(xiàn),而祖山佛光的瀕現(xiàn),印證了祖山豐富的水資源和云霧奇觀。
穿過佛光亭便直達第三站,到達天女亭。天女亭是設在主峰——天女峰頂?shù)囊蛔ぃ0螢?428米。相傳天庭有位吹笙的仙女,常到此地賞花玩景,還把天上的木蘭花移植山中,王母娘娘知道后圣顏大怒,將其貶至祖山化為天女捧笙石永駐祖山。從此,人們把她栽種的花叫“天女木蘭花”,把祖山主峰Ⅱq天女峰,把建于主峰的亭叫天女亭。天女木蘭花在祖山也成為一道風景,在山腳下,祖山專門開辟了天女木蘭花苑,供游人欣賞木蘭花的潔雅風姿。
登頂天女峰,站在亭中眺望,四野風光盡收眼底。清晨漫步,看到一團團環(huán)繞在身邊的白云濃霧,料想是因了早晨潮濕的空氣而致,一旦陽光照射,天氣放晴,祖山云霧可能會慢慢散去。而今一路行來,時近中午,云霧仍在身邊繚繞,眼中仍是云海連綿,不由覺得大為神奇。及至登上主峰,再觀四野的云海云景,不但不曾減退一二,反而如行云流水,環(huán)山而淌,更加壯觀,更加絢麗,更加令人如夢如幻,心馳神往,我不由得不佩服起這祖山的四時云海來。
由主峰向東望去,是清晨觀日出之佳處,此時已然午時,烈日晴空下,蔚藍色的蒼穹下一條略為平整的云海如一條白綢絲帶懸在空中,緩緩的白云低過山頂,掛在山的腰際,仿佛在緩緩游動,又仿佛靜謐在那里。云淡處,一抹抹淺藍,幻化出海洋、湖泊、河流、小溪輕灑在天穹之上;云濃處,勾勒出奔跑的野鹿,安祥的駝隊,悠閑的羊群;濃淡之間,矗立著瓊樓玉宇,仙山瓊閣,高山明月;云舒云卷,塑造了祖山云海這般地高雅、純潔,這般地安詳、靜美。南面,是群山的陰面,山峰高聳而陡峭,深深的谷底中激蕩著銀浪排空,把濃密的云霧高高托起,又劈手扔下腰際。數(shù)十股云霧鋪排相接,相互追逐,如脫韁的野馬狂奔不止,又似入海的蛟龍奔騰呼嘯,還如威武的將士在戰(zhàn)場廝殺,硝煙滾滾,殺聲陣陣,塑造了祖山“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的磅礴氣勢。西望長城,隨地形的變化而蜿蜒相連,各關口角樓若隱若現(xiàn),古代勞動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智慧在這里可窺見一斑。北俯群山,峰谷相接,川原歷歷,在明媚陽光的照射下,山岱清晰,錯落有致:林木森森,點綴其間;田園風光,美景如畫,一幅悠閑的世外桃源美圖。
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山色無定姿,如煙多如黛”的神奇變化,領悟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博大胸懷,領悟到“云海多飄渺,空靈當如鏡”的人生哲理,那種空闊,那種高遠,那種在云海中經(jīng)過洗禮的心靈便悠然地寧靜下來,人也隨著如幻的云海上升到一種至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