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國華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長江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現(xiàn)狀分析
路國華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與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在新的平臺上做全方位的優(yōu)化整合,旨在為學校的體育改革和教育決策部門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制度,形成更科學的體育教學管理體系提供參考。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現(xiàn)狀;問題
現(xiàn)代文明在帶給人們充分物質享受的同時,也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新的威脅。2000年我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1]表明,隨著我國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青少年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繼續(xù)得到改善,我國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總體上較好。但是,也存在體能素質下降,肺活量繼續(xù)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肥胖學生增多,近視眼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問題。為此,國家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于2002年7月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印發(fā)〈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的通知》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2](以下簡稱《標準》)。《標準》的頒布實施,其目的就在于使學校和廣大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3]。
下面,筆者針對當前《標準》實施的現(xiàn)狀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積極影響和不足之處進行了深入探討,旨在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課教學質量。
1.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大量體質健康和體育評價制度、教育學、社會學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書籍,并且通過人工和網上詳細查閱了中國全文期刊數據庫和其他一些教育網的大量文獻資料及國外相關的主要文獻資料,進行有關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面了解本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與前沿動態(tài),為研究提供詳盡的背景資料和參考材料。
1.2邏輯推理法
對文獻資料、調查結果涉及的因素運用歸納、演繹、綜合和分析等邏輯學方法進行分析。
1.3訪談法
對長江大學在校學生、體育老師進行訪談,主要訪談內容涉及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及體育態(tài)度等問題。
1.4問卷調查法
設計了調查問卷,采取隨機抽取長江大學一、二、三年級600名學生(男生300人,女生300人)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80份(其中男生288份,女生292份),回收率97%。
2.1管理現(xiàn)狀
1)測試項目 《標準》規(guī)定,測試時間的安排應采取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凡是和教材一致的測試項目,可結合體育課的考核進行測試,體育課中沒有教過的內容可在課外體育活動中組織測試。
測試主要采用2種方式,一種是在每學年的幾周里統(tǒng)一進行,任課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內進行測試;另一種方式是體育部統(tǒng)一安排,將所有測試學生分組,按順序分別安排在一個學期的各個階段,主要由測試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和任課教師協(xié)同配合完成。
表1 測試時間表
通過對測試內容所需時間的分析發(fā)現(xiàn),《標準》測試的工作量很大。每個學生完成1次測試大約12min的時間,見表1。臺階試驗一般可同時容納3人以上進行測試,若學校有2套儀器同時進行測試,則每小時大約有45人完成測試任務,若學校有學生1萬名,每天以4h工作計算,在測試上所花的時間也要在55d以上,從而導致測試工作量劇增,嚴重影響教師和測試人員的工作和休息。因此,學校在保證教師和測試人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不得不安排在上課時間進行測試。然而,體育課是學生掌握健康知識和鍛煉方法的主要途徑,利用上體育課進行測試,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標準》要求,且測試工作占用了學生一定的體育鍛煉時間,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不利。如何解決測試工作量這一問題,成為《標準》實施過程中一大難題。
2) 測試宣傳 《標準》測試前的宣傳工作對提高學生《標準》的有關知識、樹立學生的健康觀念、培養(yǎng)學生鍛煉習慣有重要意義。在實施《標準》工作中,學校必須向學生進行經常性宣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了解健康的意義和鍛煉日的,要讓學生了解實施《標準》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他們加強鍛煉,提高體質和健康水平,而不是為了達標而測試,為獎學金、評優(yōu)而測試,為畢業(yè)而測試。如果在測試前未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宣傳工作,不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思想中去改變他們測試的目的,就很容易引起學生測試目的不端正,不能達到增進學生健康水平的目的,違背了《標準》的重要意義。
表2 《標準》測試宣傳工作統(tǒng)計表
調查表明(表2),學校沒有向學生免費發(fā)放《標準》讀物,在測試前也沒有過專門的動員工作。訪談得知,學校只在測試前,由任課教師或測試工作人員對《標準》的實施工作進行簡要的講解,內容一般為測試流程和每個項目的測試方法,而對測試的目的和意義一般由于時間原因被忽略。
3)舞弊監(jiān)督 學校測試工作主要是由任課教師和測試中心工作人員共同完成的。在測試過程中,一般每個單元測試的學生都在幾百人,由任課教師和測試中心工作人員2~3人組織完成,很難組織好學生的測試工作。經??梢钥吹綔y試室里十分繁忙,有時甚至很亂,在對待舞弊的事情上,組織人員由于較忙,很難及時發(fā)現(xiàn)代測或測試動作不規(guī)范等現(xiàn)象,加之《標準》的宣傳工作沒有做到位,學生測試的目的不純,很容易導致舞弊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這就難免影響到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達不到《標準》的初衷。
在測試過程中,經常有人舞弊或企圖舞弊,一般情況下,老師能對部分舞弊或企圖舞弊的學生進行了此時的制止。在處理舞弊現(xiàn)象上,有的教師和測試工作人員礙于面子,或經不起學生的哀求,一般只對舞弊學生進行口頭教育而己。
4)課外體育鍛煉 《標準》附件2的第4條規(guī)定,早操、課間操和課外體育鍛煉出勤率達到98%以上,并認真鍛煉者,給予5分的獎勵;而對體育課、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無故缺勤,一年累計超過應出勤次數1/10或因病、事假缺勤、一學年累計超過1/3者,其《標準》成績應記為不及格,該學年《標準》成績最高記為59分。
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學校在《標準》實施過程中均未與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體育課等的出勤掛鉤,也沒有與等級運動員和運動會上獲得名次掛鉤。
學校沒有明確規(guī)定要求學生出早操,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學校體育場所有限,集體出操必然導致場所爆滿,極易引發(fā)諸多不穩(wěn)定因素;二是要求學生出早操,必然要有一定的教師進行專門指導,或有專門人員進行監(jiān)督,方能見效,但由于學校人力資源有限,很難做到這一點;三是因為部分大學生有較強的逆反心理,強行要求出早操,容易使其產生抵觸心理,誘發(f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5)教師操作儀器的能力 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能較為熟練的操作各測試儀器,少數教師對部分測試儀器的使用方法并不熟練,還有個別的教師從未使用過儀器。調研得知,主要是因為儀器的質量較差,部分儀器在還沒有投入到正常的工作時就已經損壞,或部分儀器經常在測試中出問題。
2.2場地、儀器現(xiàn)狀
1)測試場地面積達不到《標準》的要求 學校無專門測試的場地,只是在學生進行測試時將所有儀器搬出來,臨時找個地方進行測試。
2)測試器材數量嚴重不足 《標準》中規(guī)定,學校購買測試儀器的數量應按學校進行測試的學生數決定(1套/5000人),調查發(fā)現(xiàn),學校沒能按照上述要求購買測試儀器,3萬余名學生只配備了2~3套儀器,儀器數量的不足,將給測試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
2.3教師、教學現(xiàn)狀
1)高校體育課教學現(xiàn)狀 目前體育課教學主要采用選項課教學的模式進行,每學期完成15周的教學任務。若遇到下雨,則選擇停課,所以實際上每學期真正用于體育課教學都在10~12周,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如果再占用體育課的時間進行《標準》的測試,那么,體育課便失去了其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健康意識的重要作用。
2)體育教師在《標準》實施后工作量的變化 《標準》實施后,參與測試工作的所有教師均認為其工作量有較大幅度增加,這主要是因為,以前進行《大學生合格標準》[4]的達標測試時,完全是在上課時間內完成的,而《標準》由于受到儀器設備的限制,必須在課內、課外相結合進行,才能按時完成任務,那么,在課外所進行的測試工作量,比以前的《大學生合格標準》測試工作量相比,完全是多余的,這實際上就是增大了教師的工作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以前的《大學生合格標準》測試工作太不完善,占用了體育課的時間,所以才會有“工作量猛增”這種答案的出現(xiàn)。但是,上課的內容不能被測試工作代替,否則,體育課就成了“測試課”,這樣不但影響了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影響教學內容的完成,同時也影響了體育教學效果和學生知識、技術、技能的掌握,嚴重的影響了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3)教學內容的變化 《標準》自頒布實施以來,體育教學內容也相應的進行了小幅調整,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內容是減少了耐力素質鍛煉的時間。從對教師的訪談中得知,《標準》實施以前,由于學生要考試1000m(800m),所以老師會在上課時有計劃的安排相應的練習,如準備活動的時候,會讓學生多跑幾圈,課的主要任務完成后,也經常會安排學生有計劃的進行耐力素質鍛煉。《標準》的實施后,將臺階試驗代替了的耐力素質(1000m和800m)測試,且達標要求不高,絕大多數學生可以在不經過任何鍛煉的情況下完成達標任務,致使學生錯誤的認識了自己耐力水平,從而降低了學生進行耐力素質練習的積極性。
2.4測試結果的統(tǒng)計與上報
1)對《標準》測試結果的利用 調查發(fā)現(xiàn),學校在完成《標準》的測試工作后,只是做了測試數據的上報工作,并沒有根據學生測試的結果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宏觀調控,也沒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指導.這說明,學校對《標準》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工作任務來抓。
2)教師對《標準》測試結果的利用 體育教師是體質健康測試過程中的指導者和主測者,在實施《標準》的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對體質健康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對測試儀器設備的操作及指導學生科學鍛煉的能力直接影響著《標準》的實施效果。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得知,3.4%教師能在測試完成后,對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主動的講解,并簡要的提供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方法,73.5%的教師是在學生詢問后對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部分針對性意見,23.1%教師會因為各種原因進行推脫,沒有對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講解和分析。
3)學生對《標準》測試結果的利用 表3表明,《標準》實施后,絕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于體育鍛煉之中,《標準》的實施并沒有改變他們的鍛煉方法與方式,參加鍛煉的時間也沒有因為《標準》的實施而增加。說明《標準》并沒有實現(xiàn)其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的目的。
表3 《標準》實施后學生體育鍛煉情況統(tǒng)計表
調查還發(fā)現(xiàn),有452人(78%)在測試完成后,向任課教師或測試工作人員詢問自己的測試結果,128人(22%)在測試完成后,隨即離去,對測試結果不聞不問。在詢問測試結果的同學中,有61人(10.5%)在了解到自己的體質健康水平后,能根據教師的指導或自己的知識有計劃的進行鍛煉,有519人(89.5%)在了解到自己的體質健康水平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來改善自身的體質健康狀況。這說明學生對《標準》的重視程度不夠,并沒有根據《標準》的測試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鍛煉。因此,《標準》的實施效果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1)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分工 測試工作由小組統(tǒng)籌規(guī)劃,全局安排,并增加測試工作人員的數量,加強對測試工作秩序的維護,保證測試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測試最好采用流水作業(yè),詳細安排每臺測試儀器的負責人員,做到每臺儀器有專人看管,保證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快測試速度,提高測試數據的準確性。
2)建立合理的教師培訓制度 加強對測試工作人員和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其思想認識,可采用每周的業(yè)務學習期間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所包括:《標準》測試的目的和意義、安全措施、維護和保養(yǎng)儀器、測試規(guī)則、方法及要求、測試的組織工作、應急事故的處理等內容,保證其有能力完成測試工作,確保測試工作的效率及效果。
3)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正確對待測試任務 各級部門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轉變學生思想觀念,加深體育鍛煉對促進身心健康的認識等,讓學生知道《標準》測試的目的主要在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科學鍛煉,增進健康水平,而不是為了“測試”而測試。
4)加強《標準》讀物及健康知識的普及,選擇適合學生健康鍛煉的教程 健康知識的普及對于學生了解健康、認識健康、樹立健康意識有重要意義,學校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健康知識教育的普及工作,定期召開學生健康工作會議,了解學生的健康水平反動態(tài),召集相關學者、專家開發(fā)適合高校的健康知識讀物,選擇適合高校的健康鍛煉教程。召開全校規(guī)模的體質健康測試大會,組織健康知識講座,通過墻報、廣播、校園網絡平臺等多渠道從多方面普及學生的健康知識。
5)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 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的建立,有助于幫助學生適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并根據自己健康水平的變化進行相應的鍛煉;同時也能幫助學校長期連續(xù)觀察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以研究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發(fā)展趨勢、存在問題和提出解決的措施。
6)建立舞弊監(jiān)督制度 為避免測試過程中學生弄虛作假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保證測試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需要在測試過程中進行監(jiān)督。具體可以采用教師或測試工作人員監(jiān)督和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對不聽勸告進行舞弊的學生應以思想教育為主,加強其對《標準》測試的認識,對部分頑固不化的學生,應按《標準》的要求嚴厲處罰,杜絕舞弊現(xiàn)象的再次發(fā)生。
7)保證學生課余鍛煉時間,推動課外體育鍛煉事業(yè) “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要求保證學生每天有1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這也是上級領導部門針對目前的形勢,提出的最強有力的措施,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做好陽光體育活動工程的計劃,將其落實到實處。另外,學校領導部門及體育部門要做好體育鍛煉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自覺堅持鍛煉的積極性,以學生干部或體育積極分子為骨干,培養(yǎng)體育愛好者。除此之外,學校行政部門要加大體育設施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體育運動場所,教務處在課程安排時應保證下午第7、8節(jié)課的學生鍛煉時間。
8)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 不同學校在《標準》的測試工作中往往會根據自身情況采取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法。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學校之間相互交流經驗,有助于借鑒其它學校的先進管理模式,由先進帶動落后,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9)提高反饋的數量和質量 提高反饋的數量和質量比測量更為重要。教師應對學生所測量的數據指標進行科學地分析和解釋并提出改善或提高的意見或建議,使學生能對目前自身的健康狀況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有明確的目標。教師的反饋應著重學生個體的進步與提高。
10)加大學校對測試工作的投入 《標準》的測試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實施效果的好壞與學校對測試工作的資金投入有很大關系,體育部門應加大《標準》測試的組織和宣傳工作,以增加其在學校中的影響;另外,提升體育部門或《標準》測試工作在學校中的地位,也有利于學校對體育工作的投入。
[1]教育部.200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的通知[S]. 2002.
[3]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研究課題組. 《學生體育健康標準(試行方案)》解讀[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國家教委,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Z]. 1992.
[編輯] 洪云飛
2009-08-12
路國華(1966-),女,1988年大學畢業(yè),碩士,副教授,現(xiàn)主要從事學校體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G80-05
A
1673-1409(2009)04-N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