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 倬 東 塘
由南昌人民廣播電臺制作的廣播劇《回家》,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后,反響強烈,好評如潮。在京的有關專家稱它為一部“新鮮、精巧的作品”,“讓人聽來愉悅、感動”。
《回家》講述的是白鷺媽媽帶著兒子小小和灰鷺嬸嬸及眾多伙伴在大地回暖之際。從遙遠的南海返回家鄉(xiāng)的故事。在回家的旅途中,白鷺們經(jīng)過千辛萬苦甚至遭遇到暗算,最終化險為夷,回到了被稱為“候鳥天堂”,人鳥和諧相處的樂園——天香園,與白鷺爸爸和兩個妹妹團聚?!痘丶摇匪茉斓陌樞蜗笥兄焓拱愕氖嵑透哐牛淞⒁夂腿〔臎Q定了這部作品極具審美價值。
(一)
優(yōu)美,是美學范疇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疇,它有具體的生動形象,而不是推理出來的抽象概念?!痘丶摇啡珓∽允贾两K讓人們感觸到這種優(yōu)美的形象?!痘丶摇返拈_頭就讓我們從心眼里“看”到了白鷺媽媽和兒子小小以及灰鷺嬸嬸等告別南海起程回家時的情景,特別是白鷺媽媽教育引導兒子小小怎樣飛行的神態(tài)映入了我們的腦海。從白鷺媽媽和兒子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白鷺非凡脫俗的形象,尤其是小小的爸爸——雄性白鷺,潔白、高雅,修長輕盈的體態(tài),頭頸兩側長著輕柔飄逸的“長辮”,翩翩起舞,如仙子臨風。劇中的鳥類專家劉教授在介紹白鷺時,用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描述白鷺的詩句,把人們帶到了白鷺“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的優(yōu)美意境之中。
這種優(yōu)美形象的塑造是立體的、鮮活的,得益于廣播音響效果的發(fā)揮。《回家》自始至終利用廣播音響把白鷺(人物)的言談、行為緊密銜接、融和在一起,并緊扣著劇情的發(fā)展而跌宕起伏。白鷺飛行時的風聲、捕魚時的水聲、不同時間的鳴叫、不同場合的呼喚甚至在特定場合說著鳥語與人的對話,與典型環(huán)境相對應,令人心曠神怡、如臨其境。為了收錄白鷺不同時間、不同情緒的叫聲,創(chuàng)作者從清晨到黃昏,從深夜到黎明,都堅守在樹林里,然后把這些音響用來表達白鷺捕食歸來的喜悅、父母對兒女的呼喚、相互間親昵的耳語和嬉戲,起到了烘托典型環(huán)境、典型形象的作用,有的甚至成為不是語言勝似語言的對白,可謂妙不可言。此外,劇中音樂的優(yōu)美旋律,猶如樹林下清清的溪流,融入《回家》的劇情之中,隨著白鷺的喜怒哀樂而流淌。
(二)
悲劇一般產生于社會生活中矛盾沖擊的災難,而崇高多表現(xiàn)于善與惡對抗中的剛正不阿、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等。我們知道,文學即人學,藝術作品中,無論描述的對象是人還是動物,其目的都是表現(xiàn)人的思想行為和精神世界。如在即將到達天香園的途中,由于小小十分疲憊,母子倆打算在樹林里過夜休息。媽媽為了保護兒子,在探尋察看時被偷獵者暗藏的鐵夾夾住了雙腳。小小見狀,哭泣著、凄楚地呼喚肴媽媽,媽媽也關切地看著稚嫩的孩子,小白鷺廝守在媽媽身邊,但媽媽知道,要救出自己就必須讓孩子迅速離開這個險惡的地方,到天香園去找到李爺爺。為此,媽媽用力啄下了自己身上一根帶血的蓑羽對兒子說:“天香園李爺爺看到這根帶血的羽毛就知道有白鷺遇險了,他們就一定會來救我們的?!毙⌒∽裾諎寢尩脑?,銜著這根帶血的蓑羽順著天路,在雷雨中向天香園飛去……《回家》中的這場悲劇戲,突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在善與惡的斗爭中的悲劇和崇高。這種悲劇和崇高是創(chuàng)作者把善良、正直、堅強移情在白鷺母子身上。
這場戲,把白鷺母子之間生死與共的深切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我們的腦海里閃過一幅又一幅特寫畫面:鐵夾在咔嚓聲中夾住了媽媽的雙腳、孩子無助的哭喊、母親急切中的鎮(zhèn)定、啄下帶血的蓑羽、樹枝在惡風中搖曳,在音樂凄涼的烘托中,令人潸然淚下。在這場悲劇中蘊含著白鷺母子之間崇高的愛,表現(xiàn)出母親臨危不懼、有膽有識和小白鷺“不負使命”,孤身飛向天香園去找李爺爺?shù)挠赂揖瘛?/p>
另外,劇中還表現(xiàn)了前一年白鷺小小出生不久就被狂風從鳥巢吹落在地上的情景,是李爺爺和七歲的孫女救了它,把它小心翼翼地放歸巢窩。又是李爺爺他們救了被人用鳥槍打傷的小小的爸爸。這種珍惜、關愛、護衛(wèi)鳥類生命的行為無不閃爍著崇高的熠熠光芒。這種崇高呈現(xiàn)在不是驚天動地的平凡之中。
(三)
和諧社會包括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痘丶摇吠ㄟ^形象生動地描述鳥與鳥、人與鳥、人與人、人與環(huán)境、鳥與環(huán)境的關系,展示了人性的光輝,表現(xiàn)了鳥類也通人性的美好情感。為了增強藝術的感染力,《回家》采用了真實與虛擬、現(xiàn)實與浪漫的表現(xiàn)手法,把現(xiàn)實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精心糅合在不同的時間、場景、細節(jié)之中,尤其把那些重要的新聞要素、新聞事件作為人與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佐證,讓現(xiàn)實與藝術水乳交融。作品中的天香園棲息著幾萬只候鳥、天香園要增擴千畝園林、天香園成為歐盟城市候鳥研究基地、天香園是候鳥最為親近人類地方而入選吉尼斯紀錄、在天香園舉辦中國城市候鳥節(jié)等事實與事件曾被各主流媒體報道,反映了南昌人民在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建設美好家園中所作出的貢獻。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正是這種“本質力量”的創(chuàng)造,使得白鷺這種環(huán)境“監(jiān)測鳥”越來越喜愛南昌這片沃土,愿意在這里安家落戶、繁衍子孫,成為了人類的好朋友。
《回家》這部作品具有童話般的意境,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了美的烏、美的人、美的音響、美的音樂、美的環(huán)境,結尾更是蕩人心魄。在中國城市候鳥節(jié)的開幕式上,藍天下群鳥飛翔,樹林花叢間人群歡躍,李爺爺用宏亮的鳥語喚呼著白鷺“回家”,千萬只白鷺應和鳴唱,回聲在天地間蕩漾。好一派恢宏壯觀、人鳥共家園的祥和境況,這是一首人鳥共同演奏的優(yōu)美、壯麗的和諧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