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斌
晚上走著夜路,不爭氣的肚子咕嚕嚕地叫。怎么辦?我沒有錢,爸媽又不給我,只有一張十元假幣在我褲袋中靜靜地躺著。
現(xiàn)在離家還很遠(yuǎn),我已經(jīng)受不住了,走到家里不餓死才怪。忍不住,我走進(jìn)路旁一家沙縣小吃。
走到店門口時,我又想后退,但想到那金黃金黃的炒飯,一條條白色的米粉再加上幾塊鮮嫩的牛肉和碧綠的炒青菜,我的肚子更餓了。于是,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勇氣,我邁著沉重的腳步還是走進(jìn)了這家沙縣小吃,點(diǎn)了一份炒飯。不一會兒,一股油香撲鼻而來,炒飯端到我面前了,我?guī)е囸I,開始狼吞虎咽。
“唉——”但吃著吃著,我心里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等一下怎么付錢?我除了這張假幣什么錢也沒有啊。如果被老板識破了怎么辦?我會不會被暴打一頓?
不知不覺中,一盤香噴噴的炒飯已全部進(jìn)了我的肚子。這時,只見老板笑瞇瞇地一步一步向我走來,他的笑仿佛要把我吞了似的,讓我覺得“死亡”的結(jié)局也一步一步向我逼近……
“你好!”老板的話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吃好飯了,沒有帶夠錢嗎?”盡管老板十分親切,可我還是非常害怕,“不!”我說道,連忙從褲袋中掏出那張十元假幣,顫抖地遞給老板,然后頭也不回地跑出了沙縣小吃。
回到了家里,爸媽不在。我到隔壁問了鄰居,他告訴我:“他們出去上班還沒回來呢?!编従拥脑捥嵝蚜宋?,是啊,我怎么沒想到,做小生意的,一分一厘賺得多不容易呀!一張錢幣,使我和老板都虧了,老板虧了本錢,可我虧了比本錢更為重要的良心。
我急急忙忙向鄰居借來五元錢,拼命地跑到那家沙縣小吃,但已經(jīng)打烊了。我悄悄地在門縫中塞了五元錢,還多了一張字條,上面只有三個字:對不起!
指導(dǎo)老師王春梅
[賞析]
一張假幣,平常人們可能會超然物外,當(dāng)真正遇到這個不幸的事時,心態(tài)卻可能會隨之轉(zhuǎn)變。這不,作者就通過“一張假幣”的細(xì)致的心理描寫,讓人洞悉了一種特別的心態(tài)。它不僅考量著“我”的心理,而且更鞭撻著“我”的道德靈魂。全文圍繞著“一張假幣”而展開,生動地描摹出作者當(dāng)時的內(nèi)心變化。從開始的拿“假幣”買東西,到結(jié)尾處的拿“真幣”還店主,作者有了一個很大的道德認(rèn)識的飛躍過程,能把這種心理變化寫得如此生動,對小作者來說,也是著實(shí)不易的事情。文章里提到“我”內(nèi)心變化的原因是來自鄰居一句話的觸動,但略顯牽強(qiáng)和緊促,過渡不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