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啟
一。景物景象的描繪
例如:(2009年上海)
登高
杜 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問題:詩歌的前四句描繪出一幅________的畫面。
解析:古詩詞往往采用觸景生情、寓情于景等方式構(gòu)思行文,一般是寫景敘事在前,抒發(fā)情感在后,所以對作者所繪之景一定要通過認真細致地觀察,準確把握住景物景象的特征,這將有助于對作品內(nèi)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參考答案:深秋空闊浩渺
二。情感美感的揣摩
例如: (2009年浙江金華)
送客詩
嚴 維
明月雙溪水,清風八詠樓。
昔年為客處,今日送君游。
注釋:嚴維:唐代詩人,浙江紹興人,年輕時曾在金華安正書院習文。
問題: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金華具有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析:詩詞抒發(fā)的感情一般有感時傷懷、離別之情,友情、愛情,愛國思鄉(xiāng)之情,贊美祖國大好河山,抒發(fā)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等等。做好此類題目,要抓住寫景敘事的特點來揣摩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取向。
參考答案:表達了詩人對金華的贊美、熱愛以及留戀之情。
三。意象意境的體味
例如:(2009年山東濟寧)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回答問題。
[雙調(diào)] 清江引·秋懷
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1)曲中寫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寫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意象:作品中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jié)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jié)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的主觀情意。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guī)律可循的,如“梅”就帶上了清芳高潔、傲雪凌霜的意趣。意境是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fā)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shù)境界。通常的意境特點有:恬淡自然、雄渾蒼勁、孤獨冷寂等等。對意象意境的積累和把握,對分析鑒賞古詩詞中的景物形象、所形成的氛圍及作者的心境都是大有裨益的。學會對意象、意境的準確把握,才能迅速觸摸到作者的心靈世界,進而解詩答題。
參考答案:(1)西風、北雁、紅葉、黃花、芭蕉、秋雨(2)渲染出一幅蕭瑟的秋景。表達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難歸的思想感情。
四。表達技巧的鑒賞
例如:(2009年貴州遵義)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夜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問題:作者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解析:詩詞的表達技巧是一個含義很廣泛的概念,包括內(nèi)容方面的動靜結(jié)合,選材方面的虛實結(jié)合,結(jié)構(gòu)方面的伏筆照應等等。在詩詞鑒賞中,主要應該掌握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方法。抒情方式有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烘托(襯托、反襯)、用典、虛實結(jié)合、欲揚先抑等。常見修辭方法包括比喻、擬人、對比、夸張、借代、設(shè)問、反問、雙關(guān)、對偶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表達技巧在多數(shù)情形下并非單一使用,往往是綜合地運用。具體做題時,我們應準確分析,靈活運用。
參考答案:運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間接抒情)的方法,抒發(fā)了作者的傷春之情。
五。字詞的品味
例如:(2009年浙江紹興)
雨過山村
[唐] 王 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問題:古典詩詞講究煉字,末句中的“閑”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解析:古典詩詞語言簡潔,很講究煉字。注重對詩詞語言特色的品味是詩詞鑒賞較高的要求,對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要求很高。常見的語言特色有清新自然、平實質(zhì)樸、含蓄雋永、生動形象、簡潔明快等。字詞的品味題答題要點:①留心該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②體會該字在詩中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③分析該字傳達的感情;④組織答案時,要選擇恰當?shù)脑~語,以強調(diào)其妙處,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動”、“形象”、“傳神”等等。
參考答案:妙在它不從正面著墨,而從側(cè)面落筆,以“梔子花”的“閑”來反襯人們的“忙”,巧作對照,情趣盎然(或:運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蠶婦們?nèi)ズ笸ブ锌礂d子花的閑適自在)。
六。名句的賞析
例如:(2009年湖北襄樊)閱讀古詩《望岳》,回答問題。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詩中加點的“割”字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 樣,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
(2)名句恒久遠,千古永流傳。請談談你對千古傳誦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理解。
解析:古詩詞中有許多名句或富含哲理、或飽含真情,由于它們文質(zhì)兼美,營養(yǎng)豐富,所以廣為傳頌。對“名句的賞析”如擷英含咀,韻味無窮。具體做題時,要結(jié)合語境,抓住句子的主要特色分析就行了。
參考答案:(1)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偉”)。(2)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這里卻有深刻的含義: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或“這句富有哲理的話表達了作者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或“這句話抒發(fā)了詩人的壯志情懷:昂揚向上、積極進取、勇于攀登、俯視一切……”若從詩句字面含義去理解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