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新中國的國慶日就是我的出生日。我是1969年10月1日出生的,在人生的旅途已走過了39次生日,細數(shù)一下,其中四次生日記憶猶新。
一次是8歲的生日。在1977年那年,我家住在蘭新線的鐵路小站,父親是小站的養(yǎng)路工人。因為小站沒有學校,我只好在一個大站的學校上小學三年級。記得那天學校在國慶前放假,我們一群孩子就像放飛的燕子一樣乘一趟慢車回到了小站的家中。第二天中午,母親煮面給我們吃,面條是雜和面的,可母親卻給我下了一碗白面條。那時,能吃一碗白面條是很不容易的,口糧定量百分之八十都是粗糧啊!母親說,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給你下碗白面條。我見哥哥和妹妹眼巴巴地望著我碗里的白面條,就說,媽,分給他倆吃吧。母親說,不,趕上他倆的生日也會和你一樣。我含著淚水一口一口吃著生日面。晚上,爸爸拿著電筒領著我,走到幾公里外的公社院子里去看露天電影。爸爸說,孩子,你過生日,趕巧公社慶國慶也放電影,爸陪你去看。接著,父親又拿出兩個煮雞蛋,說快吃了吧,是你媽偷偷拿給你的。當時,我心里暖暖的、酸酸的。
彈指一揮間,又過了10年,我參加了工作。生日這天,我趕回到小站的家中。母親送給我的生日禮物是一件滌卡女西裝。當時,我高興地對著鏡子前后看,這是長這么大第一次穿西裝呀!那時,剛參加工作的我才20多元的工資,哪敢想西裝?中午,大家歡聚一堂為我祝賀生日,吃的是雞鴨魚肉。父親高興地說,趕上好時節(jié)了,現(xiàn)在每年都在漲工資,知道嗎?咱家現(xiàn)在都有存款了呢!晚上,我們全家七口人擠在那20多平方米的房間里,聚精會神地觀看12寸“春風”黑白電視機播放的故事片。有了電視,再不會像10年前從小站跑到幾公里外的公社去看電影了。
光陰似箭,年輪又轉了10圈,父親退休已在市里買了房子,兄長和妹妹也有了各自的新樓房。這天,我穿著老公買的生日禮服,一件高檔的連衣裙,心里別提多高興了。上午,我在家打電話請雙方父母、兄弟姐妹、侄兒侄女到我喬遷不久的新居,二室一廳50多平方米的住房。中午,全家男女老少歡天喜地聚在一起。立體聲的卡拉OK唱的“祝你生日快樂”,歌曲悅耳動聽,在歡歌笑語中,我把做的涼拌菜、燒菜、火鍋菜等端上桌,大家頻頻舉杯,祝我生日快樂!我向父母敬酒,感謝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祝他們身體健康!我向老公敬酒,感謝他結婚幾年來給我的愛,祝他青春常在!我向其他親人敬酒,祝大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下午,大家圍坐在沙發(fā)上唱卡拉OK,你方唱罷我登場,其樂融融,親情濃濃。
前年,我38歲生日到了。這次祝賀生日,與前三次的不同,不在家中,而是在漁香園大餐館。大家都有手機,一打就敲定了。中午準時開席,一家人向我敬酒,祝我生日快樂!這天,老父親興致極高,說起家事國事天下事滔滔不絕,老人家說,如果缺錢可以隨時問他要,那底氣可足了??粗Σ[了眼的父母,我又想起了過去的日子,便說:“爸爸、媽媽,日子好過了,我祝您二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贝蠹矣譃楦改妇淳?。這時,我的手機響了,是行駛在列車上工作著的侄女在千里之外祝我生日快樂!下午,有喜歡打麻將的,有得意在廣場徜徉漫步的,有想到歌舞廳唱歌跳舞的,那就各取所愛吧!過生日要的不就是大家都其樂融融的那么一股勁嗎。
我的四次生日是不同歷史時期的見證。60年來,祖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一家都得到了實惠,生活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吃、穿、用、住的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哥哥居然還買了私家小轎車。今年是新中國60年大慶,也是我40歲生日,一定要把這個雙喜臨門的生日過得更紅火、更有意義。我想,這次生日肯定將是我終生難忘的!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