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煙臺糝糠雞。煙臺糝糠雞主產于山東省蓬萊、龍口、萊州三縣市,屬蛋肉兼用型優(yōu)良雞種。該品種體型中等,體軀緊湊,公雞體型較大,胸部寬深,背腰平直,尾羽稍翹起,母雞體質結實,后軀豐滿,多呈尖尾型。煙臺糝糠雞虹彩橘黃色,皮膚白玉色者居多。母雞羽毛有黑色斑點,有深麻、淺麻、麻、栗麻等不同羽型。公雞毛色有火紅和黑紅之分,火紅公雞的頸羽、披肩羽為黑褐色鑲邊,尾羽黑色閃綠光。單冠,冠、肉髯、臉、耳葉呈紅色,喙、脛、趾多為青灰色。煙臺糝糠雞品質優(yōu)良,抗病性強,耐粗飼,產蛋量高。成年煙臺糝糠雞體重:公2130克,母1590克。180日齡屠宰率:半凈膛,公81.6%,母82.1%;全凈膛,公70.8%,母72.2%。母雞開產日齡180天,年產蛋163個,蛋重54克,蛋殼有深褐色和淺褐色兩種。
2.瑯琊雞。瑯琊雞主產于山東省青島市的膠南吉利河、白馬河兩大河流沖積平原,是一個歷史悠久、遺傳性能穩(wěn)定的優(yōu)良地方雞良種。它具有體型小、產蛋多、抗病力強、適應性好、飼料報酬高等許多優(yōu)點。被列為山東地方家禽良種,是一個十分寶貴的地方良種資源。
瑯琊雞母雞全身雀毛,毛色為黃褐色或麻黃色,體小結實,眼大腿短,后軀發(fā)育良好,尾部翹起,行動靈活敏捷,具有蛋用雞特點,冠型分為單冠、雙冠,以單冠者為多,臉、耳、冠均為紅色,喙、趾、爪均呈深灰色,少數個體生有趾毛和五爪,皮膚均為白色,黃皮、烏皮很少見。公雞胸寬深,冠大直立,項羽、披肩羽、鞍羽呈金黃色,富有光澤,主翼羽、尾羽間有黑綠色光亮大羽,全身毛色光亮協調,腿高粗壯,昂首凝視,素以“火紅大公雞”著稱?,樼痣u雖然個體小,成年公雞平均體重1.75公斤,成年母雞平均體重1.4公斤,但是該雞種龍骨發(fā)育好,各部位發(fā)育勻稱,跖部較短,但腳、爪發(fā)達,中趾(爪)長達6厘米,善于刨土覓食。
飼料、季節(jié)、氣候和飼養(yǎng)方式對瑯琊雞的產蛋影響很大,在農村散養(yǎng)情況下,年產蛋150個左右,部分個體達到180~200個;在舍飼、喂配合飼料條件下,年產蛋可達220個以上,高峰期產蛋達80%以上。開產日齡165~170天,蛋料比為1∶2.8,產蛋周期為210~270天,蛋重50~60克,蛋殼顏色為粉紅色,蛋殼較厚,便于運輸和儲藏,蛋黃含量高,占蛋重的33.3%,色濃味香。
瑯琊雞屠宰率較低,成年公母雞全凈膛屠宰率分別為73.9%和66.0%,但是其肉質細嫩、鮮香可口,尤其是當年小公雞肉味鮮美,是中秋節(jié)前后人們喜愛的上乘菜肴和制作燒雞的精品。瑯琊雞腹腔脂肪少,內臟器官發(fā)達。
3.萊蕪黑雞。萊蕪黑雞是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qū)辛莊獸醫(yī)站歷經5年時間選育出的萊蕪土種雞黑羽類型,并已定性為優(yōu)質萊蕪黑雞肉用型、蛋用型兩個品系。萊蕪黑雞的外觀具有黑羽、黑腿、黑嘴、紅冠的三黑一紅特征。
萊蕪黑雞體型較小,成年公雞體重1.9公斤左右,母雞體重1.3公斤左右,體型緊湊,皮下和肌間脂肪分布均勻,骨細皮薄,肌纖維細嫩,肉味鮮濃適口,品質特佳。據山東農業(yè)大學報道,萊蕪黑雞每克肌肉中亞油酸含量48.92毫克,亞麻酸含量17.91毫克,紅肌纖維含量23.55毫克,這些影響肉質風味的主要物質明顯高于省內其他地方雞和新浦東雞,是所有測定雞種中最好的。該品種不僅有良好的肉品品質和與土種雞相同的風味口感,而且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群體整齊,耗料少。公雞90日齡體重1.51公斤。母雞產蛋性能較好,農村放養(yǎng)條件下年產蛋180~200枚,良好飼養(yǎng)條件下年產蛋220~240枚,平均蛋重45克。蛋殼為淺褐色或粉色,蛋黃比例大,色澤艷黃,蛋白濃稠,水分少,耐儲藏,品質好,市場銷售前景十分廣闊(彩圖參見81頁圖8、9、10)。(山東省家禽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雷秋霞 郵編:25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