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宇
問題實錄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天,父親同我去公園,他指著園內(nèi)的兩棵樹問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樹嗎?”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楊,顯得十分矮小的是銀杏。父親說:“這兩棵樹是同時栽下的,栽下時都一樣高。它們享受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水土。到后來,為什么白楊長得高大,而銀杏卻生得矮小呢?”父親見我回答不上來,接著說:“孩子,要知道,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边@詩一般的語言,像一道陽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
憂文再現(xiàn)
切勿急于求成
白楊因急于求成而不如緩緩生長的銀杏有價值,可見,我們不應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便會對現(xiàn)有的一切產(chǎn)生厭倦感與排斥感,會使得對現(xiàn)有的一切不知珍惜,即便真的成了,也會因徒有其表內(nèi)心空洞而慘遭落選。
傳說中的仙桃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三千年一成熟,而得到的仙桃自然比地上一年就開花結果的成熟的桃子要尊貴許多倍。而一百年僅結三十個的人參果,又豈是那普通果實可比,它們的作用大不相同。慢慢成長,慢慢積累,不急于求成,才能出人頭地,成龍成鳳。
“揠苗助長”是一個耳熟能詳?shù)墓适?。其中老漢因盼望小苗快快長成便妄為,使其苗皆死。這正是“欲速則不達”,可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俄皇二世,正因為他手下騎兵急于求成,而使戰(zhàn)馬左前蹄馬掌不牢,戰(zhàn)馬在戰(zhàn)斗中摔倒,從而全軍覆沒。正是因急于求成,而使一個鐵釘覆沒了一個國家。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若心急,那不知會在你的偉業(yè)上留下多少蟻穴,那你的偉業(yè)即使做得再好也是無用??梢?,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做事于時間更不能急于求成。如果一棟高樓兩天內(nèi)建成了,你敢住嗎?不知道那是怎樣一個工程。地下鐵路建設也是如此,也需耗時耗力,如果急于求成,那不但建了等于白建,還會浪費大量資金與能量,更可能給哈爾濱市容帶來極大的影響。那可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能急于求成,正像登山。一口氣跑上山頂,你也許不到一半路途就力量衰竭了。即便可以,那大汗淋漓的你還有什么心情賞景呢?巴黎埃菲爾鐵塔,除了有內(nèi)部電梯以外,還有鐵梯。若你急于求成跑到上面。那兩旁的如畫風景都不會留意,還有什么意義呢?
為人處世,一定要循序漸進,緩緩而來,切莫急于求成,遺憾一生。
失誤點剖析
這篇材料作文觀點比較明確,作者也用大量論據(jù)證明了論點。但從全文來看作者行文前沒有構思,想到哪里寫到哪里,信馬由韁,思路不清。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兩個問題:
1文章散亂,論據(jù)堆砌,層次不清。文章運用大量的的例子來證明論點,從例子的內(nèi)容看,傳說中的仙桃——揠苗助長——俄皇二世——蟻穴毀堤等等,段與段之間沒有銜接也沒有聯(lián)系。寫到地鐵似乎要聯(lián)系現(xiàn)實,卻又引出登山和爬塔,隨意性非常大,卻又缺少關聯(lián)性。
2語言平淡,表意不明,缺少亮點。如第二自然段初步闡釋急于求成的害處,并不讓人認可,為什么會有“厭倦感與排斥感”,為什么“會使得對現(xiàn)有的一切不知珍惜”,并沒有說明白。另外,考場作文還是應該表現(xiàn)出考生語言方面的功力,力求有一些或是慷慨激昂、或是含蓄優(yōu)美的表達。本文在這方面做得明顯不夠。
提升思路
1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體現(xiàn)議論文引、議、聯(lián)、結的基本思路,把文章例子進行篩選、歸納、補充,使文章層次清晰。
2語言表達上依據(jù)作者一貫平實的語言風格,不必過多追求文采藻飾,可以在句式上進行適當調整,增強文章氣勢。對于表達不清的地方,進行梳理明確。
3議論文應該有時代感、針對性,可針對這一要求,在舉例論證上選取有時代性的例子,聯(lián)系實際也要針對有現(xiàn)實意義的社會問題。
升格佳作
切勿急于求成
白楊因急于求成而不如緩緩生長的銀杏有價值。事物發(fā)展的速度經(jīng)常是和質量成反比的,速度快也許意味著粗疏;速度慢也許正因為精細。可見,做事不應急于求成。
急于求成,就容易因缺乏準備、過程不充分而導致結果的失敗。急于求成就會因功利心太強,而使事物徒有其表。正如西方諺語中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長久的積累才有堅實的基礎。同時,急于求成也會讓人的眼睛只往遠看、往高看,卻看不到腳下的路,難以腳踏實地,扎扎實實。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太多的教訓告訴我們,急于求成必然會適得其反。且不說揠苗助長者最終只能望苗嘆息;且不說殺雞取卯者的追悔莫及;且不說多少“豆腐渣”工程的害人害己;單是08年北京奧運會就為我們提供了太多的借鑒。劉翔因為訓練中急于求成,導致腳傷在關鍵時刻發(fā)作,黯然退賽;埃蒙斯最后一槍急于出手,導致唾手可得的金牌再次花落別家:中國女排因為急于求成,屢屢失誤,被美國隊反超,失去爭奪冠軍的資格。如果能夠循序漸進,如果能有良好的心態(tài),如果能夠穩(wěn)扎穩(wěn)打,也許奧運風云錄上將是另一幅畫卷。
對于渴望成就事業(yè)的我們來說也要調整心態(tài),切勿急于求成,否則就會一事無成。人生如登山,總想一步登頂?shù)娜艘豢跉馀芟聛?,不但無法領略沿途的風景,很可能中途就筋疲力盡,無力攀登了。“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若心急,那不知會在你的偉業(yè)上留下多少蟻穴,那你的偉業(yè)即使外表做得再光鮮,也會在某一時刻轟然倒塌。汶川地震中倒塌的樓房,金融危機中倒閉的企業(yè)是否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人才的培養(yǎng)與形成同樣不能急于求成?!笆陿淠?,百年樹人”,有多少渴望兒女成龍成鳳的家長在“拔苗”的過程中毀滅著孩子金色的童年;“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有多少青春少年不能勤奮求知,總想在選秀中一夜成名;還有一些人甚至采取一些讓人不齒的手段來進行自我炒作,貽笑天下……這些做法即使一時頗見成效,但絕不會經(jīng)得起歲月的錘煉。
為人處世,一定要循序漸進,緩緩而來,切莫急于求成,遺憾一生。技巧點撥
很多學生考試時作文成績不穩(wěn)定,或者考試和平時寫作差距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未能理解文體寫作的基本規(guī)律,不能形成自己寫作的基本模式。我們不主張作文都按一個套路來,但在激烈競爭的考場上期待靈感突然進發(fā)寫出好文章來,畢竟是一件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把握的事,所以如果頭腦中有一個較為明確的作文模式,即使在心理緊張、時間緊張或是沒有思路的情況下,都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作文,即使不能夠得到高分也不會有太大失誤。在議論文材料作文的寫作中,同學們可以按照如下的過程來組織材料:
第一步:概述材料,進行分析
話題作文的開篇常常是展現(xiàn)文采、吸引讀者的部分,材料作文相對要簡單些,可以直接對材料進行概述和分析。
第二步:石破天驚,點出論點
不是每一篇議論文開篇都有表示論點的句子。但是對于初中生而言,還是應該在文章開始部分,就明確地提出論點,使文章觀點鮮明,也使自己的論證目標集中、思路清晰。論點句應該是一個明確有力的判斷句。
第三步:解釋論點,初步議論
論點提出后,為使文章內(nèi)涵清楚,可以在論點之后進一步解釋,使觀點表達更為透徹,也可先進行一段初步的道理闡釋,使文章結構和內(nèi)容更豐富。
第四步:尋找支點,舉例論證
舉例論淪證是中學生議論文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是文章的支點。所以,在一篇議論文中,例子一般不會少于3個。但每一個例子都切忌過長,占的篇幅過大,特別是,如果你沒有新穎的例子,便可以采用事例排比的方式,通過文采揚長避短。
第五步:道理比喻,深入思考
一篇好的議論文,應該力求形式多樣,變化多姿。可以嘗試把所有的論證方法都用上。如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還可以由所議論的社會哲理過渡到自然哲理,聯(lián)系到自然風物,即可以使道理更具有普遍性,又可以增強文章的美感。
第六步:增加深度,拓展補覓
針對論點闡釋完畢后,為增強文章的深度,可對論點進行深一步的探討。如本文也可以寫“不急于求成”應該怎么做,或是提倡“不急于求成”并不是否定速度和效率,使觀點無懈可擊。
第七步:有針對性,聯(lián)系現(xiàn)實
議論文寫作要指明現(xiàn)實社會中,自己的觀點具有怎樣的現(xiàn)實意義,增強文章的時代感,使文章表達更有力度。
第八步:生動有力,收結全文
議論文的結尾,或是如重鼓、如警鐘給人深刻啟示;或是余音裊裊、繞梁不絕,給人以深刻回味,最重要的就是要點題。
以上內(nèi)容可以在一篇議論文中全部使用,也可以依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取舍,不必面面俱到。包括寫作的順序都可以進行適度調整。如果你能運用自如,就會漸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了。
責編: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