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的大怪物
流沙是大自然設(shè)計出的最巧妙的機關(guān),它可能藏在河濱海岸甚至鄰家后院,靜靜地等待人們靠近,讓人進退兩難。公元1692年,在牙買加的羅伊爾港口就曾發(fā)生過因地震導(dǎo)致土壤液化而形成流沙,最后造成三分之一的城市消失、兩千人喪生的慘劇??此破届o的英國北部海、美麗而危險的阿拉斯加峽灣等地都曾發(fā)生過流沙吃人的故事。
但是,大多數(shù)人往往都沒見過流沙,也沒有見過別人掉進流沙的情景,更別提親身經(jīng)歷過。人們對于流沙的印象主要來源于各種影片。在電影中,流沙是一個能把人吸入無底洞的大怪物。一旦人們身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受困者慢慢地被沙子吞掉。
根本不像電影里演的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柏恩在一次前往伊朗的度假旅行中,遇到一位當?shù)氐哪裂蛉?,他指著流沙告訴柏恩,村里曾有駱駝陷下去后立即就消失了。柏恩對此將信將疑,回國后立即對此展開研究。他仔細觀看和分析了數(shù)十部描述到流沙吃人場景的電影,發(fā)現(xiàn)這些電影對流沙的描述根本就是錯誤百出。后來,柏恩在實驗室里將細沙、黏土和鹽水混合在一起,重建了一個微型室內(nèi)流沙模型來進行研究。
經(jīng)過反復(fù)實驗,柏恩領(lǐng)導(dǎo)的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要把沙子變得像糖一樣黏需要好幾天時間,但要讓它失去黏性則很容易,只要在它的表面施加適當?shù)膲毫纯?。一旦流沙表面受到運動干擾,就會迅速液化,表層的沙子會變得松松軟軟,淺層的沙子也會很快往下跑。這種遷徙運動使得在流沙上面運動的物體下沉,然而,隨著下沉深度的增加,從上層經(jīng)過遷徙運動掉到下層的沙子和黏土逐漸聚合,便會形成厚實的沉積層,使沙子的黏性快速增加,阻止了物體進一步下陷。
由此可見,如果有人陷入了流沙中,要么很快會被吞沒。要么根本不會陷下去??傊?,不像電影里說的那樣,慢慢地陷入其中。直至消失。
徒手救人不可能
研究認為,陷入流沙的人一般都動不了,密度增加以后的沙子粘在掉進流沙里的人體下半部,對人體形成很大的壓力,讓人很難使出力來。即使是大力士也很難一下子把受困者從流沙中拖出來。經(jīng)研究人員計算,如果以每秒鐘1厘米的速度來拖受困者,那么,僅僅是拖出一只腳就需要能夠舉起一部中型汽車的力量。所以,除非有吊車幫忙,否則很難一下子把掉進流沙中的人拉出來。研究還指出,照這種力量計算,如果生拉硬扯,那么,在流沙松開前,人的身體就已經(jīng)被強大的力量扯斷了。這樣做所造成的危險遠高于讓他暫時停在流沙中。
怎樣在流沙中自救
其實絕大多數(shù)流沙和一般沙子的區(qū)別不大,并沒有電影中描述的那么可怕,從原理上看,它只是被滲入了水的沙子,由于沙粒間的摩擦力減小,形成了半液態(tài),難以承重的沙水混合物。流沙通常出現(xiàn)在海岸附近,一般比較淺,很少有超過幾英尺深的。
流沙只有一種狀況會淹死人,那就是當人的頭部先掉入沙中的時候,不過以這種方式掉入流沙的概率非常小。陷在流沙中的人會感到胸部有些壓力,呼吸比較困難,并不會有什么生命危險。流沙附近上漲的潮水才是受困者最可怕的敵人。
陷入流沙后,大力掙扎或是猛蹬雙腿只會讓人下陷得更快。人們誤以為通過搖動能使身體周圍的沙子松動,從而有利于身體從流沙中拔出。其實,這種運動只能加速黏土的沉積,增強流沙的黏性,胡亂掙扎的話,人只會越陷越深。
想要逃脫流沙不是沒有辦法,受困者要慢慢地移動雙腳,讓水和沙盡量滲入擠出來的真空區(qū)域,這樣就能緩解受困者身體所受的壓力。受困者還要努力讓四肢盡量分開,因為只有身體接觸沙子的表面積越大,得到的浮力就會越大。只要受困者有足夠的耐心,動作足夠輕緩,就能慢慢地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