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片《2012》今天開始在中國公映了。這又是一部描寫“世界末日”的片子,近年來類似題材的影片層出不窮,而且?guī)缀鹾翢o例外地贏得票房的巨大成功。從古代人類由日全食、哈雷彗星引發(fā)的末日傳說算起,人類的末日猜想已從最初的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到現(xiàn)在更多地表現(xiàn)為對人類自身活動打破自然平衡、受到滅種懲罰的極端猜想。畢竟,一個題材不可能僅靠商業(yè)炒作紅40年,末日說的持久流行反映了人類集體的生存焦慮。在《2012》影片的網(wǎng)站上,有一個欄目是“選舉2012年后的世界領袖”,許多美國孩子踴躍參加,在網(wǎng)站上發(fā)表視頻演說,許諾如果自己是世界領袖,將如何維護環(huán)境,保護資源,帶領全人類走出危機。
層出不窮的災難片
《2012》是2009年美國最新的科幻災難片?!?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臨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庇捌Q,據(jù)瑪雅文明記載,人類的歷史將定格于2012年。末日來臨的當天,太陽系中的第十大行星與地球相撞,引發(fā)滔天洪水,地球陷入一片黑暗。在影片中很多美國著名景點和城市都不幸被毀滅了,其中包括被火山吞噬的黃石公園、被地震整個顛覆的洛杉磯、應聲斷裂的舊金山金門大橋以及被“肯尼迪”號航母撞塌的美國白宮。
這部片子在老掉牙的英雄救世情節(jié)之外,兼容了像中國崛起這樣的時代元素。可能考慮了中國龐大的票房,導演艾默里奇不但借用了汶川大地震的場景,而且影片結尾人類共同渡過難關的決定性地點也選在中國境內(nèi),據(jù)說艾默里奇希望表達的意思是:汶川精神拯救了全人類。
美國末日影片的黃金時期是在上世紀70年代。那時人們關注的是飛機墜毀、火車相撞、摩天大樓起火等題材;而后來一些關于外星人、人工智能、病毒的影片也開始吃香。末日片一般都是針對社會大眾所關注或所擔心的事件。比如在千禧年前出于對流星災難的恐懼而拍出來的《彗星撞地球》,追蹤席卷美國平原的《龍卷風》,以及因氣候變暖造成的整個美國冰天雪地的《后天》等。這些片子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收入,像《天煞——地球反擊戰(zhàn)》全球總票房超過8億美元。
1973年一部名為《日本沉沒》的電影,在日本引發(fā)的轟動也許遠遠大于今天的《2012》。影片描述日本因為地震而沉入海底,在日本創(chuàng)下了驚人的票房紀錄。不少日本人在看完電影后就跑到市場徹夜搶購防災物資。此后,日本電影人又接連制作了如《查斯特圖太大預言》、《被火摧毀的東京灣》等一系列猜想世界末日的大片,也都獲得成功。
今年夏天,《海云臺》在韓國掀起強勁的票房海嘯,上映后剛滿一個月的觀眾人數(shù)就輕松突破了1000萬大關(韓國總人口4800萬)。《海云臺》講述的是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的海云臺海水浴場遭受地震海嘯突襲,市民們在此過程中進行殊死搏斗的故事。該片將幾年前東南亞發(fā)生的大海嘯嫁接到了韓國身上,表現(xiàn)韓國應對災難的脆弱。如今,韓國釜山市、馬山市等都要求公務員們?nèi)ル娪霸河^看這部影片,作為災難預防教育。
一名影評人這樣寫道: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能源危機、環(huán)境危機把我們逼上了懸崖。一部電影代表不了什么,但地球已被人類折騰得茍延殘喘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我們只把地球當作一個開采的金礦而沒有把它當作自己的家,那么末日離我們還真就不遠了。
千年不散的末日傳說
在歐洲,世界末日預言最早出現(xiàn)于古羅馬時期,那時被歸入了哲學、宗教的范疇。而古代印度的占星師說,日全食可能是世界末日的前兆。
千百年來,關于世界末日的傳說在世界各地盛行。1524年,德國占星家約翰尼斯·斯托弗勒發(fā)布預言,德國將受到“大洪水”入侵,數(shù)十萬人聽信其言逃到高處。1806年,據(jù)傳英國利茲的一只母雞產(chǎn)下的蛋上面居然有“救世主要回來了”這樣的字樣,很多人相信世界末日就要來臨。摩門教會創(chuàng)始人約瑟夫·史密斯預言1891年將爆發(fā)導致世界末日的善惡大決戰(zhàn)。1910年,美國媒體預言哈雷彗星將毀滅地球。二戰(zhàn)時,希特勒的預言家曾預言,世界末日到來,而第三帝國成為唯一的生存者。近年來,還有福音傳教士羅伯遜預言1982年審判日和小說家理查德·諾納預言2000年5月5日人類將遭受終極災難的。甚至在今年,德國媒體還有報道稱,2010年,世界末日將要到來,因為甲流大瘟疫。
俄羅斯東正教教士在分析圣約翰的《啟示錄》時,同樣預言了2012年將是世界的末日。俄羅斯近年也出版了大量世界末日題材的書籍,比如《與天師的對話》、《世界末日預言》和《啟示錄的數(shù)字象征》等。這三本書重點闡釋了如下的思想:“上帝創(chuàng)造的世界將會終結,人類已經(jīng)度過了自己的青壯年時代,正在加速走向老年……”所以世界末日將要來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也將會滅絕。
臭名昭著的日本“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宣揚世界將在世紀之交毀滅,世界人口將死亡90%。麻原標榜自己是“世紀最后一位救世主”,只要加入奧姆教,就可得救。1995年,奧姆真理教在東京地鐵施放毒氣,造成12人死亡、5000余人中毒的重大事件。而他們制造此案的部分動因就是自己一直宣傳的“世界末日”眼看到來,卻毫無征兆,只好人為制造“世界末日”來臨的效果。
“世界末日”似乎已經(jīng)悄然成為一種思潮和文化。瑞士藝術家法蘭茨·豪勒1997年灌制了一首叫《世界末日》的歌,歌詞唱道:我也改變了主意,我相信世界末日,女士們,先生們,世界末日已經(jīng)開始。畫家史萊特的名畫《世界風險》也是取材末日主題。即便在日本的兒童漫畫中,“從世界末日中拯救人類”也是從機器貓到蠟筆小新不變的任務。一個日本老太太曾經(jīng)在聊天時很隨便地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很多日本人東西還沒有用壞就換新的。對紙張浪費一點也不心疼。這些會把地球的環(huán)境引向災難,世界末日就來了?!?/p>
科學證偽與科學猜想
如今的末日說更多地夾雜了科學元素,令人難辨真假?!?012》首映前,一些美國觀眾相信影片中的故事,紛紛在各大網(wǎng)站留言,譴責美宇航局隱瞞真相。11月9日,美宇航局被迫公開聲明稱:“影片中的宣傳毫無根據(jù),如果真的會發(fā)生行星與地球相撞的慘劇,天文學家早在10年前就預測到了,而且現(xiàn)在距離2012年12月21日已經(jīng)很近,我們即便通過肉眼也能目測到這顆行星了。全世界的科學家都知道,2012年不會是所謂的地球末日。而且需要強調(diào)的是,我們的地球在過去40億年中都很平安?!蔽5伛R拉的瑪雅文明研究者戈麥斯針對影片稱:“瑪雅文化中根本沒有關于世界末日的說法?!泵绹渡羁茖W》雜志近日回顧了歷史上杞人憂天者信以為真的末日預言,“其實都沒有發(fā)生”。
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副秘書長高建國12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科學界確實有一派認為,地球的環(huán)境惡化將最終導致人類毀滅。主要有這么幾種假說:第一種是地球將被天外來客毀滅。包括彗星和傳說中的外星人。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一個流行的理論就是大約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科學家甚至還鎖定了撞擊的地點,這就是今天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著名的隕石坑。第二種假說是火山爆發(fā)影響氣候。18世紀的時候,印尼火山噴發(fā)就曾導致中國云南地區(qū)氣候異常,嚴重影響了農(nóng)作物的生長,造成了長達3年的饑荒。最近還流傳一種新的說法,即東非大裂谷會使地球裂開。另外,地震、人類活動也是導致地球毀滅的兩種說法。
人類已經(jīng)在為世界末日做某些準備。在距離北極點約1000公里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一處山洞中,有一座“末日種子庫”:約1億粒世界各地的農(nóng)作物種子被保存在零下18 攝氏度的地窖中。其安全性堪比美國國家黃金儲藏庫,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末日情緒的產(chǎn)生不是偶然
每個國家的末日情結都有其產(chǎn)生的特殊背景。美國人熱衷于看末日片應該與他們的個人英雄主義以及自認是能拯救全球的最優(yōu)秀民族有關。而日本作為災難眾多的島嶼國家,密集的人口和有限的領土,形成與生俱來的對自然的敬畏和略帶悲劇色彩的人生觀。加上60多年前戰(zhàn)爭和原子彈留下的陰影,日本文化中充滿對未來的危機感?!笆澜缒┤铡笨梢哉f是擊中了這個海島民族心底最敏感的神經(jīng)。而俄羅斯輿論認為,末日論之所以在俄流傳,一部分是因為東正教的哲學思想中早已存在末日論的觀點,另一方面是由于自上世紀初至今,俄羅斯歷經(jīng)兩次世界大戰(zhàn)、冷戰(zhàn)、蘇聯(lián)解體、經(jīng)濟蕭條時期、金融風暴等重大事件,國家政治和經(jīng)濟局勢始終是波浪起伏,由此帶來的社會震蕩,自然促使人們相信世界末日的到來。
國內(nèi)專業(yè)影評人張依詩12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相對而言,歐美特別是美國關于世界末日的電影比較多,這與社會發(fā)展水平有關。像美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物質(zhì)生活上已經(jīng)沒有太多追求,所以他們會想到未來很遠的事情。而中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物質(zhì)生活還有很大想象空間,因此還顧不上關注離自己相對比較遠的事情。另一方面,中國的文化對生存環(huán)境的重視顯然是不夠的。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12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西方盛行世界末日說,部分原因是傳統(tǒng)宗教教義更能使西方人對現(xiàn)代人類一些破壞自然的活動產(chǎn)生罪惡感。這是人類無力維持自身生存環(huán)境的一種焦慮和極度缺乏安全感的體現(xiàn)。中國目前總體來說還沉浸在物質(zhì)生活得到迅速提高的興奮中,也許再過二三十年,中國也可能會抑制不住地要拍類似的末日電影。這跟社會發(fā)展的階段是有關系的。
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12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如果中國拍一部關于世界末日題材的電影,內(nèi)容估計和西方差不多,因為我們面對同樣的環(huán)境、同樣的星球。不同的是,中國導演是否有膽量“毀滅”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讓故宮、長城、東方明珠成為首當其沖的目標。因為這些目標的毀滅對中國人來說最具震撼性。英國曾經(jīng)有一部科幻片講述倫敦因為污染而面臨滅亡的故事,但不知道中國觀眾是否有承受力去看一部描寫北京城缺氧的片子?!?/p>
●本報駐日、美、俄、德、韓記者 薩蘇 豐帆 焦東健 青木 詹德斌 ●本報記者 杜天琦
末日傳說困擾人類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