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春
牛頓小時候的一天上午,他用一根麥管一邊蘸著肥皂水,一邊吹著,一個個五顏六色的肥皂泡,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繽紛的色彩。他好奇地想著,這是怎么回事呢?
十幾年后,牛頓又想起了小時候的問題。他決心解開肥皂泡的秘密。
牛頓將房間的百葉窗放下,房內(nèi)頓時暗了下來。他在百葉窗上挖了一個小孔,外面的陽光透過這個小孔投射到一個三棱鏡上。透過棱鏡后,光線的顏色散成一條彩帶投射到房子中間的屏幕上,呈現(xiàn)紅、橙、黃、綠、藍(lán)、靛、紫七條彩帶。然后,牛頓在屏幕中間開了一條垂直的狹縫,他將棱鏡不斷轉(zhuǎn)動,使七條彩帶依次投射到狹縫上。在屏幕的后面,牛頓又安放了一個三棱鏡,這樣,七色光依次透過第一個屏幕狹縫,再經(jīng)過第二個三棱鏡,最后投射到靠墻的第二個屏幕上。這時,奇異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第二個屏幕出現(xiàn)的是單一顏色的光,而不是七色的光。這說明我們見到的白光是可以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的。
看著眼前的景象,牛頓異常興奮。他想,我能不能把這七種顏色的光再還原成像太陽一樣的白光呢?于是,他又開始了還原白光的實驗。
牛頓用一個很大的凸透鏡代替了第二個三棱鏡,結(jié)果,經(jīng)過第一個三棱鏡分離后的光投射到凸透鏡后,七種顏色的光又匯聚成了一束白光!實驗證明:白光是由這七種長短不等、顏色不同的光波組成的。
就這樣,牛頓發(fā)現(xiàn)了光學(xué)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理——色散和聚合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