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開興
【摘要】影視材料中字幕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學習者聽力水平的提高,在外語教學界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反對者認為字幕會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助長了他們的依賴性和惰性?;赟RT格式的靈活性字幕具有任意編輯性的優(yōu)點,如果得到巧妙的設計和運用,可有效地防止依賴性的發(fā)生,成為聽力教學和訓練的得力助手。
【關鍵詞】靈活性字幕;遲發(fā)性字幕填空法;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0—0069—04
在大學生語言交際中,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根據(jù)Larry Barker等人[1]的一項調查,大學生醒著的時候,42-53%的時間用于聽,30-32%的時間用于講,11-14%的時間用于寫,15-17%的時間用于讀?!霸诘诙Z言習得過程中,聽的技能更不容忽視,它不僅是考察學習者語言使用能力的標準之一,更是連接閱讀技能與會話技能之間的橋梁”。[2] 高教司對于高等教育聽力的認識也有了新的思路和指導,提出“聽力成為說、讀、寫、譯的基礎”[3]的指導方案。在新型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中,以聽力為基礎的考題占了65%,絕對顛覆了傳統(tǒng)閱讀先行,或者閱讀聽力并行的狀況。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切實提高大學生聽力這一語言基本技能,并以此促進各項技能更好地發(fā)展,是擺在每個外語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目前,在英、美、日等發(fā)達國家,字幕不僅發(fā)揮著公益性作用,而且還被教育研究人員及語言教師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加以開發(fā)、利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將字幕電視運用于外語教學這一課題尚未引起我國外語界足夠的關注,相關的研究和討論也極少”[4]。本文基于SRT格式字幕,以靈活性為切入點,以“遲發(fā)性字幕填空法”為著重點,探討運用字幕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更好方式。
一 字幕簡介
字幕用于電視播放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國家標準局(NBS)與美國廣播公司(ABC)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電視網(wǎng)絡向全國播報準確的時間信號。此舉沒有獲得成功,卻陰差陽錯,促成了字幕的誕生。
字幕根據(jù)其播放模式可分為開放字幕(Open Caption)和閉路字幕(Closed Caption)。開放字幕指在視頻上疊加一個位圖信息,使之成為視頻圖像本身的一部分。由于字幕與視頻融為一體,觀眾不需要專用設備接收字幕信息,但不能隨意關閉或消除它。如果對視頻進行壓縮,字幕就有可能變得模糊不清。閉路字幕,也可以叫做隱藏式字幕(Burned-in Caption),它是隱藏在視頻信號中,須借助于特制的解碼器才能顯示,但觀眾可以自主控制字幕的顯示與關閉。
閉路字幕文件的類型可分為圖形形式和字符形式。圖形形式的字幕是一種直接由DVD光盤上的VOB文件抽取出來的字幕文件,一般由SUB文件和IDX文件組成,其中,作為字幕元素的圖片存放在SUB文件里的,IDX文件為索引文件,也就是時間標簽,決定著每個字幕元素出現(xiàn)的時間。這兩個文件互相協(xié)作,最終形成完整的字幕呈現(xiàn)給觀眾。由于其字幕內容是以圖形方式儲存,文字內容還原度極高,不會因為編碼差異而造成字幕亂碼現(xiàn)象。但它有明顯的缺點:體積較大,一部電影動輒 10M 以上;字幕的切割、調整和修改需要相關專業(yè)軟件支持,操作較為繁瑣。字符形式的字幕是一種以文本格式儲存的文件,跟一般的TXT文件沒有什么區(qū)別,使用記事本或Word文字編輯軟件便能打開,并且可以直接修改其中的內容。目前流行的字符式字幕主要有SRT、SMI、SSA等格式,其中SRT格式,由于制作簡單,只需一句時間代碼加上一句字幕,體積非常小,深受大家歡迎。
字幕由圖形形式發(fā)展到字符形式是字幕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為我們靈活設計和應用字幕創(chuàng)造了必備的條件。
二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電視字幕的問世給聽力障礙者帶來了福音,從此他們可以通過字幕欣賞電視節(jié)目。同時,電視字幕作為對聽力障礙者的教學資源手段也得到高度重視,許多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語言工作者從中得到啟發(fā),也紛紛涉足這一新領域的研究。1983年,Price[5]率先對450名參與者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觀看字幕影視有助于對內容的理解和語言學習,后來許多學者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6];有些學者通過研究證實字幕影視有利于學生詞匯的習得[7];有助于口語提高[8], 有益于聽力提高[9]。近幾年,有些學者轉向對字幕本身的研究:是使用源語還是使用目的語[10], 是逐詞顯示還是使用關鍵詞[11],是提前還是延緩顯示字幕[12]。在我國鄰邦日本,光是1988至1997年,就有37項相關成果問世。[13]
相比之下,將字幕視頻運用于外語教學在我國尚屬新生事物,相關的研究和討論甚少。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只有兩篇。汪徽[14]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字幕對于學生的詞匯習得和記憶有顯著的積極作用,英文字幕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單詞拼寫和辨識能力,中文字幕有助于學生對單詞含義的掌握和記憶。戴勁[15]對影視字幕的起源、發(fā)展、類別、及教育功能進行簡要介紹,并從理論上對影視字幕的語言教學功能加以闡述,同時結合我國外語教學的特點,著重探討如何運用影視字幕這一較為新穎的外語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國學生有效地解決外語學習中聽、說、快速閱讀三個問題。
總的來說,上述的研究對教學很有指導意義,但同時存在幾方面明顯的不足:1)沒有很好地解決“聽”與“看”之間的矛盾;2)許多研究基于視頻片斷,時間短,無法證實長期效果;3)所使用的字幕單調,缺乏靈活性。其中的第一點是廣大外語教師最為關注的。許多教師之所以不贊成使用字幕,是因為他們擔心字幕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助長他們的依賴性和惰性,可能會妨礙、甚至抑制聽力技能的提高。[16] 這種擔心是完全有理由的,因為人的視覺先于聽覺,在字幕影視面前,學生很可能一味地去閱讀字幕,而將訓練聽力的首要任務擱置一邊,從而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
這一關鍵問題得不到解決,有可能成為字幕用于聽力教學研究的“瓶頸”。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應從字幕的靈活性方面多動些腦筋,怎樣讓字幕“活”起來,使學生擺脫對字幕的依賴性,養(yǎng)成良好聽的習慣。
三 靈活性字幕的制作
幾乎所有研究者對字幕用于教學的研究是基于開放字幕或閉路字幕的圖形形式。如上所述,開放字幕是與語音同步疊加在畫面上,教師無法控制字幕的隱現(xiàn);閉路字幕的IDX和SUB這兩個配合文件,要進行編輯,需要相關專業(yè)軟件支持,操作起來較為繁瑣。使用這兩種字幕形式進行教學,教師的靈活性就會大打折扣。要想字幕變得靈活,必須從SRT格式入手。首先,我們?yōu)槭诸^擁有的視頻資料到有關網(wǎng)站下載相應的SRT格式的字幕。一旦發(fā)現(xiàn)只有SUB圖形格式字幕時,要借助于SubRip軟件轉換成SRT格式。找不到任何字幕的話,只有使用字幕制作軟件自己動手制作。有了SRT格式字幕,我們便可以利用記事本或Word文字編輯軟件,制作出如下形式的字幕:
1)難詞注釋全言型字幕——直接在難詞后面使用括號添加中文或英文釋義。
2)難詞注釋選言型字幕——保留難詞及釋義,刪掉除時間標簽和字幕序號之外的內容。
3)填空型字幕——去掉部分單詞或句子,留出空格,標上題號,供學生填空使用,以檢驗學生聽的結果。
4)英中對照型字幕——直接在英文后面追加漢譯文。
此外,利用暴風影音播放器(Storm Player)調整字幕時間軸,可以使上述字幕提前或延緩顯示,并將調整后的字幕另存一個文件,使之成為一種新的字幕形式,或另外安裝字幕插件VSFilter,實現(xiàn)雙字幕對照播放。這樣,字幕形式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可達十幾種??傊?字幕的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我們要因地制宜,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及視頻材料的難易度選擇相應的制作方式。
四 討論
筆者在講授《英語高級聽力》這門課時,精聽時首先使用“難詞注釋選言型字幕”聽1-2遍,最后用“全言型字幕”進行核對,泛聽時使用“遲發(fā)性填空字幕”。這種方法經(jīng)筆者二年來的實施,證明是切實可行的,而且深受學生的喜愛?,F(xiàn)討論如下:
1 可有效地避免閱讀習得首先介入
日本學者Yoshino等[17]對110名大學生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英文字幕比聲音提前1秒鐘出現(xiàn)可有效地提高聽力理解,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閱讀字幕,為聽聲音做好準備。
我們認為,這種方法只能說起著效音作用,不能訓練學生聽的能力,無助于聽力水平的提高?!翱茖W證明,人腦組織對語言習得信息記憶的處理是有區(qū)別的。聽力習得通過傳音神經(jīng)輸入,閱讀習得通過視覺神經(jīng)輸入,由于輸入方式不同,信息記憶的部位也不同”。[18]看著字幕聽聲音,主要刺激了大腦視覺系統(tǒng),造成聽懂了的假象,而沒有真正動用大腦的聽覺系統(tǒng),以完成語音的解碼和識別過程。
筆者在教學中摸索出來的“遲發(fā)性字幕填空”模式,可有效地抑制學生閱讀習得首先介入,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聽力的技能,特別適宜于泛聽訓練。該模式可圖解為:
在這種模式中,每一句或意群的字幕調整到聲音結束后顯示,有效地避免了閱讀先入干預,繼發(fā)的字幕就成了學生檢驗自己聽力結果的手段,還可以收到“以讀補聽、以讀促聽”[19]的效果。同時,遲發(fā)的字幕留有若干個空格,學生不知這些空格何時出現(xiàn),他們必須把聽到的單詞、詞組迅速加工成意群儲存起來,為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填空做好準備,這樣,還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記憶和速記能力。
當然,空格的設置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聽力有所提高,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樹立起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字幕延緩的時間要根據(jù)分割的字幕長短、學生接受聽幅(Ear Span)的能力來確定。字幕越長,聽幅就越大,對學生聽力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字幕延緩顯示的時間要相應延長,反之亦然。
2 更有助于單詞的音、形、義記憶相結合
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單詞的識別和記憶是人們將頭腦內部提供的信息與來自感覺系統(tǒng)的外部信息聯(lián)合在一起共同產(chǎn)生的結果。依據(jù)英國心理學家Morton[20]的觀點,單詞產(chǎn)生器模型(logogen model)的流程圖是:
影視劇本來具備了單詞產(chǎn)生器模型所有的因素,既有視覺刺激,又有聽覺刺激,還有語境作用。字幕的出現(xiàn)增加了另一層視覺刺激和語境作用,加大對大腦的刺激,有利于提高記憶活動的效率。根據(jù)法國視聽說教育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僅靠聽可以記住全部信息的15%,僅靠看可以記住25%,而視聽結合可以使學生記住全部信息的64%。[21]我國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說過: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此句名言被譯成 “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在西方教育界風靡一時,也強調了see比hear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另外,字幕提供的語境更有助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單詞,因為“單詞的意思不是給定的,而是通過它所處的語境推測出來的”[22]。
3 可消除學生恐懼心理,激發(fā)興趣
聽力是一個把知覺與語言相結合的復雜的心理操作過程。聽的過程是十分迅速的,可以發(fā)生在一瞬間,而且往往無重復余地。當學生聽不懂時,容易失去信心, 產(chǎn)生焦慮,久而久之,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對自己的聽音能力信心不足,形成心理障礙,直接影響到聽的效果。
影視劇真實自然的場景,悅耳動聽的音樂、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惟妙惟肖的表演、自然入微的對話等對學生很有誘惑力。如果選用“難詞注釋選言型字幕”,學生不至于遇到難詞而“卡殼”,或者配有“延緩的難詞加注全言型字幕”,讓他們先聽聲音,后看字幕,既練習了聽力,又理解了內容,使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語),是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強化劑。有了興趣,學生會產(chǎn)生穩(wěn)定而持久的注意力,能夠最佳地接受所學的信息。
4 有利于個性化知識的構建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 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shù)膶ο骩23]。
在自主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字幕,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水平選擇相應的字幕,創(chuàng)建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氛圍。學生因此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則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多樣化的字幕還可以降低教師講解量,最大限度地加大了學生外語輸入量,使之朝有利于意義建構的方向發(fā)展。
5 對教師的挑戰(zhàn)
制作SRT格式字幕的技術是簡單的,一般教師經(jīng)過短時間培訓就能掌握,但制作的過程是非常耗時的。一部90分鐘的電影,如果有了現(xiàn)成的劇本,在一切順利情況下,光是設置時間碼需要同等的時間,核對有可能需要加倍時間了。要是沒有現(xiàn)成的劇本,教師需要自己聽后寫出,那所付出的代價更是不堪設想。現(xiàn)在仍有不少電影的字幕還是使用IDX+DUB格式,需用SubRip專業(yè)軟件進行轉換,而目前的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不是十分完善的,在轉換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差錯,需要人工修正。同樣,對字幕的難詞進行注釋耗費精力也是巨大的。電影中出現(xiàn)的俚語、流行語、粗俗語及文化韻味較濃的詞語,有時光靠詞典解決不了問題,需要查閱大量的有關資料才能弄個水落石出。
使用靈活性字幕進行聽力教學還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視頻剪輯和格式轉換技術,并熟悉暴風影音播放工具操作,如初次使用時要學會怎樣設置才能手動載入字幕,如何實現(xiàn)雙字幕播放,如何調整時間軸,如何設置字幕的字號、字體和顏色等等。
五 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聽力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同樣,一種聽力教學和訓練的方法是否科學也需要長期檢驗才能見分曉。這不光是涉及到時間的問題,還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影視材料的難度、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風格、觀看目的和注意力、心理因素等等。但就解決“聽”與“看”之間的矛盾而言,基于SRT格式的靈活性字幕,尤其是“遲發(fā)性字幕填空法”顯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鑒于靈活性字幕用于口譯、口語和快速閱讀訓練也蘊藏著較大可挖掘的潛力,筆者衷心希望有興趣的同仁參與該方面的研究,愿拙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Barker, L., Gladney K., Edwards R.,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Proportional Time Spent in Various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by College Students[J].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80, (8):101–109.
[2] 何祖佳.英語聽力教學中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實驗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 2005, (2): 56.
[3] 英語四級考試網(wǎng).08.12英語四級機考題型與新托福接近[R/OL].
[4][15][19] 戴勁.影視字幕與外語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5, (3): 18-22.
[5] Price, K. Closed captioned TV: An untapped resource [J]. MATSOL Newsletter, 1983, (12): 4-5.
[6] Vanderplank, R. The value of teletext sub-titles in language learning [J]. ELT Journal, 1988, (4): 272-281.
[7] Griffin, R., Dumestre, J. An initial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captioned television to improve the vocabular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navy sailor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1992-1993, (3): 193-206.
[8] Borras, I., Lafayette, R. Effects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subtitling on the speaking perform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French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 (4): 61-75.
[9] Huang, H.C., Eskey, D.E. The Effects of Closed-Captioned Television on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Intermediate English as a Second (ESL) Student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1999-2000, (1): 75-96.
[10] Stewart, M.A., Pertusa, I. Gains to Language Learners from Viewing Target Language Closed-Captioned Films[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4, (3): 438-447.
[11] Guillory, H.G. The Effects of Keyword Captions to Authentic French Video on Learner Comprehension[J]. CALICO Journal, 1998, (1-3): 89-108.
[12] Yoshino,S.The Effective English and Japanese Caption Presentation Timing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J].Toyo Eiwa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999, 16: 77-100.
[13] Kikuchi, T.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Use of English Captioned Materials in Japan[[EB/OL]].
[14] 汪徽.字幕對伴隨性詞匯習得的影響[J].外語電化教學, 2005, (2): 47-52.
[16] Danan, M. Captioning and Subtitling: Undervalu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J]. Meta, 2004, (1): 67.
[17]Yoshino, S., Kano, N. The Effects of the L1 and L2 Caption Presentation Timing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C]. 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0: 1209-1214.
[18] 莫京靜.英語聽力教學分析[J].國外外語教學,1999, (1): 28.
[20] Morton, J. The interaction of information in word recogni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69, (2): 166.
[21] 趙婷,張法科.影響聽力理解的一個超語言因素—可視材料[J]. 外語電化教學, 2005, (6): 51.
[22] Koolstra, G.M., Beentjes, J.W.J. Children'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Watching Subtitled Television Programs at Home[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9, (1): 51.
[23]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一)[J].學科教育, 1998, (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