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李子
哈姆雷特的問題是:活著,還是死去?而我以及我同事的問題是:今天的午餐怎么解決?
每周五天,從周一到周五,每天差不多從上午11點開始,我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經常不只是自問,而且要和同事們互相問。每當這時。我就開始懷念我的上一家公司。不為別的,只為了那里的午餐。
那家公司隸屬某國企,在東長安街上。一個小院,四幢樓,里面有無數個機構——我直到離開那里時仍未弄明白到底有多少個。國企自有國企的派頭,在那寸土寸金之間,居然專門拿出一層樓來做職工食堂,真是大手筆。午餐是自助餐。花樣不少。而且基本上天天都有變化。葷素搭配自不必說,主食也有米飯和面條供南人北人選擇。此外還有各種小點心、粥湯類以及水果。你就是再挑食,也總能找到幾款適合你。
而現在,位于CBD核心區(qū)的這家公司,自然是沒有食堂的。每到中午,大家就只能各自想辦法填各自的肚子了——這是文雅的說法,用一位前輩的話說就是,“每天中午,大家都像野狗一樣到處找食吃”。你想象一下,每天中午,在烈日或寒風里,數千人從一幢寫字樓里涌出,散入附近大街小巷各個館子的情形吧……
當然也可以選擇外賣。打個電話,讓人送盒飯上來,就在格子間里幾口扒完,還可以趴在電腦前小睡片刻。我通常五到十分鐘就能吃完一個盒飯,我同事最高紀錄是兩分鐘。盒飯是不需要細嚼慢咽的,因為越細嚼會越咽不下去。不過這也沒有什么可抱怨的——對于盒飯,我從來就沒有把它定義為食物。它只是一個能量塊,像汽油之于汽車,電能之于手機——你見過汽車、手機抱怨過汽油和電不好吃嗎?
公司里有帶飯一族,大概也分兩類吧:一類是剛參加工作的小孩兒,薪水微薄。不得不在午餐上節(jié)省。幾個包子,或是最簡單的炒餅、蓋飯。就是他們的午餐。另一類,則是比較講究生活質量的,中午帶飯居然能四菜一湯外加水果沙拉,讓人看了就眼紅。我這廂口服著能量塊,看人家在那邊有滋有味地享受美食,喉嚨深處都想伸出手來搶劫一把。后來就按捺不住。自己也置辦了野餐包、飯盒之類,欲加入帶飯族,結果沒兩天就受不了了。上班差不多要在路上耗一個小時,天天帶個飯盒擠公交換地鐵,排隊等微波爐,吃完了還得刷飯盒……這事兒,太麻煩了。
話說帶飯還有其他兇險。飯盒放進公司的冰箱,有時可能就會被拿錯——有些人甚至根本就是故意的。某日在工作群里,有一位同事大罵:“誰TMD偷吃了我放在冰箱里的雞爪子,讓他爛自己的爪子!”接著就有另一位同事說了句話,讓我們遍體生寒:“你還好啦,我剛剛發(fā)現,我飯盒里的肉被人偷吃光了,菜和米都還在……”
你知道什么是不厚道嗎?不厚道就是,有人馬上跟了句:“如果他只偷吃了一兩塊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