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平
女兒和女婿住在比利時弗拉芒的一個小鎮(zhèn)上,這里安寧靜謐,在花園式公寓和別墅群落中有幾條街道延伸而出,直通鎮(zhèn)外高速。環(huán)境優(yōu)美自不必說,令人驚訝的是,這個不見一個清掃人員的小鎮(zhèn)出奇的干凈,道路和房屋都像被整體沖洗擦拭過似的,不見丁點兒浮塵和垃圾,清涼的空氣沁人心脾。
女兒和女婿都在跨國公司做新產品研發(fā),工作很忙碌,我們來后想幫他們分擔些家務,女兒首先便告訴我們要將垃圾分類放置。在她的廚房和儲藏室里放有“一罐一桶兩箱”,是固定的垃圾“存放點”。灶臺上帶活動蓋的罐子專放蔬果皮,院里還有一個政府發(fā)的帶密封蓋的蔬果皮發(fā)酵箱,蔬果皮倒進去后會自動漚成有機肥。放在儲藏室的兩個紙盒,一個專放玻璃、紙制品,一個專放金屬、塑料制品,這些是可以回收的。剩下不能回收的,他們稱之為“綜合垃圾”,放在櫥柜里的垃圾桶里,裝滿后就倒進車庫中的大垃圾桶里。女兒說,能回收的垃圾,交時是不收費的;而“綜合垃圾”是收費的,而且費用頗高,交一次要付2.5歐元。所以能回收的垃圾大家都盡量回收,以減少“綜合垃圾”。他們家的“綜合垃圾”一般一個月才裝滿一桶,打電話請清潔站上門來拉一次。如果自己不加分類,每天都倒垃圾,那費用是很昂貴的。女兒還邊示范邊解釋說:“垃圾分類處理,對家庭來說是為了少交費,但對整個國家來說,意義就不一樣了。拿交有機肥來說,你想,家家都交有機肥,集中起來量是很大的,比利時正在逐步用有機肥取代化肥,既保護了環(huán)境,又保證農產品的安全,還降低了生產成本。因此,比利時公民都有交有機肥的義務。”
我豁然開朗——在這個小鎮(zhèn),正因為家家都對垃圾進行了精細化處理,從源頭上杜絕了垃圾的產生和流出,臟亂現(xiàn)象自然也絕跡了。
由此我們開始注意一些生活細節(jié),始覺“精細化”已融入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天早晨,當我和愛人在小鎮(zhèn)上漫步時,見家家臨街的窗戶都朝里斜開著。我很奇怪這種開窗的方式?;氐脚畠杭?見他們的窗子也可以這樣——將把手向上旋90°,窗子便可大敞;再向上旋90°,向內拉,整扇窗便可斜開30°,把手隨之鎖死。窗子推平后,把手又重新可以轉動。窗子向內斜開30°,足可以暢通空氣,外人又不可能逾窗而入,這里的外窗全都具有兩種不同的開法。另外,我們蓋的被子是女兒為我們準備的,時值秋季,這床羽絨被厚薄適度,松軟宜人,我和老伴都夸這種被子舒適好用。女兒笑著說:“這兒的被子多數都是兩層的,你們蓋的是春秋層,還有一層更薄一些,是夏天蓋的。到了冬天,兩層合在一起,就成了冬被。只需買一床被子,一年四季都有用了,收放也比較容易?!边@床羽絨被是女兒在打折時買的,花了150歐元,我和老伴都覺得這種被子很好,囑咐女兒下次回國探親時就給我們捎一床這樣的被子做禮物。
比利時從南到北分為瓦隆和弗拉芒兩個區(qū)域,原來比較落后的弗拉芒區(qū)近30年來經濟發(fā)展很快,人均收入已超過西歐平均水平。盡管經濟良好,但在社會福利方面,政府仍向低收入群體傾斜,在住房上明顯差異化。我們居住的這個小鎮(zhèn)上,停車場周邊建有一些統(tǒng)一規(guī)格的公寓房,建筑標準并不低,是一層的平頂房,門前也有小花園和車庫。女兒說,這是政府建的廉租公房,租金很低,但只有人均月收入800歐元以下的家庭才有資格申請。幾乎每座小城都有這樣的配套建筑,所以低收入家庭并不擔心住房問題,也都生活得很安寧。
比利時國家很小,總面積僅有3萬平方公里,西部臨海,有安特衛(wèi)普、布魯日、維納等城市作為風景旅游區(qū)。周末,女兒、女婿駕車帶我們去維納城游覽。在這個只有幾萬居民的小城,碼頭卻是按不同功能分置,客運、貨運、游艇、漁業(yè)碼頭各自獨立。這樣的規(guī)劃給人們帶來很大方便,像漁業(yè)碼頭,由專業(yè)捕撈發(fā)展到海產批發(fā)再發(fā)展到海鮮餐飲,構成了海產品產業(yè)鏈,游人因此紛至沓來。
現(xiàn)在,即便維納這樣的濱海小城,地價、房價也大幅上升,這是休閑度假及養(yǎng)老效應所至。房產商意欲向外突圍,但在這兒,生態(tài)環(huán)境顯然重于房產開發(fā),政府早早就對長達60公里的海濱沿線開發(fā)公布了“禁令”。當我們沿著海岸線驅車前行時,兩邊起起伏伏的叢林和草地與高速公路兩邊的田野形態(tài)迥異——如果說那邊的優(yōu)美具有人工匠心,那這邊的秋林斑斕、草莽幽深則是自然天成。女婿說,為了不使海邊的野草瘋長失控,政府特地引進了愛爾蘭野馬,這種野馬是雜食性的,各種野草都吃。這既限制了野草的生長,又增添了自然景觀。同時,野馬受到法律的保護,嚴禁捕獵。
看來,在這個國家,“精細化”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它不僅衍生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已經成為人們對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方式。正是因為具有這樣的態(tài)度,人們才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
(陳程摘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