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織
每逢提到“心病”,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心跳過快。其實,心臟跳得太慢,也是很嚴重的“心病”,甚至有引發(fā)猝死的危險。
人的心跳是由一個叫“竇房結”的地方控制的,它就像一臺發(fā)電機,按照固有的頻率發(fā)放它的電脈沖。每分鐘60-100次。因此,我們正常人的心跳是每分鐘60-100次,如果心跳的次數慢于60次?;蛘呖煊?00次,都是心律失常。其中,心跳次數低于60次,分鐘的就是緩慢性心律失常。
引起心動過緩的最常見原因是心臟的竇房結和房室結出了問題。如果出問題的地方是竇房結,相當于向全身泵血的“發(fā)電機”動力不足,于是,身體的各個臟器就會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最常見的就是大腦缺血、缺氧。至于房室結,最常見的毛病是房室傳導阻滯:上面“發(fā)電機”的運作是正常的,但是在中間站發(fā)生了阻滯,電傳導不下去,所以,心跳就慢了。
目前,檢查心跳過慢的方法主要是24小時的動態(tài)心電圖,而普通心電圖是很難發(fā)現陣發(fā)性心動過緩的。因為,普通心電圖檢查的時間太短,如果心臟在這兩三分鐘內不出問題,病人就很容易被漏診了。而動態(tài)的心電圖由于監(jiān)測時間長,有充足的時間去捕捉、發(fā)現心臟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問題。
發(fā)現了心跳過慢,該怎么辦呢?常規(guī)的治療有吃藥、打針……但實際上,對于心律失常的病人來說,藥物的效果都是有局限性的。因為,目前還沒有應用于緊急情況或者臨時挽救生命的藥物,所以,最徹底的解決辦法是為心跳過慢的病人安裝心臟起搏器,幫助他們在心跳驟停的時候恢復心跳。
很多病人一聽說要裝起搏器,便大驚失色,以為是要開胸,動大手術。實際上,起搏器的植入過程非常簡單,在鎖骨下做一個小切口,將脂肪分開以后,把起搏器的主機脈沖發(fā)生器放人,再把兩個電極放在心臟的特定位置,測試好之后,這兩個電極能夠正常工作就可以了。手術時,病人采取局麻即可,不會覺得痛苦。整個過程只要1小時左右,術后一般1周就可以出院了。
值得強調的是,有的病人以為,裝了起搏器之后就是一勞永逸;其實不然,隨訪和定期調試、檢測是很重要和必要的。建議病人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隨訪,通過一個小電腦式的探頭,放在皮膚上進行遙控,進行有關參數的調整就可以了。
(本文作者為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編輯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