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權(quán)
【設(shè)計說明】
一、這是一節(jié)為剛進入高一年級的學生設(shè)計的詩歌導(dǎo)引課,試圖體現(xiàn)“語文教育民族化”的教育理念。“詩教”,用詩來教化人,是古來的傳統(tǒng);但遺憾的是,這一傳統(tǒng)被當代語文教育所拋棄。現(xiàn)在我想把它重拾回來。這節(jié)課授完以后,還將在高一安排兩個后續(xù)的語文實踐活動:上學期舉辦一次現(xiàn)代詩歌朗誦會,下學期舉辦一次古典詩詞背誦展示會。所以,這節(jié)詩歌導(dǎo)引課是個開場,試圖讓學生從感性、理性上初步知道什么是詩,為什么要讀詩。
二、這節(jié)課不使用任何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一張嘴、一根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印有5首詩的紙,足矣。這樣的課可能更像語文課。
【教學過程】
一、導(dǎo)言:詩為何物?(使學生知遭“詩言志”)
詩為何物?作為文學之驕子的詩。它的本質(zhì)是什么?古人說:詩言志。(板書)言是表達,志是情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板書)詩是傳情的,情感是詩的生命。
二、例說“詩言志”(使學生具體感知“詩言志”)
讀王家新的《倫敦隨筆》: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在那里母語即是祖國
你沒有別的祖國。
在那里你在地獄里修剪花枝
死亡也不能使你放下剪刀。
在那里每一首詩都是最后一首
直到你從中絆倒了
那曾絆倒了老杜甫的石頭……
要求:把這首詩自由散讀一遍,一定要出聲讀。蘇聯(lián)電影《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里,五位女兵中有一個喜愛詩,在掩體后面小聲地讀詩,準尉斯瓦科夫過來問:“你在和誰說話?”女兵答:“我沒有說話,我在讀詩?!睖饰締枺骸盀槭裁匆x出聲?”女兵說:“這是詩啊,準尉同志?!迸母杏X是對的。詩是有音樂性的,詩“歌”——“歌”嘛,在有聲語言中才能完美地感受詩。
(《倫敦隨筆》表達了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詩人深切的鄉(xiāng)國之思。)
三、為什么要讀詩?(使學生從理性上體悟詩)
1詩與人生(使學生知道詩為人生平添許多真善美的光輝)
既然知道了詩為何物,那我們?yōu)槭裁匆x詩?現(xiàn)在已不是唐宋時代了,那時的中國,真是泱泱詩國,上至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男女老少都能吟詩作賦,七歲的小姑娘在送別哥哥時都能口占一絕。傳之千古:“別路云初起,離亭葉正飛。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彼未灿芯幎寄芨枇~??涩F(xiàn)在是什么時代了?知識經(jīng)濟時代了,“數(shù)字化生存”時代了,還有幾個人讀詩?讀詩的都沒有寫詩的多,誰還讀詩啊?我們有那么多的數(shù)理化習題要做。有那么多的史地生的書要背,我們連踢球甚至睡覺的時間都沒有,為什么還要讀詩?不讀詩就能死嗎?是的,在有些人看來,詩是微不足道的。的確,沒有詩,人類不至于毀滅。但有了詩,人生就平添了許多美、善、真的光輝。
詩是最富于魅力的藝術(shù)。記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盲人乞丐在街頭乞討,胸前掛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行行好吧,給我點錢?!毙腥舜掖叶^,無人施舍。這時過來一位詩人,把牌子上的文字改為:“春天來了,可是我看不見!”結(jié)果許多路人停下腳步給乞丐以施舍。由此可見詩的魅力。
現(xiàn)在讓大家讀詩,是因為你們正處于人生的詩歌時代。在我看來,人生分為五個階段:十五六歲之前,充滿天真和幻想,那是童話時代;上了高中,到大學,直到三十歲以前,基本特點是充滿激情,不用考慮柴米油鹽,只關(guān)注鮮花、云朵和社會正義,如詩如畫,色彩絢爛,這叫詩歌時代;三十到五十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娶妻生子,成家立業(yè),人生的畫卷像長篇小說一樣展開,波瀾起伏,所以叫小說時代;五十歲到七十歲,經(jīng)歷了人生的苦樂悲歡、世態(tài)炎涼,對功名利祿看得淡了,像散文一樣清新淡雅,所以叫散文時代;七十歲以后。洞察了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奧秘,可以俯視人生,進人孔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這叫哲學時代。當然,信仰宗教的人最后應(yīng)該進入宗教時代。
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人生的詩歌時代,正在經(jīng)歷詩意盎然的青春歲月,你們是天生的詩人。這段歲月如果不以詩為伴,不大量讀詩,那會成為無法彌補的巨大遺憾。當你們在數(shù)理化的包圍中疲憊不堪時,我請你們讀一點詩;當你們在網(wǎng)上和網(wǎng)友無聊地胡侃時,我請你們用那時間讀一點詩。讀詩,會成為你未來永恒的神圣記憶;讀詩,會成為照耀你生命旅程的精神之光。今天我們這堂課就叫“青春作伴好讀詩”。(板書課題)
實際上,當我們不懂詩。還處在孩提時代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得到了詩的愛撫。我的家在農(nóng)村,我現(xiàn)在依然清楚地記得,兒時晚上乘涼屋外。對著草叢中閃爍的螢火,望著天邊橫亙的銀河,爺爺教我讀杜牧的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敃r對詩的內(nèi)容不太懂,只是忙于尋覓天上的牛郎、織女星??梢哉f,當人生剛剛開始的時候,詩便把我們帶人美好的境界,讓我們擁有美麗的幻想和幻想的美麗。不僅如此,詩還引導(dǎo)我們走出無知與愚昧,引導(dǎo)我們追求崇高。請看冰心先生翻譯的一首小詩《假如你只剩下六分錢》(指讀):
朋友,
如果你口袋里只剩下六分錢,
就用三分錢給你自己買一塊面包:
用其余的錢買一把芬芳的
會使你充滿了新的希望的
水仙花。
這是馬耳他共和國的總統(tǒng)同時也是詩人安東·布蒂吉格寫的一首詩。詩中的面包和水仙花顯然有所象征,你是怎樣理解的?(一物質(zhì),一精神)那么詩人對精神和物質(zhì)追求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在只剩下六分錢的時候,仍然不放棄對美、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我完全贊同詩人的主張。物質(zhì)是基礎(chǔ),上層建筑建立在經(jīng)濟基礎(chǔ)之上。但我們不能以此就認為先追求物質(zhì)生活,物質(zhì)生活滿,足時再追求精神生活。為什么這樣不可以呢?(一則人的欲望無窮,物質(zhì)追求永遠也不會滿足;一則即便滿足了,再去尋找精神追求,已經(jīng)像走出桃花源的漁人一樣,再也尋不到精神的家園了。)為什么再也找不到精神家園了?(已經(jīng)在物質(zhì)追求中鈍化了對美的感覺)
布蒂吉格這首詩是有所借鑒的。伊斯蘭教教義《古蘭經(jīng)》里記載了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一段話:如果我有兩塊面包,我就用其中一塊換一朵水仙花。因為面包是身體的糧食,水仙花是靈魂的糧食。我想詩人是受這句話啟發(fā),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齊讀)
讀詩可以美化我們的心靈。讀詩也是使人崇高的需要。薩特說:寫作是我們凈化自身的需要。其實讀詩、寫詩也是如此。一首好詩。有時可以影響人的一生,甚至影響無數(shù)人的一生。下面請大家看美國詩人朗費羅的《人生禮贊》,這首詩自1838年發(fā)表以來,一百多年中,影響了幾代美國人。(指讀)
不要在哀傷的詩句里對我說,
人生不過是一場幻夢!——
昏睡的靈魂等于是死的,
事物的真相和外表不同。
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實在的!
它的歸宿并不是荒墳;
“你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
這話說的并不是靈魂。
我們命定的目標和道路
不是享樂,也不是受苦:
而是行動,在每個明天
都要比今天前進一步。
藝術(shù)永恒,時光飛逝,
我們的心,雖然勇敢、堅決。
仍然像悶聲的鼓,它正在
伴奏像墳?zāi)顾驮岬陌贰?/p>
在這世界的遼闊戰(zhàn)場上,
在這人生的營帳中,
莫學那聽人驅(qū)策的啞富,
要做一個戰(zhàn)斗中的英雄!
別指靠將來,不管它多迷人!
讓已逝的過去永久埋葬!
行動吧,——趁著現(xiàn)在的時光
良知在心中,上帝在頭上!
偉人的生平昭示我們:
我們能夠生活得高尚,
而當告別人世的時候,
留下腳印在時間的沙上。
也許我們有一個弟兄
航行在莊嚴的人生大海,
船只沉沒了,絕望的時候,
會看到這腳印而振作起來。
那么,讓我們起來干吧,
對任何命運抱英雄氣概;
不斷地進取,不斷地追求,
要學會勞動,學會等待。
這首詩被譽為“真正美國心臟的跳動”,是美國精神的“蒸汽機”。什么是“美國精神”?(開拓進取。一往無前,個人奮斗)這首詩是美國精神的宣言。
2詩與時代(使學生懂得詩能記錄時代)
教師范讀北島的詩《宣告》:
也許最后的時刻到了
我沒有留下遺囑
只留下筆,給我的母親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個人。
寧靜的地平線
分開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選擇天空
決不跪在地上
以顯出劊子手們的高大
好阻擋自由的風
從星星的彈孔里
將流出血紅的黎明
這首詩的副標題是“獻給遇羅克”。遇羅克是誰?你們可能不知道。但從今天起你們應(yīng)該記住這個名字。
(教師介紹遇羅克之死:兩次高考,成績名列前茅,但不予錄取,原因是家庭出身不好,是右派的兒子。想當兵保衛(wèi)祖國,但連體檢的資格都沒有。這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在“文革”開始不久寫了一篇《出身論》,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狗熊兒混蛋”的邏輯是不對的,一個人的出身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不能因為出身而剝奪一個人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就因為這篇文章,遇羅克被捕入獄,竟然被判死刑,執(zhí)行槍決,死時年僅28歲。)
在那個靠卑鄙和虛偽活著的時代,在那個荒唐至極的時代,年輕的遇羅克被殺害了。詩人北島用這首詩記錄了那個悲慘的時代。
3詩與文明(使學生懂得詩能記錄文明)
詩能記錄時代,詩也能記錄民族的歷史與文明。指讀《黑人談河流》:
我熟悉河流:
我熟悉那些像地球一樣古老的河流,
比人類血管里流的血液還要古老的河流。
我的靈魂成長得像河流一樣深沉。
我在幼發(fā)拉底河中沐浴。當朝陽還是年輕的時候。
我在剛果河畔蓋小茅屋,河水撫慰我進入夢鄉(xiāng)。
我眺望著尼羅河,在河邊建起金字塔。
我傾聽密西西比河的歌唱,當亞伯拉罕·林肯順流而下新奧爾良。
我看見它的渾濁的胸膛在夕陽中閃著金光。
我熟悉河流:
那些古老的幽冥的河流。
我的靈魂成長得像河流一樣深沉。
這是美國黑人詩人休斯的代表作。“我了解河流”,這里的“河流”可以象征文明。因為人類文明都發(fā)祥于大河流域。讀了這首詩,我們能夠知道:黑人對人類文明作出過卓越貢獻,人類幾大文明的發(fā)祥時代都留下了黑人的足跡。
正因為詩記錄了歷史與文明,所以各民族最初的文學主要是詩。雪萊說:自有人類便有詩。確實如此。古希臘最早的文學是“荷馬史詩”。古巴比倫人用削尖的蘆葦在泥板上寫下人類最早的史詩《吉爾加美什》,古埃及最早的文學是詩集《亡靈書》,古印度最早的文學是《吠陀》詩集和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古中國最早的文學是《詩經(jīng)》和《楚辭》。詩在中國幾千年來美不勝收,沒有哪個民族的人像我們的先輩那樣充滿詩意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作為他們的后代,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屪约旱纳钜渤錆M詩意呢?
四、感受詩意(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詩意)
1教師講自己感受的詩意
你們一定體驗過富有詩意的感受。因為我體驗過。我在農(nóng)村長大,大一時放假回家,一進村子,走在鄉(xiāng)間的土路上,就感到一下子回到了童年。這就是詩意?,F(xiàn)在是秋天,落葉飄飛,手里捧著一片落葉,你會感到捧著整個秋天。這就是詩意。
2學生講自己感受的詩意
五、課堂總結(jié)
讀詩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藝術(shù)化。讀詩是一種逃離方式,暫時逃離沉悶的現(xiàn)實,逃離枯燥的生活。能讀詩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們把世間最美的狀態(tài)稱為詩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稱為詩意,最美的感情稱為詩情,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語言稱為詩句。讓我們多讀詩、多背詩,嘗試寫詩,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讓我們的青春與詩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