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父母一樣,我一直為女兒早上的磨蹭而煩躁。她穿衣吃飯,做每件事都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每天去幼兒園的路上,我總是虎著臉,氣鼓鼓、急匆匆地在前面走,她則垂頭喪氣地跟在我后面,跌跌撞撞,一路小跑??
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重復。我無計可施,焦慮、憤怒和強烈的無助感,絞得我每天早上都面目可憎。
一天,女兒躲在門后,伸著腦袋對我說,“假裝我還在吃早飯,快要遲到了,你假裝真的很生氣,要發(fā)火了!”
當時,正是心情輕松的周末下午,我一開心,游戲就開始了。我假裝對著空蕩蕩的飯桌嚷嚷,假裝匆匆忙忙地理包、梳頭,“要遲到了,你快點吃啊,你又讓媽媽生氣了!”
女兒在門背后哧哧地笑。
我的“假生氣”升級了,跺著腳在屋子里來回走動,“你最好快一點,不然我自己上班,不送你了!”
我拿起上班用的提包,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同事一定奇怪,我這么早到辦公室,我會說,女兒還在吃早飯,我不管她了!”
孩子在門背后哈哈大笑。
我卻笑不出來了。女兒發(fā)明了一個游戲,為我發(fā)明的,她想讓我知道,上幼兒園前的“清晨大戰(zhàn)”也可以轉換為愉快的親子游戲,也可以是很有趣的。
女兒發(fā)明了“假裝生氣”的游戲,是為了提醒我不要“真的”生氣。孩子的游戲提醒了我,媽媽的大喊大叫,孩子其實是很往心里去的,也成了她的一樁心事。我為什么不選擇不催不趕、不火不惱,能發(fā)揮孩子主動性的方式?
立即行動。我?guī)畠荷辖?買來她自己挑選的小鬧鐘,教會她自己調(diào)時間,把鬧鐘放在她的床頭,說好從此由小鬧鐘喊她起床。
從此以后,早上的忙碌,逐步朝著大家都愉快的方向發(fā)展。
有人說,游戲能帶領父母進入孩子的天地,使父母和孩子的關系變得親密、合作、理解、融洽。嗯,我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