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璇
ふ要:本文通過四個方面(心材腐朽、邊材腐朽、漏節(jié)、凍裂腐朽)的論述就木材腐朽對造材質量有很大影響,因此,了解木材腐朽的規(guī)律,對提高造材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心材腐朽、邊材腐朽、漏節(jié)、凍裂腐朽
1、心材腐朽
根部內部腐朽是常見的一種缺陷,對木材質量的危害比較嚴重,只有掌握內部腐朽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的規(guī)律,才能做好量材設計工作。不同樹種的耐腐力不同,腐朽菌的種類及侵蝕的時間長短不同,導致不同樹種腐朽蔓延程度不同。因此,識別內腐程度,必須用觀察樹干外形變化的方法去簽別腐朽程度,也可從腐朽類型、開頭顏色等方面進行觀察。
中部腐朽,是腐朽從枯枝或外傷處侵入,使樹干內部發(fā)生腐朽。樹種不同,腐朽發(fā)展蔓延的程度也不同。一般闊葉比針葉樹輕,易截住。中部腐朽向上蔓延較短,向下蔓延較長,時間較長的可一直蔓延到根部。
梢部腐朽,是樹干頂端菌侵入而產生的一種后期腐朽。侵蝕時間較短,腐朽面積較大,但深度較淺,有的下方又生長活枝,因此,最易截住。
2、邊材腐朽
原條根部外腐、樹皮脫落的樹干外腐,從表面上較易觀察,量材設計時,只要讓過腐朽即可。有的外腐樹皮并不脫落,不易觀察,但材質早已腐朽。這樣的外腐部分形成層已經壞死,失去分生能力;示發(fā)生腐朽部分形成層繼續(xù)分生,形成單面枯死,改變了原來的正常圓形,變得扁平。
有的樹干外腐,形成大兜狀凹陷,樹皮緊緊貼住木質或者形成條狀深溝。這種缺陷多表現在小曲柳樹干中上部位,樹皮顏色發(fā)黑干枯,失去正常光澤。這個部位腐朽嚴重,幾乎沒有優(yōu)良部分存在。
色木翻花狀外腐,俗稱“翻花節(jié)”,是色木常見的一種外腐,多發(fā)生在樹干中上部。由于侵蝕的時間長短不同,形成腐朽面積大小、深淺也就不同。時差較短面積較小,腐朽程度也輕;時間較長面積較大,塊數較多,凹進較深,上下蔓延,腐朽程度嚴重。
貯存的原條、原木經過夏季也能形成邊腐。邊腐輕重程度和樹種有關,耐腐力較強的樹種有黃蘿、核桃楸、水曲柳、柞木等,邊材部分出現面積較小、極薄一層腐朽;耐腐力較弱的樹種有色木、白牛子、樺木較嚴重。
3、漏節(jié)
漏節(jié)是腐朽菌從枯枝、外傷處侵入木質內部,引起木質內部腐朽而形成的。因此,識別漏節(jié)必須從節(jié)子腐朽類型結合樹種判斷。一般凹入較重,突出較輕,如針葉樹種紅松,節(jié)子上生有子實體,用工具砍開后出現紅褐色粉末;闊葉樹山楊節(jié)子邊緣出現黃褐色粉末,肯定是漏節(jié)。我葉樹的紅松在漏節(jié)初期侵入木質較淺,上下蔓延也短,后期就變成“瞎牛眼色”(里淌油)狀,此種漏節(jié)一連就是幾個,內部木質全部腐朽。
4、凍裂腐朽
東北林區(qū)冬季寒冷,有些材質較硬、較脆的樹種,中下部位易發(fā)生凍裂。腐朽菌從裂口處侵入,經過數年形成凍裂腐朽,而且由于隨風搖動,樹干開裂逐漸嚴重,腐朽更為加劇。常見的樹種有色木、白牛子、千金榆等。從外觀上看,凍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腐朽伴隨著幾條較長的凍裂縫,有裂縫就存在腐朽;另一種是樹干上出現許許多多突起小裂縫,使樹干變得粗糙,樹皮顯得干枯,這段木質全部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