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源
我不知道相隔多長的時間多遠(yuǎn)的距離才能構(gòu)成一種思念,這或許是一個難題。其實,時間和距離是一個既具體又模糊的東西,而思念總是在無形中顯影,無聲中叩擊酸澀或者疼痛的心。
女兒上大學(xué)了,帶著嶄新的行李箱和她十七歲的青春。那天,女兒一路上不時地唱著阿杜的歌,好像是去她任意一個親戚的家。我和她媽把她送到學(xué)校便準(zhǔn)備趕回程。還好,學(xué)校離家不足兩百公里,坐車兩個小時就能解決問題。她媽也是的,離開的時候,透過窗戶偷偷看到女兒在寢室的上鋪跪著哼哼唧唧地整理著被褥,眼淚就蠢蠢欲動。“別那個了!”我不想看到她掉眼淚進(jìn)而影響到別人。我想,盡管此次離別是“劃時代”的,可又算得了什么呢?純屬家庭小事嘛!女兒遠(yuǎn)遠(yuǎn)地沖我們一笑,拉長了聲音:“快走吧!”千鈞一發(fā),她媽的眼淚還是掉了下來。
剛剛告別女兒,思念就上了路。
女兒不算是很聽話的那種。大約從上初二開始,她就愛自作主張地干一些事兒。主要表現(xiàn)是:與同學(xué)關(guān)系密,唱流行歌曲。主要問題是:平時考試感覺“可以”,分?jǐn)?shù)下來不如人意。她媽就急。一急就翻老底,一急就下“雷陣雨”。
到了高三。女兒更愛唱流行歌曲。每天早晨刷牙洗臉的時候,她就開始唱,見縫插針地唱,全神貫注地唱,唱得如泣如訴,唱得如癡如醉。那曲子多是我不熟悉的,也不知她是從哪兒學(xué)來的。她媽就犯嘀咕,平時心思都用到哪兒去了?難怪成績上不去!我忍不住大聲問:
“這是誰唱的歌?”
“阿杜啊——”
“阿杜是誰?”我心里想問,話到嘴邊又噎住了。我也算是懂一點音樂的,怎么就不知道阿杜是誰呢?當(dāng)然,這樣的時候,我是絕不和她討論什么音樂問題的。
她媽就一個勁地嘮叨。直到臨近高考的前幾天,她依然為她媽提供訓(xùn)斥她的機(jī)會。那天晚上,班主任打來電話,問她怎么沒去上晚自習(xí)。她媽一聽。頭都要炸了:“吃了晚飯她就去了的呀……”去是去了的,原來是去了聽歌。老師有話:“這個孩子,腦袋瓜子很靈活,就是不肯用功?,F(xiàn)在不是批評她的時候了,就看她高考的發(fā)揮了……”聽了老師的話,她媽幾乎是嘮叨了一個晚上。女兒對媽的嘮叨有了“抗藥性”,第二天早晨起床,她照例哼她的“熱淚燒傷的錯覺”。
好在高考平穩(wěn)過渡,最后一場考試出來,我問她感覺如何,她一本正經(jīng)地說:
“應(yīng)該可以?!?/p>
她把她平時愛說的“可以”修飾了一下。
我有些拿不準(zhǔn),就進(jìn)一步套她的口氣:“這次不行,明年再來?!?/p>
她笑了笑,似乎底氣十足: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我心中竊喜,說了句半酸半甜的話:
“也許是超常發(fā)揮撞上了最關(guān)鍵的一次?!?/p>
她沒有跟我較真,蹬上自行車,嘴里哼著阿杜的《堅持到底》。
女兒上了大學(xué),她媽的嘮叨銳減。誰知才過幾天,她又有了新的“思想工作”,那就是一聽到街上放阿杜的歌,就想女兒。不知怎的,她對阿杜的歌有了超乎尋常的敏感。耳濡目染,真有奇跡出現(xiàn)。漸漸,我也對阿杜的歌產(chǎn)生了興趣,那略帶嘶啞的嗓音夾雜著淡淡的憂傷,打開來一片回憶的天空,能不讓人沉靜?能不讓人思念?
有一天,在一家酒店與朋友晚餐。突然,餐廳里響起了阿杜的歌。不知是驚喜,還是孤獨,頃刻驅(qū)散了我滿身的疲憊。循著歌聲,我一下子找到了女兒唱歌時的神態(tài)。怎么回事?這是我往日不曾用心或者即使用心也觀察不到的景象。是距離,是離別,是歌聲里的滄桑?我與女兒相隔得越來越遠(yuǎn),遠(yuǎn)方的她是否又在唱阿杜的歌?可阿杜離我這樣近,這樣近。一首又一首,阿杜似乎在向我講述一段彌足珍貴又被我忽略的往事。歌聲回放著細(xì)節(jié)的真實,歌聲記載下瞬間的珍貴。我終于對女兒唱歌時的感情投入有了一種大徹大悟的理解。
我把這段經(jīng)歷講給她媽聽,她媽說:“我懂?!彼龐屖堑湫偷牡蹲幼彀投垢?,女兒在家時,恨不得把她轟出去;女兒離開了,卻又今天饑飽明天衣的惦記著,擔(dān)心她被子會不會洗呀,會不會套呀,恨不得把學(xué)校搬到家里。思念,多少帶點自私的色彩,但它無疑能使這個世界生動起來。誰都希望好男兒志在四方,可一旦夢想成真又牽腸掛肚。這就是叫人又懂又不懂的天下父母心。
事情就這么怪,女兒一離開家,像變了個人似的,懂事多了。十八歲生日那天,我發(fā)了個短信息給她,祝她生日快樂學(xué)習(xí)進(jìn)步。她很快就回了過來:“我會努力的!過了今天我就過了十八歲,我想我會更成熟的。也愿大家幸福快樂!”我把短信息給妻看,妻笑了,笑得酸酸的。甜甜的,熱淚盈眶的。
仔細(xì)一想,這不過是兒女情長。離別變成思念,思念變成慰藉,缺點變成優(yōu)點,矛盾并且幸福著,這樣,親情就有了質(zhì)感,家就有了淳濃如酒的內(nèi)涵?;仡^再聽阿杜的歌,酸甜苦辣樣樣有。而事實上,豈止是阿杜的歌,多少熟悉的歌聲。每每讓我們在傾聽中踏上思念的旅途。
我買了幾盤阿杜的碟子,時常在清晨或者傍晚打開VCD。她媽習(xí)慣于一邊忙家務(wù)一邊享受音樂生活。而我習(xí)慣于不看畫面,倚在沙發(fā)上,閉上眼睛,安安靜靜地聽?!啊廊挥浀脧哪阊壑谢涞臏I傷心欲絕,混亂中有種熱淚燒傷的錯覺,黃昏的地平線,割斷幸福喜悅……”歌聲縹縹緲緲,若有若無,像云朵,像晨星,像細(xì)雨,像尋覓于阡陌或者籬舍的蝴蝶……從歌聲中出發(fā),我找到了最直接最具體的思念的方式,不僅僅是因為女兒。
歌聲,思念,就像是兩只行囊,伴我行走在純粹而永恒的歲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