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見證是一種經(jīng)歷,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在生命歷程中,我們見證了人生的悲喜、社會的變遷;在歷史長河中,許多人或事物又成為歷史的見證。
請以“見證”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詩歌處,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我是一個史官,我記錄歷史,盡管史書上并沒有我的名字。
又是一季梅雨,記不清有多久沒有見到太陽了。
夫人為我整理泛著霉腥的朝服,低聲問道:“皇上還是沒上朝嗎?”我抬頭望望天,沒有回答。朝野之間,唯有史官不能言語,亦不能宣泄個人感情。用筆墨不動聲色的記錄下這些蒼白的歷史,是我的職責(zé)。
宮殿前依然站滿了焦灼的大臣,他們手中都捧著大把的奏折,等著面奏皇上。
我洗凈手,將毛筆蘸飽墨汁,小心地鋪平紙張,偌大的紙上只留下短短一行正楷:圣上未朝。
我把毛筆輕輕擱放在硯臺上,看混沌的墨在硯臺上緩緩地洇出山水,那里,是另一個世界?;秀敝?有琴音傳來,隔著煙霧,帶著水汽,似有似無。是誰的雙手在撥動纖細(xì)的琴弦?似乎讓雨絲也跟著游走。我的心向往著那個世界,臉卻朝向朝堂,保持端莊的麻木。
琴聲斷了,語音消散在雨聲里?;剞D(zhuǎn)身,我用自由的行書寫下:
涔涔雨,煙霧幻生,空琴系著誰情?
泫然淚,無聲猶喚,閑墨難堪我心。
不覺已是淚流滿面,似乎又憶起多年前的梅雨季,一曲琴罷,鎖定我和夫人的今生來世;一紙皇榜,也劃定我一生的軌跡。從此,開始做一個卑微的史官,放棄了詩情畫意,拋棄了浪漫才情,用筆墨去見證歷史,用青春去約會枯燥。
并不出人意料,鄰國發(fā)動了蓄謀已久的戰(zhàn)爭。圣上派出的軍隊皆慘敗而歸,敵人越逼越近,而我的史書卻依舊慘淡,直到有一天,皇上準(zhǔn)備逃離,于是成片的“敗”字戛然而止。
站在城門前與夫人離別,夫人含著淡淡的微笑,我知道,在她淡定的神情下,一顆心在緩緩撕裂。看著夫人,我多么想扔掉筆墨,走出皇宮,去過閑云野鶴的生活??墒?史官的職責(zé)告訴我,我或許應(yīng)該是這個國家最后死去的那個人,我要用生命和文字,見證一個朝代的興衰。
我跟著皇上踏上了顛沛流離的逃亡之路,耗盡自己來記錄歷史的軌跡,即使無法改變些什么。見證,是一種痛苦的過程,親眼看見自己的國家走向衰亡,卻只能用一種置身世外的話語書寫過程。
終于,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里,我似乎是在恍惚中,又聽見夫人低婉的歌聲:
簌簌葉,暮秋冥留,滄路指向哪邊?
憔悴顏,殘妝舊紗,淺笑怎載相思。
于是,我恭肅地寫完生命里最后一個字,迎對敵國士兵刺來的利劍。
曹春梅點(diǎn)評:這篇文章的視角無疑是眾多考生中非常獨(dú)特的一個。作者將一個朝代的更替濃縮在800字的文章里,通過故事新編的形式在歷史的縫隙里插針,經(jīng)營出一片新天地。除了史官對國家的忠誠,對使命的忠誠,作者道出了在大的歷史變革中個人的渺小和身不由己。甚至夫妻分別的慘痛,挽狂瀾于一臂的力不從心。這樣寫,文章中符號化的史官就有了人的血肉,文章敘事主體變得豐滿。中間兩行詩句的插入很好的顯示了作者的文化修養(yǎng),見證了濃厚的文史底蘊(y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