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
這時的伊蓮娜,又一次對自己產(chǎn)生了懷疑?!霸谫慄c一分時,我應該更冒險一些。”但你不得不無奈地承認:生活就是這樣真實,不是嗎?錯過的不但不會再回來,還會在未來一次次提醒你,刺痛你。
原始的動力
男人們愛慕她不食人間煙火的純凈氣質(zhì),女人們欣賞她遠離是是非非的淡泊態(tài)度,網(wǎng)球教練們認為她那雙強壯而有力的雙腿可以毫不費力地覆蓋整片球場,評論家們則建議她聘請一位可以克服其在關(guān)鍵分時過度緊張的心理醫(yī)生。那么她自己呢?在面臨媒體的狂轟亂炸時,德門蒂耶娃總是處亂不驚。
“你是否曾經(jīng)想過怎樣讓自己在球場上看起來更時尚?你會參與設計比賽服裝嗎?”
“我信任Yonex?!?/p>
“談談你的男朋友吧,聽說他是一位帥氣的冰球運動員?你們考慮過什么時候結(jié)婚嗎?”
“噢,很抱歉,關(guān)于我的感情生活無可奉告?!?/p>
伊蓮娜拋出這些句子的時候,表情輕盈自然一如往常。心情不差的時候,她一定還會帶著溫潤的俄羅斯式微笑,然而她的語氣卻總是輕描淡寫得讓人看不清也摸不透。毫無疑問,能夠成為網(wǎng)球圈內(nèi)有口皆碑的好女孩,她的智商與情商毋庸置疑;但看起來,她不親近也不渴望攪合這種“塞蕾娜式”的問題,更愿意將答案保留在心中。
這就是德門蒂耶娃的為人處事之道,也是她多年以來保持昂揚斗志的成功秘訣。她既不追求成為鎂光燈追逐的焦點,也不會為了出盡風頭而張牙舞爪。她還是把自己想象成那個謙卑的七歲小女孩——被冷冷地拒絕在莫斯科迪納摩和中央紅軍俱樂部門外的瘦小姑娘。從那時候起,網(wǎng)球生活的最原始、最純真的驅(qū)動力就深深地扎根在伊蓮娜的心中:她只想打球,把對手擊打過來的每一分都狠狠地掃回去,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堅持的力量
我們常常問自己為什么要學會堅持,但伊蓮娜不會。
1981年10月15日,德門蒂耶娃出生在莫斯科的一戶中產(chǎn)階級之家,父親是一名電氣工程師,母親則是位教師。在前蘇聯(lián),這樣的家境可算小康,但也有拮據(jù)的時候。幸運的是,父母都是網(wǎng)球愛好者,并且不惜花費不菲培養(yǎng)他們的小女兒也拿起球拍走上球場。
但你想象不到,如今身體條件均衡的伊蓮哪,在小時候看起來是那么的弱不禁風,讓陌生人看了都忍不住想勸她多吃一點。好在,她始終擁有對這顆黃綠色小球最熾熱的激情。這股勁頭激勵著她打敗比自己年長、比自己高大強壯的俄羅斯女孩兒,也感動了莫斯科斯巴達克俱樂部的網(wǎng)球教練伊斯蘭諾娃。伊斯蘭諾娃不是別人,正是如今名滿天下的薩芬、薩芬娜兄妹的母親。那時,她已經(jīng)是俄羅斯頗有知名度的青少年網(wǎng)球教練。終于等到機會的伊蓮娜像是決堤的湖水一樣,在莫斯科的近郊以近乎瘋狂的熱情展開了訓練日程。當她成功立足職業(yè)網(wǎng)壇之后,伊斯蘭諾娃曾經(jīng)回憶道,“她(伊蓮娜)絕對是那時候最刻苦的幾位姑娘之,我非常喜歡她。”
生活并不會主動告訴我們前行的方向,但無論你從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出發(fā),只要足夠有耐心、有勇氣,都能最終達到理想的羅馬城。兒時的經(jīng)歷使得伊蓮娜感受到堅持的神奇力量,她相信這種力量會幫助她取得成功。那么什么是成功呢?
收獲的季節(jié)
對于莫斯科街頭的小販來說,成功就是每天賣出去1 00件普京和布什搭肩的人形玩偶;對于渴望寒窗苦讀的學子來說,成功就是終于跨進理想中的莫斯科國立大學;對于職業(yè)網(wǎng)球選手而言,成功就是登上世界第一,以及摘得大滿貫皇冠。
這就是不加修飾的生活表面,充滿了殘酷的具象,讓人不由得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疤煜挛跷踅詾槔麃?,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以致于人們常常忘記撕開這層痛苦的皮肉,尋找生活更真實而純粹的意義。
德門蒂耶娃也曾深陷這樣的痛苦之中,當你回想起她職業(yè)生涯曾經(jīng)有過的絢爛開局,你當然也能體諒她的心境。
2000年,伊蓮娜以非種子身份打進美網(wǎng)半決賽,激戰(zhàn)2盤負于名將達文波特。要知道,那時候她才18歲,一路上擊敗了兩位世界前十。那個夢幻的盛夏并沒有就此終結(jié),周之后她又連勝五場打進悉尼奧運會女單決賽,這一次,阻擋她奪冠的人是大威廉姆斯。
但是你在去年北京奧運會時看到的那個伊蓮娜呢,與八年前一樣,她仍然勇敢地站在底線擊球。只不過這一次,她頂住勢頭強勁的新秀薩芬娜的一次次攻擊,并在落后盤的情況力挽狂瀾上演大逆轉(zhuǎn)。她激動地雙膝跪地,兩手緊緊地撐開,嘴里發(fā)出一貫響亮的尖叫聲。她一直堅持的信念終于得到了最實際的回報,哦,不,她賺得的職業(yè)生涯獎金已經(jīng)超過了千萬美金,但是這哪里能比得上一枚奧運會金牌珍貴呢?
那一瞬間,伊蓮娜終于在一大串的鑰匙中挑中了通往勝利之門的那一把。雖然決賽對手薩芬娜同樣以心理薄弱著稱,但你不能否認這塊金牌的價值,因為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她擊敗的正是宿敵——威廉姆斯姐妹中的塞蕾娜。
這場勝利使得伊蓮娜在絕望中肯定了自己的價值。2007年一次莫名其妙地肋骨斷裂亮響了不再年輕的警示燈,她明白自己擁有的機會正在快速減少。
艱苦的征程
果然,奧運奪金之后,稍作停歇,伊蓮娜在新賽季里充滿了非凡的戰(zhàn)斗力。在悉尼,她再次以強悍的攻擊力使得塞蕾娜毫無還手之力,造就了對小威的三連勝。但就在大家對她再次抱有期望之時,她又一次在大滿貫上栽了跟頭。2004年鬼使神差地兩次在大滿貫決賽中脆敗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所以我們不難想象,在2009年溫布爾登的中央球場,面對那一個寶貴的賽點時,伊蓮娜心頭浮現(xiàn)起了怎樣的畫面。
英倫明媚的陽光下,德門蒂耶娃有了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小威廉姆斯在這場女單半決賽的決勝盤中以4-5,30-40落后。而此時,賽點一分,小威奔向外角的一發(fā)已經(jīng)出界,二發(fā)也比以往更綿軟。
伊蓮娜一定想讓自己更堅決,但實際上她看上去緊張極了,前兩個小時中所散發(fā)出來的自信漸漸被緊閉的雙唇和深鎖的眉頭吞噬。當這一記二發(fā)像慢鏡頭般一寸一寸跳向她反手位的時候,她的腦海中瞬間涌起了千萬種情緒,讓她來不及梳理卻又強烈地感到迫在眉睫,最終,她選擇了種最保守的方式將球擋了回去。塞蕾娜絕少錯過這種半場的正手擊球,一記穩(wěn)健的大斜線之后,她更是以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沖向了網(wǎng)前。留給伊蓮娜的時間更緊迫了,她的思維卻無法控制地更加混亂起來,慌亂中,她下意識地擋回去一拍正手,再擋回去拍反手,沒有速度,也沒有角度。一切小威都盡收眼底,雖然最終的得分球以擦網(wǎng)的形式結(jié)束,但沒人認為她僥幸獲勝。
這時的伊蓮娜,又一次對自己產(chǎn)生了懷疑。“在賽點一分時,我應該更冒險一些。”但你不得不無奈地承認:生活就是這樣真實,不是嗎?錯過的不但不會再回來,還會在未來一次次提醒你,刺痛你。
所幸,德門蒂耶娃還保有那個最原始而純真的夢境?!坝幸惶?,我終究會捧起大滿貫獎杯,這不會是我最后的機會。”還能說什么呢?她已經(jīng)勇敢地再次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