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奇峰
地理教學內容時空廣遠,絕大多數無法直接觀察,有些甚至連間接觀察都難以進行。因此,超越時空的想象能力對地理教學十分必要。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毕胂竽芰Φ奶岣呤谷祟惪梢詰{借有限的地理知識去認識無限的地理時空。
一、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的重要作用
空間想象能力是地理學習的主要智能之一,它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為再造想象能力——即憑借圖像或文字描述,通過形象思維在頭腦中形成未觀察過或親歷過的地理事象的表象;較高層次為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而再造想象能力是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的基礎,是理解和掌握地理空間知識、開展地理空間思維必不可少的條件,沒有再造想象能力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地理空間學習能力。
地理教學中許多地理事物具有空間結構,并借此進行空間運動,如宇宙的空間結構、日地月三者的空間相對運動等要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就需要借助想象來完成。而憑借地理圖像或文字描述,通過形象思維再造空間立體結構和空間動態(tài)情景的表象就顯得特別重要。
1、地理空間結構的再造想象是掌握地理空間規(guī)律的必要基礎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每當涉及到要學生發(fā)揮空間想象力去學習、理解或掌握某一地理知識時,如運用太陽光照圖來計算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區(qū)時;運用等高線圖來判斷潛水的流向;運用地形圖來說明某一高大山脈東西兩側氣候、自然帶的差異……學生的出錯率總是很高,導致這些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對地理事物空間結構不能很好地進行再造想象。如果不能對地理空間結構進行再造想象,那么對由地理空間結構、地理空間布局等組成的地理空間規(guī)律進行理解和掌握將變得無法進行。因此,可以說地理空間結構的再造想象是掌握地理空間規(guī)律的必要基礎。許多學生也正是因為地理空間結構的再造想象力較差,學習地理就很吃力。
2、地理空間動態(tài)的再造想象是進行地理空間思維的必要前提
現實生活中地理事物千差萬別、復雜多樣,由這些地理事物組成的空間就必然紛繁復雜、多種多樣,其中許多地理事物的空間是學生沒有親自觀察、經歷過或根本無法親自去觀察、經歷的,同時,這些地理空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不斷發(fā)展變化之中。因此,學生對于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地理空間無法準確把握,地理空間思維就不能準確地在頭腦中進行。如要對太陽系中太陽與八大行星的空間位置和相互關系進行思維,就需要對太陽系進行地理空間動態(tài)的再造想象,如果離開了對太陽系各星體進行地理空間動態(tài)的再造想象,要開展地理空間思維就沒有了想象的前提條件。因此,可以說地理空間動態(tài)的再造想象是進行地理空間思維的必要前提。
二、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1、提供地理空間再造想象的示范
(1)提供地理空間的表象及圖文描述。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幻燈、錄像、攝影圖片等形象信息的手段,經常性地展示大千世界多種多樣的空間表象,以豐富學生頭腦中地理事物空間表象的積累。當然,應事先提供對地理事物空間表象加以說明的素材,如地圖、說明資料、示意圖、統計數據等。
(2)樹立地理空間再造想象的榜樣。課堂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介紹魏格納、莫霍、古登堡等著名學者在提出科學假說過程中是如何開展再造想象的案例,以鼓勵學生大膽發(fā)揮想象力,努力培養(yǎng)想象意識,形成再造想象的良好習慣。良好的習慣會讓學生受益終生,對于學習是很好的催化劑。
(3)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示范地理空間再造想象的過程。隨著多媒體計算機在教學中運用,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顯得更有優(yōu)勢。在沒有引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之前,通過形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大多只能借助靜態(tài)的圖像和文字描述來進行,而在引入了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后,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就不單單停留在原來的層面上了,計算機能讓形象思維獲得更大更廣闊的延伸空間,從而使培養(yǎng)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變得更為容易而有效。如可以通過網絡下載“宇宙空間視頻”的資料、“宇宙與人”的影像資料并在課堂上播放,那么學生就能比較容易再造出宇宙空間的場景。
2、憑借表達方式培養(yǎng)空間再造想象能力
(1)訓練憑借地理圖像進行地理空間再造想象的能力。地圖是培養(yǎng)想象能力的理想工具,是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的最重要媒介。憑借地圖上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相互之間的聯系,可以大概想象出地理事物的空間表象。如要在頭腦中想象出世界海陸分布及其位置關系的空間表象就必須先利用“世界地形圖”來加強記憶,然后才可能產生對世界海陸分布及其位置關系的再造想象。此外,還可以借助其它的地理圖像來進行再造想象。如要在頭腦中“再造”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空間表象,就可以直接利用課本和地圖冊中“太陽系模式圖”來進行。離開了這些具體的圖而憑空“再造”出地理事物的空間表象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訓練憑借文字描述進行地理空間再造想象的能力。精確到位的文字描述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事物空間表象再造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學實踐中,可能遇到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圖來說明某些地理事物空間表象的情況,那么精確到位的文字描述就顯得十分重要。如地球的形狀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可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經常發(fā)現學生把地球想象成一個橢圓,顯然這是錯誤的。如何糾正這個錯誤呢?這時應該利用地球儀來說明,告訴學生地球是一個球體而不是一個圓,是一種球體的立體空間結構而不是圓形的平面結構。此外,還應該強調在地球儀上看不出來的以下兩點空間特征:一是地球的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了21千米,所以“兩極稍扁赤道略鼓”,而不是象地球儀看起來的那樣是一個正球體;二是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的分布是沒有規(guī)則的,同時陸地表面上各種高低起伏不平的地形分布也是沒有規(guī)則的,而不是象地球儀表面摸起來那樣光滑。經過這樣一番準確到位的文字描述,才可能把“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說明透徹,學生才可能對地球的空間表象進行正確的再造想象。
3、通過教學階段提高空間再造想象能力
(1)通過學生自主想象提高空間再造想象自覺性。教學中適當地留一點余地讓學生自己去發(fā)揮想象是簡單而有效的教學途徑,如在“地球的運動”一節(jié)中,需要學生想象北極星附近星辰的運動軌跡,可以先通過文字描述引導學生自己想象,然后對照課本的插圖看看想象的效果;又如,在“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中,讓學生憑借全球板塊分布圖,想象出全球火山地震帶分布的情況,然后對照課本中全球火山地震帶分布圖加以檢驗。不斷通過這樣有目的的訓練,地理學習中的想象很容易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2)通過“無圖考圖”形式評估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學生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在平時地理的學習和考試中運用是很常見的事,那么學生對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把握的程度如何是憑借什么進行衡量的呢?通過“無圖考圖”的形式進行評估應該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盁o圖考圖”是地理學科特有的考試形式,是指考試中不提供圖但要求學生憑借頭腦中的圖進行解題。有些地理考題雖然不提供地理空間的地圖或圖形,但要求學生在頭腦中再造出一定的地理空間表象并憑此表象解答出有關的地理題目。
如跨經度最多,跨緯度也較多的我國省級行政區(qū)是()A、新疆B、云南C、內蒙古D、西藏顯然這是一道無圖考圖題,主要考查學生熟悉中國政區(qū)圖的程度以及能否在頭腦中建立起中國各省區(qū)空間輪廓表象的能力。此題要求對中國政區(qū)圖相當熟悉,即使沒有提供中國政區(qū)圖也要求學生能“再造”出選項答案中四個省區(qū)的經緯度范圍,此題答案為C。
又如,下列城市中,6月22日白晝最長的是()A、沈陽B、西安C、拉薩D、??凇_@道無圖考圖題要求學生在頭腦中產生一幅中國政區(qū)圖表象,并對比選項中四個城市的緯度高低,然后結合6月22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全球各地白晝長短的分布規(guī)律,得出本題答案是A。
在地理學習中要求學生在沒有直接面對地圖或圖形時能運用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無圖考圖”成為評估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成為培養(yǎng)地理空間再造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