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敬
[摘要] D·H·勞倫斯一向都是女權主義攻擊的目標,特別指出他的大男子主義意識,本文通過對勞的代表作《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中女主人公康妮和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簡-愛》中具有突出女性意識的代表簡·愛進行對比,認為康妮是勞倫斯女性意識的產物,特別是指出了女性性權利的回歸,因此她是對簡·愛的女性獨立意識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關鍵詞] 大男子主義意識;女性意識;性權力
D·H·勞倫斯應該是現(xiàn)代主義作家中最有爭議的人物。其著名的作品《查特萊夫人的情人》則因公然違背了時代風氣而遭禁數年,不少女權主義者認為其中的女主人公康妮是男性意識的產物,是陽具崇拜者,因此罵勞倫斯是“瘋子、頹廢者或色情小說家”?!逗啞邸肥怯?9世紀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特別是其中的女主人公簡·愛更是無數女性讀者的偶像,她也被認為是具有女性意識的代表。我認為,康妮是勞倫斯女性意識的反映,是對簡·愛女性意識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一、對勞倫斯的主要負面評價
最先對勞倫斯提出尖銳的批評的要數西蒙娜·德·波伏娃,她在《第二性》一書中指出了勞的“phallus崇拜”的傾向和“陽具驕傲”;美國女權主義者凱特·米利特聲稱“雖然勞倫斯一再聲稱他崇高而必須完成的使命是將性行為從有悖人性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是將描寫這種禁錮的小說中的色情的、假正經的委婉語清除掉,但他實際上完全成了另一種事業(yè)——‘陰莖意識——的狂熱鼓吹者?!?/p>
二、康妮是簡·愛女性意識的延續(xù)
1.兩者都是受過教育的知識女性
簡·愛開始被寄養(yǎng)在舅舅家,后來進入洛伍德慈善學校進行學習,雖然內部的管理充滿黑暗,但也讓她受到了一些正規(guī)的學習和訓練,毫無疑問這為后來她去當羅切斯特女兒的家庭教師以及對自身女性意識的喚醒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在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中,也磨煉了簡·愛的意志,激發(fā)了她對不平等的反抗。
同樣。康妮的父親馬爾科姆·里德爵士是皇家藝術學會會員,母親在前拉斐爾派頗為盛行的年代是一位飽學的費邊社成員,在藝術家圈子和有修養(yǎng)的社會主義者們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康妮和姐姐希爾達得到了一種堪稱為非傳統(tǒng)的美學教育。兩個姑娘小小年紀,就已經對藝術,對理想主義政治,待之若素。姐妹倆被送到德國德累斯頓,主要學習音樂,在那個開放的世界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兩人在十八歲時就初嘗愛情甘露,后來把自己的身體給了自己的愛人?!?/p>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教育在促進了兩位女性的覺醒方面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教育使女性逐步脫離了蒙昧的狀態(tài),有了自己維權的可能性。因此,女性受教育的權利不容忽視。
2.兩者都是反抗壓迫的代表
簡·愛從小失去父母,被寄養(yǎng)在舅舅家,受到了舅媽和里德的虐待。她的舅媽里德太太虐待她,在那個冰冷的家里,簡·愛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只能不斷地遭受欺辱。在被送到洛伍德學校前,她曾理直氣壯毫不客氣地對她的舅媽說:“我是不騙人的,如果我騙人,我就會說我是愛你的,可是我聲明我不愛你,除了里德,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你”“要是有人問我是不是喜歡你,你待我怎么樣,我會說一想到你就讓我惡心,你對我殘酷到了可恥的地步?!焙髞硭凰瓦M了洛伍德學校,那里管理黑暗,學校負責人布洛克赫斯特在同學面前中傷她,稱她是一個壞孩子、撒謊者。別看布洛克赫斯特要求別人恪守清規(guī)戒律,自己其實是一個道貌岸然、虛榮冷酷的偽君子。簡·愛和她的同伴們在此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她勇于反抗,并為自己的朋友打抱不平。當她的好朋友海倫受到不公正的責難和體罰時,簡·愛對此義憤填膺,說道“要是換了我,我會討厭她,反抗她,她用那樹條打我,我會從她手里奪過來,當她的面給撅了”“如果我們無緣無故地被打,我們應該狠狠地反擊,我堅信我們應該反擊,狠狠地反擊,以教訓亂打我們的人,讓他永遠也不敢再打?!彼搅松7茽柕赂敿彝ソ處熀?,遇到了后來自己的終身伴侶羅切斯特先生。剛開始,羅切斯特先生給人的印象是脾氣暴躁,因為他還對過去的一些傷害一直無法釋懷,他開始總是表現(xiàn)得高高在上,但是,在簡·愛的內心,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貴賤和高低之分。簡·愛曾發(fā)表過她對平等人格的看法:“你以為就因為我窮、地位低下、相貌平平而且身材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一顆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的一樣,——我的心也和你一樣富于感情!如果上帝賜給我一點兒美貌,再加上大量的財富,我會讓你同樣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這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說話,就好像我們兩人已經穿越了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的腳下——我們實際上也就是平等的!”這些發(fā)自肺腑的陳詞,更增加了他對簡·愛的欣賞。在此,簡·愛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彰顯。
同樣,康妮的丈夫克利福德在戰(zhàn)爭中下半身負傷而導致殘廢,喪失了男性的性能力,他在身心上都受到了摧殘和扭曲,但康妮卻是活潑健康,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少婦,他們之間從一開始就沒有夫妻之間正常的生活,這也是造成她們婚姻悲劇的重要因素,他們的結合本身就是反人性和不人道的。對于克利福德來說,“性事只不過是偶然為之的,或者說是一種點綴,屬于那種奇怪的退化行為,是身體器官非要做的笨拙的機體過程,其實它并不是必須的?!钡韵胗袀€兒子來繼承自己的家業(yè),于是,他向康妮提出:“如果你和別的男人生個兒子,那也挺不錯的,只要把他在拉格比養(yǎng)大,他就會屬于我們,屬于這地方,我并不太相信什么血緣父道,孩子只要是我們養(yǎng)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就會繼承我們,你不覺得這值得考慮嗎?……紅杏出墻的關鍵在于,你還是要回來的?!睂λ麃碚f,康妮只是個傳宗接代的工具!這是對康妮人格上多么大的侮辱呀!當被問及那個男人怎么辦時?克利福德回答是:“偶爾為之的性關系,如果人們不將其可笑地加以夸大,那它就會像鳥兒的交尾一般,完了就完了。”空虛驕傲的克利福德這番言辭就像是一把鎖,要把康妮關進他的籠子里,勞倫斯的女性主義思想呼喚康妮為自己的新生而奮斗,為自己爭取基本做人的權利。在丈夫的身邊,她只能感受到壓抑和對人性的扭曲,這是一種不和諧的兩性關系,也只有在情人梅勒斯的身邊,她才能感受到作為女性自我存在的快樂,這也是對勞倫斯現(xiàn)代女性主義意識的顯現(xiàn)。
三、康妮是簡·愛女性意識的發(fā)展
1.女性婚姻自主權的回歸
婚姻一向被視為兩性惟一合法的性關系的維系場所??的菀庾R到自己與克利福德之間不和諧的兩性關系時,她采取了積極地面對和為自己的幸福抗爭的態(tài)度,要求與丈夫離婚,而選擇回到自己的情人梅勒斯身邊,即使兩人在社會地位上有著巨大的差別??的葸x擇了忠實于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堅守著自己的愛情,只希望和自己的情人梅勒斯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這在那樣的時代,是很具有開拓性的。
2.女性性自主權的回歸
《查》創(chuàng)作于20世紀20年代,在時間上,他開始創(chuàng)作時正值女權運動的高潮之際。勞倫斯也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斷表達出他對性的態(tài)度,他一再指出:“性是光明磊落的,既不等于色情,也有異于淫穢。只有當人們自己墮落的時候,性才變成一種‘骯臟的小秘密,談到它必須壓低聲音,拐彎抹角,而性行為更應偷偷摸摸。”由此看出,由此可看出勞倫斯在對性的客觀看法在當時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
正如孫紹先在《女性與性權力》一書中所說:“性權力是女性的基本人權之一。母系文化時代的精神標志是母性生殖崇拜,女子與男子都享有最大限度的性自由,這可以說是人類兩性關系最和諧平等的時代。到了父系時代,父權文化逐漸剝奪了女性的主體性,這樣就伴隨著女性的自然權力某種程度地被剝奪,其中就包括了女性的性權利,這也是婦女沉淪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權性道德盡可能讓女性對性欲有負罪感。而作為新女性的康妮,在要求自己的基本人權時顯現(xiàn)出了無畏的反抗精神??的荼幻防账股砩系纳盍Χ钌钗斔谝淮我馔獾乜吹剿嗦愕纳仙?,“那種孤獨感,那種一個生的純粹的孤獨,深深感動了她。”從書中的描述,我們看到,在與情人梅勒斯的情愛關系中,康妮真正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健全人的快樂。且看她與梅勒斯的第一次接觸,激情過后,“她老了,她覺得自己足有一百歲。她終于再也承受不起自己的重擔了,她拱手相送,任人拿去,任人拿去?!蔽覀兛吹娇的菔亲栽附邮懿⑾硎苓@一過程的,在這里,她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和重生。還有其中精彩的雨中裸奔,“她打開門,望著這如注的滂沱大雨,突然想沖進雨地里去,一路跑開…她重新穿上自已的橡膠鞋,發(fā)出一聲野性的狂笑,跑了出去,朝大雨挺起酥胸,展開雙臂,在雨中朦朧地奔跑,跳著她多年前在德累斯頓所學的律動舞?!边@是一首生命的贊歌,康妮內心的壓抑得到了釋放,這是對人性及生命的關懷,也是康妮身上的現(xiàn)代女性意識作用的結果。
3.平等和諧的兩性關系
單純的康妮是沒有階級觀念的一位新女性,因此她選擇的情人是梅勒斯,是自己丈夫的獵場看守人,這在當時是屬于下層階級,這種結合也是世俗所不容的,但她卻無怨無悔。她還曾說過:“我才不管什么男爵夫人呢!我其實特別恨它。每當人們這么叫我的時候,我都覺得是一種嘲弄?!敝链耍梢钥闯?,在康妮的內心里,她對下層階級持有的平等觀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康妮不顧世俗的偏見,為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勇于抗爭。當她慢慢意識到自己與丈夫不和諧的兩性關系時,她勇于突破世俗道德的偏見,去尋找女性的自我存在。在康妮的理念中,愛情是不分階級的純凈的領域,她勇于突破傳統(tǒng),和與自己社會地位相差懸殊的梅勒斯相愛,這在當時需要多么大的勇敢呀!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女性在當時受壓抑的程度。相比之下,簡·愛則更注重世俗道德對女性的要求,當她意識到羅切斯特已有妻室,即使是個瘋子,她也認為自己與羅切斯特的愛情是不道德的,毅然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讓自己的戀人重新回到了不和諧的兩性關系的束縛中去,這不能不說是殘忍,也是女性作為男權意識“客體”的一種表現(xiàn)。相比之下,康妮和梅勒斯的結合則體現(xiàn)了勞倫斯對美好婚姻的理想——“一種建立在靈與肉的統(tǒng)一,思想感情和情欲相一致的基礎上,充滿了溫存、激情和尊重的男女關系。”
勞倫斯曾指出:“女人如果不為自由而戰(zhàn),那么她們就不會獲得自由,男人表面上向女人屈服了,但是實際上沖突和斗爭依然存在。”勞倫斯筆下的康妮是現(xiàn)代女性意識的代表,他以其特有的敘事模式,釋放了女性長久以來被禁錮的欲望,顛覆了男性意識對女性身體符號的文化界定。他筆下的康妮,是女性意識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在當時女權運動的高潮時期,具有一定的指導及開拓意義。
[參考文獻]
[1][美]凱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2][英]勞倫斯.查特萊夫人的情人[M].趙蘇蘇,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3][英]夏洛蒂·勃朗特.簡·愛[M].英語學習大書蟲研究室,譯.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4]孫紹先.女性與性權力[M].沈陽:遼寧畫報出版社,2000.
[5]賈捷.從《查太萊夫人的情人》看勞倫斯的婚姻觀[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
[作者簡介] 張敬(1981—),女,碩士,信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