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案宣判 亂源未止
在阿扁的判決書里,臺北地方法院開宗明義就說“陳水扁是‘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特約撰稿王豐發(fā)自臺北
2006年5月,擔(dān)任臺“教育部長”的杜正勝,因為當(dāng)時臺領(lǐng)導(dǎo)人陳水扁誤用“罄竹難書”成語,形容某志工的工作成績,杜為了替陳水扁遮丑,竟以“教育部長”之尊,為“罄竹難書”成語另作新解,認為也可以用來形容好事。杜正勝此舉,當(dāng)年曾被海內(nèi)外華人引為笑柄。
2009年9月11日,臺灣前領(lǐng)導(dǎo)人陳水扁及其家族涉及的四大弊案一審宣判,光是法院印制的判決書,就有1523頁。其中本文厚達500多頁,附圖、附表達到1000多頁。因為判決書太厚,必須分裝成上、中、下3本,3本的總重量為3.7公斤。這可能是臺灣自有法治以來,歷經(jīng)數(shù)百年,從前清、日據(jù)時代、臺灣光復(fù),一直到今天,前所未見的一份超重判決書。
過去多年來,臺灣的法院機關(guān),要郵寄判決書,都是以掛號信函的方式寄送。而今寄送這一套3本的,必須以“包裹”的方式郵寄,而且一般臺灣住家的信箱,肯定塞不下這套厚重的判決書。
臺灣報紙也視扁案宣判是世紀大事,光是刊載一部分的判決書內(nèi)容,就用了4個頁面(四大版),這恐怕也創(chuàng)下了臺灣新聞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
回顧杜正勝的另類新解,再看看今天臺灣法院審判陳水扁家族涉貪的3.7公斤判決書,何嘗不是“罄竹難書”成語的絕大反諷。
從2006年11月3日,陳水扁還在臺灣領(lǐng)導(dǎo)人任上,其妻吳淑珍就被臺灣法院依貪瀆罪嫌起訴,一直到最新陳水扁夫婦相關(guān)案件的一審宣判,臺灣司法當(dāng)局光是花在扁珍兩人案情上的時間,就已長達兩年11個月。整個臺灣的司法體系,臺灣的傳媒,電視時論節(jié)目,臺灣藍綠政客,乃至臺灣市井小民,耗費了無法計數(shù)的社會資源在這上頭。這也是扁案的判決主文里,司法當(dāng)局開宗明義就說陳水扁是“一人貪戾,一國作亂”的原因了。
根據(jù)臺灣《中國時報》所作的民調(diào)數(shù)字揭示,盡管有52.6%的受訪民眾從扁珍被判刑認定臺灣的司法是獨立的,但仍有23.7%的受訪者認為陳氏夫妻是遭到政治迫害,另外有百分之23.7%的人不表示意見,或者說不知道。受訪者在被詢及是否支持一審判決后民進黨發(fā)動挺扁抗議,有64.8%的人表示不支持,仍有20.2%的人表示支持,15.1%的表示無意見或不知道。
從政治意涵來看,扁珍兩人貪瀆巨案,無疑已成為緊套在民進黨頭上的一副緊箍,只要法院一念緊箍咒,民進黨就開始頭疼。對民進黨的政治對手國民黨而言,陳水扁的貪瀆紀錄,無疑是一項政治利多。套一句陳水扁女兒陳幸妤的話,民進黨內(nèi)誰沒拿過我老爸的好處?更何況,陳水扁被關(guān)入臺北看守所時,還舉著銬上手銬的雙手,高喊“臺灣獨立萬萬歲”,獨派人物一時半刻還不舍得丟棄陳水扁這張破舊的“神主牌”。
此外,陳水扁遺留下來的政治禍害,并不僅止于他的貪瀆污點記憶。老臺獨分子辜寬敏在扁案一審判決之后,公開表示,陳水扁又不是殺人,怎么會被判到無期徒刑,只不過拿了八九億元。辜寬敏還對陳水扁喊話,要他忍耐一下,等民進黨2012年贏回政權(quán),就能恢復(fù)陳水扁的人權(quán)。言下之意,只要民進黨再拿回臺灣“執(zhí)政權(quán)”,陳水扁就可以獲釋出獄。
陳水扁當(dāng)年以高分通過律師考試,更是臺大法律系畢業(yè)的高材生。臺灣司法制度的圖記,是一只不偏不倚、大公無私的天平。但他卻把這只天平和自己的長才,用在邪門歪道上。他把律師這個行當(dāng),扭曲成法匠,甚至把專精法條的自己,蛻變成專門鉆法律漏洞、玩法犯紀的法痞。然后再把自己這種法匠和法痞的行徑,用一套“轉(zhuǎn)型正義”歪論,加以合理化。此一謬論,被簡單曲解成:過去的人可以做的事,為什么我就不可以做?
扁珍案已經(jīng)完成一審程序,走完第一階段的司法過程,但是,臺灣整體社會的正義價值,在陳水扁散播的法匠、法痞言行之下,已受到相當(dāng)程度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