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是在校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生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增長知識、接受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途徑。要提高聽課質(zhì)量就必須會聽課,要做好預習工作,要感官并用,要緊跟老師的思路,要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上課鈴響了,李蕭抱著足球滿頭大汗地沖進了教室。老師已經(jīng)開始講課了,李蕭還在一邊擦汗,一邊翻找課本。李蕭終于恢復了平靜,頭上的汗也漸漸消了,可困意卻向他襲來,老師的聲音越來越模糊,李蕭打起了瞌睡……
沒有做好聽課準備的李蕭,這節(jié)課的聽課效果可想而知。
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一般不打無準備之仗,他們重視每一節(jié)課,會在上課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1知識上的準備。
主要是通過預習來進行,也就是在老師講課之前,先自己獨立地學習新課內(nèi)容,初步了解新知識。
2物質(zhì)上的準備。
準備好課堂需要的各種資料和用具,不在上課鈴聲響過以后為這些雜事分心,這就相當于為課堂45分鐘加了5分鐘。相反。如果像李蕭一樣,人進了教室,心還留在操場,老師講課時還在找鋼筆、找書本,甚至打瞌睡,這就相當于將課堂的45分鐘減去了5分鐘、10分鐘,甚至更多。
3生理上的準備。
你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學習好的同學在即將上課的時候一般不會大聲喧嘩。而是安靜地坐在座位上,或閉目養(yǎng)神,或翻閱課本。他們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此,他們是在提前調(diào)動腦細胞,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上課時要靠大腦來思考問題,大腦的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上課的效果。
除此之外,日常的作息安排也會影響你的聽課狀態(tài)。早睡早起,中午和課間不做劇烈運動,午睡時間不要過長……這些都有利于你保持良好的聽課狀態(tài),反之則會使你置身教室中時大腦細胞仍處于抑制狀態(tài),不利于提高聽課效率。
聽課要專心
專注地去做一件事,不要像小貓釣魚一樣,最后什么事也做不成。太陽的溫度再高,也不能將地球表面的物體點燃,然而用放大鏡把光線會聚到一點。就可以使物體燃燒。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是聽好課的前提。
荀子在他的《勸學》中說:“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意思是說,蚯蚓由于用心專一,獲取了豐碩成果;而螃蟹由于用心不專,結(jié)果連安身的地方都沒有。由此可見,做事專心非常重要。
認真、專注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在漫長的學習道路上,注意力直接影響著智力水平的發(fā)揮。那么,怎樣做到專心聽課呢?
聽課時要做到“六到”。一是要神到,即帶著興趣聽課,積極思考;二是要心到,這是學好科學知識的根本所在;三是要眼到,這是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四是要口到,參與課堂互動,強化記憶;五是要耳到,注意老師的聲音變化,記住老師強調(diào)的內(nèi)容;六是要手到,對于不能及時理解的內(nèi)容或者課堂上存在的疑問一定要及時記錄。實踐證明,“六到”并用,聽課效果甚好,反之收效甚微。
編輯/王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