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曉瑞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員要從形式、內容、方法、手段、機制等多個方面不斷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使其融合到學校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市場經濟 高職高專 思想政治 創(chuàng)新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校招生模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近年來,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生源途徑,決定了學生的層次、生源質量不高,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陀^因素的存在,使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大,問題復雜,這就要求在作思想政治工作時應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因此,針對學生年齡上和素質上的差異,高職高專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對于其他普通高校,具有兩個方面的突出特點:一是現行高職高專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符合社會主義制度性教育的需求,這就需要在實效性上狠下功夫。二是現行高職高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為市場經濟社會提供體制性教育方面,已出現了供給跟不上需求,陳舊的供給內容與新的需求不對路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行為失范。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
1.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呈現出復雜性
高校改革的擴大招生,對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對高校生源質量下降,學習困難的學生也成倍的增加,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由于招生批次滯后,生源的質量問題就更為突出。學校收費標準提高,學生經濟負擔加重,生活困難的學生增加,使高職高專院校中出現了貧困生這一新的特殊群體,由于經濟困難和學習困難,引發(fā)和促進了心理困難,這些學生的問題較之普通高校也更為嚴重,明顯地需要更多的指導和幫助,這成為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問題。
2.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認識和魄力
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專業(yè)知識缺乏,理論水平較低,道德修養(yǎng)也較低,使得做起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多的“畏難情緒”,他們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戰(zhàn)線長、覆蓋廣、彈性大、見效慢、易反復,很難做,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前瞻性、主動性。在高職高專院校中,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人員不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思想政治工作無從下手、無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1.把觀念創(chuàng)新作為動力
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與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已經日益融合在一起,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結合實際情況,一是要強化對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增強作好責任感、自覺性和主動性,牢固樹立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線的觀念。二是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把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完整地作為教育的內容要求,明確思想道德素質是核心、科學文化素質是基礎、身心素質是本錢的基本認識,牢固樹立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的觀念。三是尊重師生思想活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納入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努力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牢固樹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的觀念。四是緊密聯系國際國內不斷變化的形勢,聯系學校改革發(fā)展的實際和學生學習成材的實際需求,加強正面宣傳教育,同時把解決師生的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牢固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觀念。五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學校育人的總目標之中,融入到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為學校育人成才服務,成為學校改革發(fā)展可靠保證,牢固樹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為學校育人成才這一根本任務服務的觀念。
2.把內容創(chuàng)新作為基石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有針對性,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和價值取向確定內容。近年來,高職院校生源數量和質量的實際情況,要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加以創(chuàng)新。一是要把好“入口”,暢通“出口”。把好“入口”,就是選拔德才兼?zhèn)?、素質高的人員充實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暢通“出口”,就是要在學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逐步建立能進能出、擇優(yōu)上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機制。二是要通過建立有效的道德實踐載體的基礎上,根據實踐活動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道德教育。如,在學生社團活動中,可根據社團活動的內容,加以相應的教育和引導;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向農牧民學習艱苦奮斗、勤勞樸實、忠厚善良的優(yōu)良品質,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難、團結協(xié)作、肯于吃苦的精神。三是要樹立“愛生為本”的理念,以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為基點,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擺在同等的地位上進行平等的思想交流。把注重教育同嚴格管理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大學生接受教育的主動性,不斷提高他們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同時,要嚴格管理,注意對青年學生堅持自律與他律、內在約束和外在約束的密切結合。
3.把方法創(chuàng)新作為源泉
一是加強校風、學風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將思想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钴S校園文化,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陶冶學生熱愛集體、刻苦學習、團結互助、文明健康的情操,激發(fā)起愛國主義和獻身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熱情。二是要講究教育方法,不停留于一般性的要求、號召,而應有人情味,把解決思想認識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三是應增加科技含量,充分運用現代化傳播手段,達到應變及時、有效控制思想輿論陣地的目的。積極而廣泛地吸收管理學,心理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體系,借鑒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和科學性。四是做好網絡“輿論領袖”的角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創(chuàng)新成果,認真研究網絡和大學生網民的特點,加強管理,興除利弊,指導學生利用網絡的廣闊資源,使其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和腐蝕。五是進行科學化管理,強化有關思想政治工作相關處室的職能,進行自下而上的信息管理,建立動態(tài)的資料庫、數據庫、信息網和調查網,對出現的各種情況提供信息幫助,及時應對,在改善管理學生方面摸索出一條新路。
參考文獻:
[1]廖志成.以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1).
[2]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