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逢
從二十世紀60年代一直延續(xù)到70年代中期的越南戰(zhàn)每,主戰(zhàn)場在越南本土,卻將老撾、束埔寨等印度支那國家都卷了進去,而中、美、蘇這三個大國也都在這場戰(zhàn)爭中恩怨交纏,敵我友互相分化組合。更有甚者,中越原是“同志加兄弟”的盟友,后來也一度變?yōu)楸窒嘁姷某鹑?。越?zhàn)使越南南北方軍民喪生約200萬人,上百萬人投奔怒海,流亡他鄉(xiāng);美國軍隊死亡58000人、受傷30余萬人。
中越兩個亞洲共產大國為什么會從“同志加兄弟”變成兄弟反目、兵戎相見呢?這場戰(zhàn)爭到底誰是真正的勝利者?近年陸續(xù)解密的東西方有關檔案,提供了解讀的關鍵。
蘇聯(lián)秘密檔案曲線曝光
這些逐漸披露的資料有許多是從蘇聯(lián)解密檔案中輾轉取得的,其中數(shù)據(jù)不少屬越南國防部和中國有關部門的高級機密資料,它們掩藏在鐵幕之后、塵封已久。原來,當年越南政府周旋于中蘇爭拗之間,一方面,不滿中方阻礙其與蘇聯(lián)交往,但也不愿得罪中國,失去中國方面的軍援;另一方面,又日益親近蘇聯(lián),每與中共領導人會談,會后常將有關情況通報蘇聯(lián)。另有一些絕密資料,來自美國的解密檔案。至于美方如何得到這些情報,至今仍是個謎。內中是否諜影幢幢不得而知。
不少資料是首次公之于眾的。例如資料披露,1964年10月,中國總理周恩來率外長陳毅元帥、副總參謀長楊成武上將等人赴河內,與越南主席胡志明、總理范文同、越共總書記黎筍及老撾人民革命黨總書記凱山、愛國戰(zhàn)線主席蘇發(fā)努馮等舉行秘密會議。當時三方商定,如美軍只是介入南越地面戰(zhàn)斗,派機轟炸北越,中國也只派出防空部隊赴越;一旦美軍越過北緯17度線,中國將派出地面部隊赴越參戰(zhàn)。1965年4月,越方正式要求中方派遣支援部隊。1965~6月9日,第一批中國志愿部隊開入越南。從此起至1970-7月,與越軍并肩作戰(zhàn),浴血戰(zhàn)場。這一機密,由中方通過英國間接轉給美國,目的是通知美國:這是底線,不能打破。
中國援越軍人陣亡逾千
來自中國大陸的資料則首次披露了中國援越部隊傷亡情況:1100人陣亡,4200余人負傷。同時還詳細披露了中國軍隊的戰(zhàn)績:中國防空部隊在越南對空作戰(zhàn)共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鐵道部隊則在越南新建鐵路117公里,改建鐵路363公里;同時入越的還有通信工程大隊、后勤部隊、筑路部隊、掃雷工作隊、民兵等,中國給越南的物資援助,總額達200億美元。
60年代開始的這場越戰(zhàn),其實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印度支那抗法戰(zhàn)爭,中越的結盟起于中國支持越共抗擊法軍,取得奠邊府戰(zhàn)役的勝利。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者曲愛國披露,抗法戰(zhàn)爭期間,中國是惟一向越共提供軍事援助的國家,越共軍隊的全部武器彈藥和裝備都由中國按照預算和戰(zhàn)役的需要直接提供;他公布的大量數(shù)據(jù)表明,越南抗法期間,中國向越南提供各種槍支共1 16000千余支,各種大炮4630門和大批通訊、工兵器材及糧食、被服、醫(yī)藥等軍需物資。中方先后派出防空、工程、鐵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隊共23支隊,95個團另83個營,總計32萬余人,最多的一年達17萬人。
中共和越共這一對“同志加兄弟”,為何會反目成仇?從戰(zhàn)爭年代的檔案中其實已有跡可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李丹慧研究有關檔案后發(fā)現(xiàn),中越兩國關系大起大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國際冷戰(zhàn)格局下,中、美、蘇三國關系變化的制約和影響,中蘇關系及中美關系的變化對中越關系的發(fā)展具有決定性意義。她指出,中國在政治上、軍事上支援越南,就要求越南不要站到蘇聯(lián)方面去,甚至要有所行動;后來中國為了抗衡蘇聯(lián)而改善中美關系,又要求越南有所配合,不免予人改變了初衷又要強人所難之嫌。
其實,就是在越戰(zhàn)期間,民族主義感情也高于戰(zhàn)友關系。當年越南政府派了不少人到上海的鋼鐵廠和紡織廠學技術,上海官方十分厚待他們,把淮海中路重慶南路一帶的優(yōu)質民居騰出來讓他們住。他們也一直對上海人民懷有好感??墒?,中美關系哥始解凍卻大大地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令上海吃驚的是。北越人策劃在尼克松訪問上海的時候,在沿街的窗口打出抗議的橫幅。此事被中國方面及時發(fā)覺,預先做足了防備措施。在尼克松到訪上海期間,北越人受到所在單位和部門的“熱情款待”,又是帶他們到景點去參觀和游玩,又是領他們去高級飯店美餐,哄得開開心心,總算避過風頭。雙方都嘴上不說,但心知肚明。這可能是中越民間感情上最早的芥蒂。
中美蘇三方都不是贏家
在中越兩黨這一對歡喜冤家的恩仇記中,兩國領導人的個人意見有時左右了局勢,深化了矛盾,加上兩國之間歷史上從屬關系遺留下的成見,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形成的利害關系,更使積怨日深,以致連蜜月時期的頻繁交往及好話說盡的外交辭令也無法消融這些嫌隙,最后使關系迅速裂變。
共產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往往可由兩國領導人的言辭交鋒中尋出。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冷戰(zhàn)國際史項目提供了一批非常重要的文件,其中就有根據(jù)俄國解密檔案文件英譯的中越、中老及中柬領導人77次談話的珍貴記錄文本。中國學者據(jù)此向越南學界復核其中一些資料,加上注釋,除選出一部分譯成中文首次披露外,其他部分則引人各自相關論文中。
會談記錄顯示領袖性格
這些談話記錄了一些事件的蛛絲馬跡并再現(xiàn)了領袖的獨特風格和魅力。譬如毛澤東經常談笑風生,以幽默口吻議論天下大事,其個人意志乃兩黨兩國關系中最具影響力的因素,他主導了這種變化的趨勢,也因此影響了東西方冷戰(zhàn)的格局;鄧小平則坦率直言,對越南方面的誤解敢于不留情面地指出,從他的談話中正可領悟,76年代末鄧決定教訓越南原來早有伏線;而周恩來的耐心細致,堅決貫徹毛澤東的主意,似也可略窺一斑。越南方面除黎筍外,參與最多會談的就是越南的總理范文同。這些談話記錄將為研究兩國、兩黨的微妙關系提供新的歷史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