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玉
[摘要]在工作與交往中,許多時候需要談判、辯論、宣傳、演講……我們的學生不論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人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口才的重要,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試圖通過強化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口才??陬^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結合聽說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利用“第二課堂”、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時代需要;關鍵環(huán)節(jié);方式方法;持之以恒
口才并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訓練得來的。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懸河、能言善辯的演講家、雄辯家。他們無一不是靠刻苦訓練而獲得成功的。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口頭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1.口頭表達能力是時代的需要
社會已進人了合作化時代,在工作與交往中,許多時候需要談判、辯論、宣傳、演講……我們的學生不論將來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口才對于某些人來說將直接影響到其事業(yè)成功與否。當今社會,人們已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口才的重要,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試圖通過強化訓練來提高自己的口才。而語文教師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
2.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2.1思維訓練。
思維訓練是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中的重要一步。思維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嚴密,語言的表達也就不可能流暢清楚。我們知道,相對于書面表述來說,口語表達對思維的要求更高。書面表述可以思前想后,想好了再寫,寫了后面的還可以再修改前面的;而口語表達則是邊想邊說,說前面時就得想著后面的,這就要求表述者有極敏捷極清晰的思維。訓練思維最有效的兩種方式是脫稿說話訓練和即興說話訓練。
2.2心理素質訓練。
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系統(tǒng)中的另一個舉足輕重的環(huán)節(jié)是心理環(huán)節(jié),劉伯奎先生在《青年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系統(tǒng)》中說:“在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系統(tǒng)中,有兩個舉足輕重的環(huán)節(jié):一為思維環(huán)節(jié),一個人思維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為心理素質環(huán)節(jié),心理素質是否良好,決定了人們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應有的顯現(xiàn)。”
那么,通過什么途徑才能提高心理素質?一般說來,越怕當眾說話越要鍛煉當眾說話,只有在反復的鍛煉中才能克服緊張的心理。我在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時注意喚起學生的自信與勇氣,特別是對那些還未邁出“第一步”的學生,我更注意鼓勵他們抓住每一次機會鍛煉自己。不讓他們站在岸邊看別人游泳,這時候我們必須伸出熱情之手把他們拉下水,只有下了水才能不怕水,只有通過當眾說話才能克服害怕當眾說話的心理。
3.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方式和方法
3.1結合聽說教學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
中學語文新教材中的錄音磁帶,是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好材料。聽了之后就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它“說”出來。但“說”并不等干“背”,背只表明記憶能力好。其實,對大部分學生來說,說比背更難。背只是機械的記憶,不能體現(xiàn)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說則要考慮如何做到簡明扼要,如何替換詞語,如何把幾句話緊縮成一句話,如何用某個詞語去概括一堆意思,如何使用恰當?shù)木涫绞拐Z氣連貫起來,如何選用褒貶色彩鮮明的詞語使材料帶有感情傾向等。這些都要求語文教師做適當?shù)狞c撥和引導。
3.1.1說話的基本功訓練。說話基本技能包括語音、語調、語速、語脈、語態(tài)等,要求學生做到吐字清楚,語調有高低升降,話語簡明扼要,儀態(tài)自然(科學)、大方、得體。
3.1.2對話訓練。對話訓練難度較大,它要根據(jù)特定的語言情境,需要根據(jù)對方的話隨機應變,靈活組織語
3.1.3獨白語言訓練。要求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系統(tǒng)連貫的口語表達的訓練。主要有講述、復述、致辭、講故事、即席講話、演講、口頭作文、口頭報告等。
3.2結合閱讀教學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
3.2.1朗讀訓練。通過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語感,豐富口語材料,鍛煉口才。要求學生逐步做到正確地朗讀、流利地朗讀和有感情地朗讀,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從朗讀中學習說話的技能、技巧。訓練時可采取齊讀、輪讀、個別朗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
3.2.2朗誦訓練。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口語訓練,它以有感情朗讀為基礎,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停頓、重音、語調、語速,輔以手勢、眼神、表情等,將朗讀藝術化。它要求在準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聲情并茂的表達。
其方法是:第一步,先選一篇自己喜歡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第二步,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要花點工夫的,需要我們逐句逐段地進行分析,推敲每一個詞句,從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激發(fā)自己的感情;第三步,對所選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進行一些藝術處理,比如找出重音、劃分停頓等,這些都有利于準確表達內容;
比如,我們要朗誦高爾基的《海燕》,我們首先就應明白,這是篇散文詩。它是在預報革命的風暴即將來臨,謳歌的是海燕——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的形象。整篇散文詩都是熱烈激亢的,表達了革命者不可遏止的愛憎分明。那么我們在朗誦《海燕》時就要抓住這個基調。還要對作品進行一些技巧上的處理,比如劃分段落、確定重音、停頓等等。平平淡淡,沒有波瀾,沒有起伏,一調到底的朗誦是不會成功的。
3.2.3背誦訓練。這是一種古老的口語訓練形式。背誦訓練,一要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不要死記硬背;二要教學生識記背誦的方法,如整體背誦法、分部分背誦法、綜合背誦法等。我們要求的背誦,一是要“背”,二還要求“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yǎng)記憶能力,二是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記憶是練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沒有好的記憶力,要想培養(yǎng)出口才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腦中充分地積累了知識,你才可能張口即出,滔滔不絕。在背誦的過程中,可分步進行。首先,進行“背”的訓練。也就是先將文章背下來。在這個階段不要求聲情并茂。只要能達到熟練記憶就行。并在背的過程中,自己進一步領會作品的格調、節(jié)奏,為準確把握作品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第二,是在背熟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大聲朗誦。將你背熟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大聲地背誦出來,并隨時注意發(fā)聲的正確與否,而且要帶有一定的感情。第三,用飽滿的情感,準確的語言、語調進行背誦。
3.3結合寫作教學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
出個作文題,引導學生就審題、立意、取材、謀篇等方面談個人看法,經(jīng)過相互啟發(fā)、打開思路,再要學生成段成篇地口述,這就為寫文章打了基礎,經(jīng)過說后寫的文章,比原來說的要準確、完整、集中,這又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起到促進作用。
在作文講評課中,選有代表性的作文,先讓作者說明自己的構思過程,然后大家評議,這對培養(yǎng)學生鑒別、議論的能力很有作用。
3.4利用“第二課堂”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
第二課堂不但能豐富學生的知識,促進知識的應用,而且是訓練學生說話能力的最佳形式。如口述見聞、講述故事、調查訪問、編劇上演等。內容生動活潑,適合中學生心理,可激起學生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樂意說。每逢元旦、國慶等節(jié)日,要求學生自編自演準備一臺晚會以示慶賀。學生興致極高,不用老師出面,不到半個月,把一臺晚會編排得有聲有色。相聲、小品、講故事、唱歌、跳舞……應有盡有,而且能突出主題。在編排上演過程中,學生的說話能力得到了一次極好的訓練。
3.5利用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
利用“超級女聲”、“校園追星族”、“社會流行歌曲”、“瓊瑤”、“金庸”等生活“熱點”,開展“茶館式討論”。這些學校三令五申禁止的東西,往往是學生的“特別愛好”,因為它們貼近學生的生活。師生在輕松偷快的氣氛中各抒己見,展開自由討論。這種論辯,氣氛熱烈,言語隨便,師生間思維的多向碰撞,容易閃現(xiàn)新的思想火花。即使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也爭先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且說話流利,思維敏捷。討論中,同學們的意見往往針鋒相對,甚至對老師也辭鋒咄咄,有時難免偏激。這時候,教師要注意學生講話的邏輯,思維的深度、廣度和語意的連貫,以及語調、停頓、語速等,如有不足之處,應及時地提出來,并征求其他同學的意見,糾正其所犯的毛病。
4.掌握規(guī)律,持之以恒
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一蹴而就,必須通過多種途徑的訓練才能形成??陬^表達能力培養(yǎng)既要多練,更要巧練。巧練,就是要堅持探索訓練規(guī)律,制定訓練體系。中學語文教師要改變過去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倡導積極肯定的評價方式,激勵交際信心;善于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把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貫串到語文教學全過程中,滲透到學生全部活動中,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