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林海
親愛的各位文人們:
你們好!首先請原諒我用“親愛的”這三個曖昧的字眼兒來稱呼你們。今日斗膽給你們寫信,實在是因為再也按捺不住對你們的感激與愧疚之情,所以只好臨紙直書,一吐為快了!
事情是這樣的:我是一名高三學生,很快就要參加高考了。一提到高考,我的腦海便刷地一下掠過你們的身影。你們一定感到奇怪吧?高考與你們有什么關(guān)系,我怎么就會突然想起你們?但是我要告訴你們,高考與你們真的有很大關(guān)系,尤其是當我們寫作文的時候。
舉個例子說吧。當我讀高一的時候,我的作文差得要命,每次考試作文都會被扣掉一大半分數(shù),原因就是我的作文寫得過于普通:議論文不是缺乏例子就是例子不夠典型;記敘文不是不能突出主旨就是感情不夠豐富;小說就更慘,缺乏情節(jié),虎頭蛇尾。就在我開始反思并試著找解決的方法時,無意中看到了一篇高考的滿分作文。據(jù)介紹,這篇作文可以叫做哲思性散文、文化性散文或議論性散文,文中充滿了你們的身影。細讀之,原來那考生將你們寫得實在生動極了,引經(jīng)據(jù)典又抒發(fā)個人情懷,簡直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使人臨文涕零,不知所言。所以他得了滿分!
于是我當下就決定向那位仁兄學習,在作文里面多多地將你們加以運用。剛開始時見效不大,但一回生二回熟,終于,在一次考試中我一舉奪得了全年級的作文最高分,這令很多同學和老師大跌眼鏡。
有了那次的鼓勵后,我更是發(fā)奮努力地將你們再進行深入發(fā)掘和研究,以求更上一層樓,使之后的作文考試能信手拈來,談笑間將作文一氣呵成。
漸漸地,我便整理出了自己的一套“專業(yè)”的寫作方法。譬如說吧,當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關(guān)于“選擇”時,我腦海里便立即浮現(xiàn)出你們中的三個人——屈原、司馬遷和陶淵明。然后我開始布局,分析好文章的大致結(jié)構(gòu),于是下筆。筆尖一提,我便來到了屈原臨死前的汨羅江邊,是一段凄婉感人的情景描寫,動靜相襯,點面結(jié)合,將屈原投江的畫面如電影特寫般再現(xiàn),將屈原在政治黑暗下的生死抉擇描寫得淋漓盡致,末了再用幾句楚辭加議論來做個小結(jié),這樣就既不拖泥帶水又瀟灑自如地套入了“選擇”這個話題。接下來就是依葫蘆畫瓢了:描寫司馬遷,則有司馬遷慘遭宮刑的生死抉擇與《史記》;寫陶淵明,則有陶淵明面對官場黑暗與田園生活的選擇,然后同樣以名言加警句收尾,最后再來一段“畫龍點睛”,于是文章大放光彩,想不得高分都難??!
另外,除了“選擇”之外,據(jù)我的經(jīng)驗,其實還有很多話題可以寫到你們。例如寫面對挫折時有李白、蘇軾、曹雪芹;寫愛國則有屈原、陸游、辛棄疾、文天祥;寫離情則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傊?,絕大多數(shù)作文都可依葫蘆畫瓢,只是有時候我不得不多繞幾個彎來貼近主題,然后便可以自由發(fā)揮,洋洋灑灑,直抒胸臆了。最后肯定又是一篇哲思性或文化性強的高分作文。
所以,我真的非常感激你們!是你們給我提供了那么多優(yōu)質(zhì)的寫作素材,讓我能相對輕松地過了高考寫作這一關(guān)。尤其要感謝的是屈原、司馬遷你們這些“非死即傷”的文人們,因為我讓你們“死了又死,一閹再閹”!當然,在感謝你們的同時,我也感到深深的愧疚!那就是,我不知道,那些寫作方式與我相似的人在寫完作文后,他們會怎樣對待你們?是像我一樣心存感激和愧疚,還是就這樣把你們丟到一邊等到要用時再重新?lián)炱??我越來越懷疑,當你們美好的形象一次次地從我們筆端流出時,你們對于我們的意義除了作文還有什么?我們對于你們的真正價值究竟了解多少?我們是不是迷失了方向?
假若是的話,請原諒我們的無知吧,文人們!
愿你們在天堂快樂!
但別去看我們寫的關(guān)于你們的作文,這樣我想你們會更快樂些!
一個學生
某年某月某一天
仝 靜/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