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娟 朱春聯
加拿大一枝黃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又名金棒草、黃鶯、麒麟草,屬雙子葉菊科一枝黃花屬,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產于加拿大和美國,20世紀30年代作為觀賞植物引入我國上海、南京等地,現已成為我國東南地區(qū)一種常見的外來雜草。至今除西藏、青海和內蒙古等地外,全國絕大多數地區(qū)都有加拿大一枝黃花發(fā)生的報道,并且呈進一步快速擴散的態(tài)勢。因其具有極強的繁殖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防除極其困難,嚴重威脅農林業(yè)生產和生態(tài)安全,已被我國列入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應引起林業(yè)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1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生物學、生態(tài)學特性
加拿大一枝黃花植株粗壯,成株平均高度2m以上,主根較明顯,須根細且密布,根狀莖發(fā)達,具1年生地上莖和多年生地下水平生長的根狀莖,黃色頭狀花序小,在花序分枝上排列成蝎尾狀,再組合成大型頂生圓錐花序,連萼瘦果長約1mm,上具3~4cm白色冠毛。每年3月份開始出苗生長,7-11月開花,以種子和地下根莖繁殖,種子粒小籽多,每株成株可產生約2萬粒種子,種子上有冠毛,可隨風或氣流作遠距離傳播,每株地下有4~15條根狀莖,以根頸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狀伸展生長,最長近1m,其上長有2-3個或多個分枝,頂端有芽,來年春天能長成無性系小株,1株植株在第2年就又能形成一叢或一小片。加拿大一枝黃花喜溫、耐干旱、耐肥、耐貧瘠,主要分布于荒地路邊、疏林果園、綠化地等生境。
2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危害性
加拿大一枝黃花具有較高的檸檬烯、蒎烯等萜類為主要成分的精油含量,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其植株的地上與地下部分提取液、根際土壤水提取液都有能抑制或影響周圍植物的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元素;除精油外,它所含的黃酮等酚性成分,可以激發(fā)周圍植物體內產生氧自由基毒害根系細胞,導致入侵生境中其他植物的死亡。加拿大一枝黃花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繁殖力和競爭力,能夠快速侵占空間,形成單生優(yōu)勢種群,影響生物多樣性,破壞入侵地植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同時,它還蠶食棉花、玉米、大豆等旱地農作物和種植茭白的水田,嚴重影響這些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對農田作物的潛在威脅很大。一旦加拿大一枝黃花入侵城市后,還會導致城市綠化帶的成片死亡。
3加拿大一枝黃花的防治措施
3.1加強檢疫嚴格控制帶有加拿大一枝黃花種子的繁殖材料及帶有殘根殘莖的土壤的調運,禁止利用其作觀賞植物種植或作砧木嫁接花卉。非疫區(qū)的農林植保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疫情發(fā)生地的種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植物產品的調運管理,嚴防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子人為擴散。
3.2擴大宣傳通過電視、報紙、廣播、宣傳欄等媒體廣泛宣傳,使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戶充分認識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危害性,了解其防控技術,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控制加拿大一枝黃花擴散蔓延的隊伍中來。
3.3綜合防除對公路沿線、荒雜地等易滋生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場所,要加強管理,積極復墾復耕或種植樹苗、草坪等綠化植物,抑制其再生。對于零星分布的加拿大一枝黃花群落,在種子成熟以前,應及時將植株連根鏟除,并集中燒毀;處于開花結籽期的,應先剪去果穗用塑料袋包好,以防止種子擴散,再拔除地上部分和根狀莖,就地統(tǒng)一集中燒毀。對于發(fā)生面積大的區(qū)域,在3-4月份加拿大一枝黃花4葉1心期開始用藥,可噴41%農達200倍液+20%使它隆500倍液,或20%百草枯150倍液,以后每隔40天左右再次用藥,連續(xù)用藥3次,可取得較好的防除效果。在化學防治的同時,也要配合人工鏟除,以達到徹底清除的目的。此外,還可以考慮引進天敵來進行防除。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fā)現當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植株受到機械除草等人為破壞后,會采取應激繁殖對策,植株殘體會萌發(fā)出更多的不定芽或分枝。因此,人工拔除或機械切除時,一定要將植株連根鏟除并燒毀,否則會導致重新產生幼葉和不定根,成為一種新的傳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