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珊
林子衿,一個才30個月大的孩子。作為她的媽媽,我希望她撒嬌、順從和聽話,可是她偏偏就是那么有主張。有時候,她那般主張多多,也覺得有點累與煩,但是后來想想,那是屬于孩子自己的主張,即使身為母親的我也沒有權(quán)利剝奪她的主張。因為她的主張不乏其可愛的地方,甚至有著“孔融讓梨”般的中華美德在內(nèi)呢。
她說我吃飯要快一點,不然阿姨就沒有時間吃飯了,于是她大口大口地吃,常常吃得噎著嗆著了,她也管不了,她只知道自己吃得快一點阿姨就可以吃飯了。盡管她經(jīng)常因此噎著嗆著,有時還弄臟了衣服,她主張依舊,我們做大人的可不敢不讓她快快吃呢。
母親節(jié)那天,我們一家三代在外過節(jié),林子衿見爸爸對奶奶百般照顧,她也跟著敬酒挾菜的,同時對爸爸說,爸爸吃菜。說個不停,惹得一家人都樂呵呵的。她當然不懂什么是母親節(jié),讓爸爸吃菜只是她的一個主張而已。
為了開展啟蒙教育,我們嘗試著教她一些簡單的英語,顏色呀水果呀問候語12生肖呀,我們一一教她,這下可好,凡是她知道的英語別人就再也不能講中文了,她只要聽到大人們在說到這些字,她就一定讓大人們講英語,這下可苦了老人們,因為不知道她在說什么也沒有辦法照她的意思念英語,她就很生氣的樣子,認為大人們怎么這樣呀,委屈得很呢。有時真讓我們感到有點無奈。
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非常善于觀察,大人們在做什么,她一定不會錯過去認真觀察。家里來了幾個工人在安裝空調(diào),她看了半天,就拉著我要躲到房間里去,我讓她去,她說不行,要跟媽媽一起進房間,也許她是看出了陌生人對她構(gòu)成了威脅,使她不敢在陌生人面前久留,也希望媽媽也不要逗留在那里。
我還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孩子,家里有套世界地圖玩具版,五十幾個國家的國旗放在那里讓孩子定位插上去,考慮到她還沒有識字,我們先不讓她插國旗,可是她不依不饒,一定要插,想不到只是教了兩遍,她竟然可以準確無誤地把五十多個國家的國旗插到位。
邊插國旗嘴里還念念有詞:巴西、英國、埃及、波利維亞、印度尼西亞……我還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愛心,看到我切菜,她老遠就在喊“當心切到手、當心切到手”,急切的語氣看出她非常的焦慮。家里來了客人,她舉杯敬了這個敬那個,“身體健康”叫個不停,還要把一張圓臺面使勁地轉(zhuǎn),吃菜吃菜一路吆喝。
當然特別長記性也是這個孩子的特點之一,爸爸散步的時候兩手是背著的,于是哪一天爸爸不再背著手散步,她可有得煩了,什么事情她記住了,我們倒忘了,常常把大人們搞得暈頭轉(zhuǎn)向,不知道怎么樣自圓其說呢。
都說主張大的孩子不好帶,這話不假。她由阿姨——一位退休的幼兒園園長負責生活起居,晚上她總跟這個阿姨睡,讓她跟別人睡那就免談了,即使是父母也不享有特權(quán),她說媽媽嫁給了爸爸,爺爺嫁給了奶奶,我么嫁給了阿姨,嫁給了阿姨當然就是跟阿姨睡,言下之意是你們誰也不要來跟我睡。
家里的房子樓梯特別的多,三格一轉(zhuǎn)四格一回的,她倒好全部要自己走,不讓扶不讓攙,更不讓抱,平時那么喜歡爸爸背著走,到了樓梯上說什么也不要爸爸背了,實在被她整得沒有轍了,我們不得不拖兒帶口地搬進一套沒有樓梯的簡單裝修的房子里去住呢:我們教會了她英語從1到20的單詞,20以上的我們暫時不想教她,這下可來事了,她在英語20(twenty)的后面加上1、2、3即one,two,three煞有介事地讀了個得意呢,還跟我說,21、22、23我都會的,媽媽和爸爸都不會,真讓人忍俊不禁,老實說,20以上我們還真的忘了呢,她這樣以訛傳訛可怎么好呀?我們這不是誤己子弟么?真的一點辦法沒有呀。
孩子自己的主張,是屬于孩子的,作為媽媽,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左右或者改變她的主張,希望孩子的主張能夠伴隨著她健康地成長,長成一個有修養(yǎng)有主見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