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慕竹
有一個出生于瑞士的少年,在經(jīng)過幾年的學業(yè)以后,13歲去做了一個鐘表匠的學徒,學習鐘表零件的鏤刻技術。揮動刻刀讓他覺得趣味無窮,他希望自己在鐘表制造業(yè)這一行里能有卓越的成就。假如一切都順心如意的話,這一條人生的軌跡可能就此劃定了。但是脾氣暴躁的師傅卻令這一切改變了。
他曾經(jīng)出于少年的天性,在工作時間里偷偷地鏤刻了一些騎士勛章,供自己和伙伴們佩帶炫耀之用。他的師傅發(fā)現(xiàn)他私下里干這種違禁的活計,把他痛打一頓。師傅的暴虐專橫使他對本來喜愛的工作感到苦不堪言。對工作的極度失望,使他滋生了讀書的嗜好,而占用工作時間采讀爺自然惹來一些新的懲罰。但受到的限制越多,他的興致反而越高。他在干活的案子上讀,出去辦事的時候讀,蹲在廁所里讀,經(jīng)常一連幾個小時沉醉在書籍里。師傅打他,搶走他的書,撕他的書都無法阻止他。
乏味的工作和沒有任何溫情的學徒生活終于讓他厭倦了。一次出城游玩時,他決定不再回到那個恐怖的師傅身邊去了。就此,他開始了游歷,從而也徹底改變了任人擺布的命運。許多年以后,他撰寫了《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懺悔錄》等巨著,每一部作品都像嘹亮的號角,至今仍回蕩在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和文學的殿堂。
這個少年,就是后來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讓·雅克·盧梭。
假如沒有那么多痛苦的磨難,假如一切都那么順心如意,瑞士會增加一位技藝平凡的鐘表師,而世界將損失一位思想和文化的巨匠。
挫折、失敗和苦難看起來是如此的惹人厭煩,但它恰恰是上天贈送給我們的量珍貴的禮物。
汪永麗摘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