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勇萍
寫作是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語言生成能力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書面表達是目前中學英語寫作的主要形式,更是中考英語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讓學生注意平時的知識積累,并逐步接受英語思維方式;注重對各種文章體裁的總結和訓練,平時勤動手、多練習。下面簡單談談自己對初三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下的寫作,就是教師根據(jù)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含有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情境,提供給學生真實的寫作機會,使得學生的作文有真情實感,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種寫作任務來源于真實的生活,讓學生有感而發(fā),有情可訴,有話可說。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方式,克服焦慮情緒,激發(fā)寫作興趣,愉快作文,解決實際問題,最終感受成功的喜悅。比如在開學初,師生互相交換信件,介紹自己;或與老師分享日記,交流彼此的情感、想法;或讓小組同學互相采訪,相互了解;或編班級報紙,讓學生動手寫文章并編輯版面;或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分工寫一個完整的故事。
二、強化基礎,擴大閱讀量
擴大詞匯量,提高寫作中的詞匯準確率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前提條件。平時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指導學生養(yǎng)成巧記單詞和短語的習慣,堅持晨讀晚記,養(yǎng)成耳聽、眼看、嘴讀、腦記四種器官同步運用的習慣。
在教單詞時,注意把詞連成句,短語搭配一起教,課后要求學生用教過的單詞、短語來造句并熟記這些單詞和短語。
詞語教學要結合句子及語篇的語境進行,可以采用詞語釋義訓練、擴展詞語練習、連詞成文訓練等方法。而且每句話的先后位置應按邏輯順序排列,不能前后倒置。練習形式可設計若干句子,讓學生按照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重要性順序、一般到具體或具體到一般順序重組材料,安排句子,連成一段符合邏輯的話。加強這類知識的訓練,不斷重復,不斷改進,形成定勢,養(yǎng)成正確的語言表達習慣。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要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平時要堅持多讀多背好句子、好文章,養(yǎng)成大聲大膽多讀多練的習慣。在閱讀訓練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指導閱讀方法,分析文章結構、中心思想、段落中心句、寫作方法等,幫助學生掌握各類文章的結構及寫作方法。二要精讀與泛讀相結合,通過推敲優(yōu)秀的文章來學會寫作方法和選詞用詞;通過大量的泛讀來吸取信息量,擴大詞匯量。三要擴大閱讀量。提供的閱讀材料涉及面要廣,才能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適應各種題材的寫作。
三、循序漸進,注重日常訓練
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非一日之功,它必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首先,教師應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嚴格要求學生正確、端正、清楚地書寫字母、單詞、句子,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的書寫。其次,從詞句入手進行練習,要求學生寫出簡單、正確的句子,為以后的寫作奠定基礎。這些簡單的寫作訓練能增強學生寫好英語作文的信心,為將來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此外,教師要上各種題材、體裁的專題課,分類指導學生學習范文,歸納行文特點等。如應用文中書信的格式,說明文的主題句和結論句的使用等,學生了解了這些知識后,要通過模仿進行強化才可形成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師要設計學生身邊熟悉的事情讓學生進行每一種文體的仿寫。特別讓學生根據(jù)圖片或中英文提示,自由進行書面表達,目的是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在這種練習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重交際效果,活用知識的指導。
總之,寫作是一種綜合的能力,是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堅持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從課本到課外,從組句、組段到組篇的循序漸進原則。作為英語教師,必須長期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訓練,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
(責編 周侯辰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