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云
部分高中學生學習英語存在基礎不扎實,被動學習,學不得法,進一步學習所需知識的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由于此類問題的存在,在班級范圍內產(chǎn)生了較為嚴重的分化現(xiàn)象。為了有效應付此類局面,防止分化,筆者作如下探討。
一、 轉變教學觀念,面向全體學生
轉變學困生,我們教師應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成功的教師不僅能把優(yōu)等生培養(yǎng)得更優(yōu),更應能把學困生轉優(yōu)、成優(yōu)。常言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币虼?我們教師的眼里不能再把學生分成優(yōu)劣好壞幾等,不能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而要面向全體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學生在接受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上存在差異,因此,在教學上要因人而異,因能而異。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上來,以興趣促主動,以主動促成功。
二、 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擺脫自卑心理
教師在樹立了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后,就應在學困生的學習動力上下工夫,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消除學困生的自卑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學困生對老師的話最敏感,對老師的眼神最在乎,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有著很強的自尊心、脆弱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對他們都要倍加呵護,絕不能歧視他們。尤其是當這些學生犯錯誤時,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急躁,不訓斥,不懲罰他們,而是靜下心來,分析他們犯錯誤的原因,與學困生進行換位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然后再實施最好的解決辦法,切不可武斷。另外,教學之余應給學困生以特別的關照,但這種特別關照并非表現(xiàn)在幫學生補課上。筆者認為,補課往往會給學困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使他們認為自己太笨,課上講過的東西搞不懂,還得讓老師開小灶。這十分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把補課變?yōu)榻o他們上預習課。中國有句俗話:“笨鳥先飛?!比绻覀兡茏寣W習有困難的學生先“飛”一步,也就是說,教師能在課前幫助他們預習新課,為他們下一步的聽課作好準備,以獲得上新課的主動權,使他們在上課時胸有成竹,這樣,他們上新課不但能聽懂,而且還能與其他同學一起分析問題、探討問題。課上,教師應多提學困生有把握的問題,有意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教師既補了差,又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讓他們擺脫了自卑的心理,真可謂“一箭三雕”。
三、 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幫助他們“脫困”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在課堂上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全方位、多手段地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教師要有意識地多設計一些讓學困生也能參與進去的有趣的教學活動,給他們營造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活躍他們的大腦思維,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盡早走出學困生的行列。
四、尊重、愛護學困生,寬容學困生
對于學困生,教師在思想上應刪除一個“嫌”字,粘貼一個“愛”字,用真情去點燃真情。尊重學困生,與他們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也是幫助學困生“脫困”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是教師促進學困生轉優(yōu)的催化劑。在課堂上,我們教師不能僅用語言,還應借用表情、眼神等非語言的形式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信任與友愛。在課后,我們教師要放下架子和學生交朋友,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傾聽他們的心聲,努力通過各種方式實現(xiàn)師生心與心之間的溝通,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五、教學應有針對性和層次性,使學困生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英語教學的層次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組織課堂教學可以在依據(jù)《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改變“一刀切”的方法。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原有認知結構以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來進行教學,爭取做到既對接受能力強、學習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化”教學嘗試,又兼顧學有困難的學生。第二,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應提供不同難度的問題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讓每位學生均可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切不可無的放矢,盲目提問。第三,教學之余應給學困生以特別的關照,首先幫助他們克服畏難情緒,使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對教學中的難點應給予個別輔導,作業(yè)可以面批,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予以鼓勵,并引導他們分析問題、探討問題和再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有利于消除學困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第四,練習和檢測是學生掌握和鞏固英語知識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及時正確地得到教學效果的信息反饋,另一方面如果運用得當,可以成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契機。
(責編 周侯辰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