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新 陳 靜
為何要持有美國國債
我們首先要面對的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當前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截至2009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為19537.41億美元。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外匯儲備的重要來源,這是推動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驅動力之一。從經濟發(fā)展史的角度來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發(fā)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抓住了美國市場,同樣,中國要發(fā)展經濟也必須緊抓美國市場。也就是說長期來看,我們大量持有美元外匯儲備是不可避免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很難實現外匯幣種的多樣化,剩下的事就是解決如何管理龐大的外匯儲備的問題。
其實,儲備資產的管理與商業(yè)銀行的資產管理方式相似,主要體現為“三性”原則,即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在此原則下,我們把外匯儲備做一個時限安排,一般將儲備資產分為三個級別:一級儲備資產:流動性高,收益率低,例如活期存款、短期國債等;二級儲備資產:兼顧變現性和收益性,例如中期國庫券和銀行承兌匯票等;三級儲備資產:在滿足安全性基礎上,以中長期投資為主,兼顧收益性,以實現增值的目的,例如長期國庫券、A級股票等。所有這些在理論上支持我們持有美國國債。
那么,在現實中,美國國債為什么又會成為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的首選呢?主要在于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和擁有最為發(fā)達的資本市場,美國的國債發(fā)行規(guī)模在全球份額中也是獨占鰲頭。美國國債風險低,變現能力強,與歐元區(qū)和日元區(qū)相比,美元區(qū)經濟仍處于強勢地位。在此背景下,購買美國債就在情理之中了。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還有另外的重要原因,筆者認為,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著眼點并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wěn)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以保護中國的出口。因為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國債,可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但事實上,人民幣的持續(xù)升值,并不利于中國的出口。在充分考慮安全性的條件下,我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機會是較少的,中投公司的對外投資仍處于試驗階段,一些國家對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有抵制情緒,而我們對外國資源企業(yè)的投資規(guī)模在短期內也難以取得成效,這樣投資美國國債反倒成為一種不得不作出的選擇了。
該不該減持美國國債
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中國應該逐步減持美國國債的持有率,但不是現在。那么,為什么現在我們不能即刻減持美國國債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如果中國出售美國國債那么由誰來接?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態(tài)度影響著其他國家對美國國債的選擇,拋售引發(fā)的風向標意義極大。如果中國宣布減持或出售美國國債,其他的持有者有可能跟風將其拋售,想購買者也會停止購買。持有較少的國家可以短時間拋出,但是中國很難找到合適的購買者。此種拋售必然會引起美國國債大幅貶值,那么我們的美元資產也會大幅貶值,中國的外匯儲備急劇縮水,將得不償失。
二是如果減少持有美元債券,對美國而言,將使債券價格下降,而利率上升,利率水平上升,導致資本成本上升,將推遲美國的經濟復蘇,而美國經濟復蘇推遲,以及美元貶值導致對外國產品需求減少,都不是我們希望見到的結果。因為這對中國出口增長的恢復不利,對中國實體經濟走出低谷不利。
三是大量減持美國國債,動搖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的美國核心利益,會遭到美國的報復和經濟制裁,其結果只能是雙輸。這不僅會損害中美兩國關系,也會損害中國的自身利益。因此,為了穩(wěn)定世界經濟,中國還需要繼續(xù)持有美國國債。(摘自2009年6月8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