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合娟 張銀亭
古語說:“親其師,則信其道?!比绾巫屪约撼蔀閷W生可親、可近的教師,如何讓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自己的教導,從而打造高效的課堂呢?在我看來,關鍵是處理好師生關系。
一、為人師表,魅力感染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庇纱?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教師職為授業(yè),更為樹形。我們的對象是成長中可塑性極大的學生。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每一位學生,甚至其一生。為此我們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自己就絕不能遲到或早退;要求學生講文明講禮貌,自己的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guī)則,我們就必須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如果只一味要求學生,而教師自己言行不一、出爾反爾,威望、信賴何存?自己的道和業(yè)又傳給誰,授給誰呢?
二、和諧互動,堂堂暢通
我們說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那高效的課堂我們也可以斷言是師生互動、合力打造的課堂,整個過程包括師生共同的認知、情感、意志等活動的過程。故我們的課堂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更重要的是進行師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產生共鳴的過程。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和人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交流,需要在很好的心理認同和情感共振的基礎上進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才能消除膽怯、緊張和壓抑,才能自由、無所顧忌地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高效的課堂自然形成。
三、面向全體,放飛師愛
教育是一門藝術,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做教師的大都有這樣一種感覺:課堂上往往為盡快完成教學任務,趕課程進度,在授課過程中,僅僅提問少數(shù)成績好的學生,或者是舉手的學生。那些性格內向、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大多成為教師遺忘的對象,甚至有時因他們精力不夠集中,或思想上稍有懈怠,而沖動地說一些諷刺、挖苦的話,大傷其自尊心。幾經如此,哪個學生還會感到心理安全,還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呢?因此,教師在兼顧教學進度的同時,更要關注后進生的表現(xiàn),關注他們的情感,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不失時機地肯定他們獨特、大膽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盡可能多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逐步樹立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并恰當利用好學生的某方面優(yōu)勢或特長。如哪個學生具有良好的管理才能,可讓其擔當英語興趣小組長;哪個學生具有不錯的音樂素質,可讓其領唱英語小插曲;而哪個學生具有小演員的天賦,可讓其做示范對話、模擬角色表演等。教師只有細心觀察、平等對待,才能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使他們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是平等的、公正的、無私的。長此以往,他們在師愛的陽光下定會盡顯風采,茁壯成長。
四、注重溝通,排憂去煩
成功的教育、高效的課堂取決于多項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教學中如果缺乏溝通,或溝通不暢,則學生的“心事”教師不明白,教師的“好心”學生不領情,其結果就是雙方相互抱怨,感情漸漸疏遠,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嚴重影響教育教學,更勿談高效的英語課堂。
我們所教的對象是有頭腦、能主動思維、生動活潑的青少年學生。他們的內心世界是一片浪濤洶涌的海洋,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同學們的擁護,喜歡表現(xiàn)自己,出人頭地。所以這不僅要求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把握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反應,而且要付諸行動,與他們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設身處地地去關愛他們。
有不少學生因為從小學起就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因為各種原因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升入初中后,自然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現(xiàn)象:上課精力不集中,平時懶懶散散,再加上英語這門學科是外國語言,詞匯量大、信息面廣,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也派不上用場,顯現(xiàn)不出其重要性等諸多因素,導致了他們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上課違反紀律自然成為其“家常便飯”,課堂也因這些無知的孩子而失去了應有的光彩。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及時、必要地與他們進行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并設身處地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困惑,幫助他們抹去心靈天空中漂浮的陰云。全新的他們在課堂上自然會表現(xiàn)出積極、奔放、創(chuàng)新,高效的課堂定能實現(xiàn)。
(責編 黃 曉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