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不游薄財之水,鳳不棲無福之地。海寧尖山俱樂部的兩座球場得以用“龍”、“鳳”命名,皆因海寧乃江南人杰地靈之地。
錢塘江到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跂|面寬達100公里,往西至澉浦,江面驟縮到20公里,至海寧鹽官鎮(zhèn)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里寬。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縮變淺,奪路上涌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形成了陡立的水墻。
海寧是觀錢江潮之勝地,所以,錢江潮又稱海寧潮。以“一線橫江”被譽為“天下奇觀”。海寧觀潮之風漢時即已蔚然,唐宋時更盛。蘇軾曾賦《觀浙江濤》: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情此景那兩得。愿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瞻山另名叫尖山,以形似筆尖得名。其前面為筆架山,往西有硯山,滌巾澗則是一張長長的白紙,自然構成文房四寶。千百年來,瞻山這支飽醮墨水的筆,給了腳下這塊土地以無窮的智慧和靈氣,使這里文人迭出代代相傳。自唐至清末,海寧共有進士366人。清代海寧陳家,“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簪纓科第之盛,千百年來海內當數第一。陳宅歷近400年,建筑端肅、雅致,存有享有書法界的陳氏法帖碑刻,雍正帝御賜的“躬勞著訓”九龍原匾,青春依舊的古羅漢松。更有乾隆六下江南四駐海寧的史實和乾隆身世之謎的民間傳說。近代又有國學大師王國維,詩人徐志摩、穆旦,作家金庸、陳學昭,醫(yī)學家王士雄,數學家李善蘭,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名家層出不窮。
浙江海寧尖山高爾夫球俱樂部就坐落在錢塘江江畔 、瞻山腳下,東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70公里。是浙江唯一36洞國際錦標級高爾夫球場。俱樂部擁有兩個18洞72桿的國際標準球場,分別以“龍場”和“鳳場”命名。別看球場占據了如此的風水寶地,其實原先這里是尖山腳下的一片汪洋,以及受海水侵襲的鹽堿地,由當地政府歷經多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圍墾造地,成就了現在的海寧尖山新區(qū)。
尖山高爾夫球場有最具挑戰(zhàn)性球場之稱,以高炮臺果嶺、大起伏球道、難度系數高、土方量多、面積最大而揚名。大面積的沙坑是球場的一大特色,龍場的前9洞共有51個球道沙坑,面積達23336平方米,最大的第2洞球道上的沙坑面積達2241平方米,晶瑩的石英砂既點綴了球場,也是難度所在。
清晨4點,整個球場籠罩在水氣凝結的薄霧中,讓人處于似夢似醒之間。想起龔自珍的《辨仙行》:“仙者乃非松喬倫,亦無英魄與烈魂;彼但墮落鬼與神,太乙主宰先氤氳?!辈恢肋@樣的天氣是否真有仙人路過,或許是有,只因我們肉眼凡胎,被這氤氳之氣蒙蔽。頓悟“聽萬物氤氳,從來形色,每向靜中覷”乃是人生真諦!
轉眼,太陽初升,金色的陽光灑在球道、果嶺上,遠山、近水,連薄霧都被映照成金黃色,如仙女的霓裳,半隱半現、如幻如夢,而我們,仿似靈魂脫離軀殼飄來這樣一個仙境般的所在。直到日頭漸高,薄霧消散,球場恢復它的本來面目,我們才回到現實中來。這時才發(fā)現,湖水中竟有不少蘆葦在晨風中輕輕搖動。
球場的植被設計成幾個大區(qū),每片的植物一樣,等距種植,而且每株的高矮胖瘦都差不多,特別整齊!比如前幾洞就是松樹林,像一排排的哨兵站崗;有幾個洞則是一排排的桔子樹;枇杷樹……總之每片都只種同一樹種,而且整齊!尤其是在龍場7號洞附近,球場栽種了一些櫻桃樹。小櫻桃味道甜美,水分充足,如果你正趕上櫻桃成熟時,在打球休息時可以采摘以補充體力。有球友感嘆:這里的風景設計讓人愛得透不過氣來!
只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驀然間寒意迫人,白線越移越近,聲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嶺,天際而來,聲勢雄偉已極。潮水越近,聲音越響,真似百萬大軍沖烽,于金鼓齊鳴中一往直前。月影銀濤,光搖噴雪,云移玉岸,浪卷轟雷,海潮勢若萬馬奔騰,奮蹄疾馳。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曾用心描寫海寧潮壯觀景象。
在海寧尖山打球和到錢塘看潮可一舉兩得。“一潮三看四景”。在鹽官鎮(zhèn)東約8公里的大缺口觀看“雙龍相撲碰頭潮”,在鹽官可以看到“江橫白練一線潮”,在鹽官鎮(zhèn)西約11公里的老鹽倉觀看“驚濤裂岸回頭潮”,在夜間可觀看“月中齊鳴半夜潮”,同時可以享受一下聽潮之美妙。
經典球洞推薦:球場把人盡皆知的降龍十八掌和龍場的十八洞融合到了一起,每個掌法和球洞相互關聯,讓您盡情揮桿的同時還能體會到金庸小說中的武俠豪情!
潛龍勿用
一個強力的4桿洞,果嶺四周被三個沙坑圍住,發(fā)球臺頂風,幾乎要面臨3-4級的風力,要求球員距離準、直,抗風強,克服心理障礙。開球向上使球越過一個平臺后滾落到一大片低地,此時面對的果嶺則由其前部深深的沙坑護衛(wèi)著。落球點面積小,必須精準,擊球較遠的朋友就要適時地換用3號木開球,確保球落準球道,不過要注意必須能夠穿越左側球道沙坑,如做到的話,直面的果嶺將絕對會是一個抓住小鳥的機會!
飛龍在天
這是一個居高臨下的3桿洞,絕對的炮臺果嶺,從下往上打。短3桿并不表示該洞易打,果嶺被湖水和沙坑環(huán)繞,要將球送上果嶺,必須保證球桿選擇的正確性,并集中注意力找好落球點。由風向而選用中長鐵桿把球打到果嶺的前部最是合理的----即便洞位在果嶺后面,因為果嶺后部是危機四伏!
亢龍有悔
一個戲劇性的5桿完成左狗腿洞,站在梯形的梯臺上,左邊長長的湖面及遠處的果嶺像是在向打球的人挑戰(zhàn),沿著湖邊的擊球行進會讓球員始終感受到成功與受挫的復雜心情。打出右旋球的人會感到球道特別的長,而落在左側的球卻總是面臨著擊球過水的誘惑。當然最理想的落點是在球道的正中,并使第二桿攻果嶺的距離盡可能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