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麗
美術新課標中對“體驗”一詞作了明確的解釋,即身臨其境或親身實踐,感受事物、環(huán)境的豐富和微妙,并產(chǎn)生獨特的情緒和認識。日前,筆者有幸郵購到第五屆全國中小學美術課現(xiàn)場評選活動的部分光盤。其中參賽老師們各顯其能,巧妙地利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積極體驗的場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互動式體驗
興趣是美術學習的基本動力之一。恰到好處的互動式體驗,則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甘肅的尤偉曉老師在《快樂的人》一課中就帶領學生輕松地實現(xiàn)了互動體驗。首先尤老師告訴大家:“人在快樂時,總要通過動作體現(xiàn)的。我現(xiàn)在就想把這份快樂表達出來,你猜我會做什么?”“猜”字一說。學生思維迅速被激活。接著尤老師來個肯定:“對!我的確想跳一跳,如果你從現(xiàn)在開始就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請你起立?!闭l都想成為一個快樂天使,所以大家立刻就積極響應。這時尤老師再發(fā)出誠摯邀請:“你可以跟著老師一起跳,也可以觀察,看看我是用哪些動作來表現(xiàn)快樂的。”(師播放樂曲《快樂指南》)隨后,師生共舞。在歡快的旋律中,師生用動作表達各自的快樂,用眼睛捕捉別人快樂的模樣。短短幾分鐘的互動體驗,既創(chuàng)設了和諧、快樂的氛圍,又激發(fā)了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
二、情境中體驗
德國—位學者有過精辟的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你無論如何也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會在享受美味佳肴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情境于知識,猶如湯于之鹽,鹽需融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顯示活力和美感。四川劉穎老師的《老茶館》一課就是將知識融入到情景的典型課例。本課主要的學習內容是人物撕紙貼畫,枯燥的講解肯定會事倍功半,而劉老師選擇的是在情境中體驗的學習方法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認識了解人體關節(jié)和人體動態(tài)之間關系的環(huán)節(jié)。劉老師說:“今天,老茶館搞活動,請兩位幸運茶客,一位坐下來品茶,另一位就用活動紙人擺出他的動作,配合得好,將會獲得本茶館免費贈送的茶水。”話音剛落,小手如林,爭相過把茶客癮,體驗茶館生活。第一位同學擺好姿勢后,第二位同學就對照模特開始從頭到腳依次擺弄起活動人。這是臺下的同學既是觀察員、督導員,又是啦啦隊。在這“茶館”中,表演者、觀察者都在共同體驗這樣一個變化規(guī)律:人物動作的變化主要是靠關節(jié)來完成的。至此,本環(huán)節(jié)的重難點,便在如此輕松的環(huán)境中不攻自破了,真可謂深入淺出,讓人欽佩不已。
三、實踐中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是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溫州的沈鈺暉老師在《跳舞的點和線》中尤其注重學生在實踐中體驗。上課伊始,沈老師就給兩名同學各一段音樂,請他們用點和線來表達自己對這段音樂的感受。兩位同學隨著音樂進行涂鴉游戲,在游戲中學生盡情地感受點和線產(chǎn)生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的變化,感知點和線運行、布局、排列、曲折產(chǎn)生的變化所帶來的情感和力度的表達方式,體驗毛筆與墨、色、宣紙等工具的特性。這樣實踐充分地豐富了學生的感官體驗。這種實踐中體驗的學習方法,真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探究中得到了滿足,獲得了成功。
四、藝術熏陶中體驗
在上海方漩老師《火火的向日葵》一課中,向日葵極富生命力,富有火熱的情感、生機勃勃、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這樣的生命教育。學生是如何強烈地體驗到的呢?首先導入部分的詩欣賞和結尾處的詩朗誦已經(jīng)從文學的角度熏陶了學生。接著方老師又播放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小夜曲》,調動學生的聽覺感官,讓學生感受向日葵火熱的姿態(tài)。因為莫扎特的作品充滿了自由、熱情和天性。樂曲火熱的情緒色彩、活潑動感的節(jié)奏和舞步般的旋律,讓學生把內心所體驗到的激情都迸發(fā)出來了。他們和方老師一起舞蹈,自己儼然就是火火向日葵。不僅如此,方老師還借鑒美術大師,提升學生的審美品味。眾所周知,美術是視覺藝術。本課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了多幅梵高的《向日葵》,畫面中奔放的筆觸、大膽的厚涂、尤其是燃燒的色彩,形成了巨大的視覺沖擊力,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大師梵高燃燒的激情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課中詩(歌)、音樂、畫面等都強烈地震撼著學生的心靈,這樣的藝術陶冶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審美品位,而且還能讓同學們逐漸形成獨特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樣的課堂不僅是完滿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課堂,更是學生生命成長的課堂。
如果說藝術的世界是人類情感的世界、體驗的世界,那么藝術作品就是對生命體驗的表達。因此在美術課堂中更多地關注學生多方面的體驗,就能讓學生在經(jīng)歷和“實踐中”實現(xiàn)自我領悟,在反思中重構自己的經(jīng)驗,形成自己的行動策略和方式,為美術創(chuàng)作推波助瀾,使美術課堂異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