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海峰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全新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型的教育價值觀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育時空觀,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一種平等的、對話的、相互作用的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逐步建立。在這樣一個開放的時代,過于粗暴嚴格的管教也許只能產(chǎn)生唯唯諾諾的庸才或者是高分低能的殘缺人。俗話說:三分靠學,七分靠管。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在三尺講臺上,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一直在執(zhí)著探索,如何通過自己的班級管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從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奠定基礎。經(jīng)過幾年實踐,在班級管理中我力求做到與同學真誠平等和諧相處,用崇高的師德形象去感化他們,用溫柔的和風細雨去滋潤他們。
一、彎下腰,送給學生和藹與尊重
古語云:“嚴師出高徒。”一提到教師時,人們自然把他與“嚴肅”聯(lián)系在一起。很多班主任把師道尊嚴的威信建立在對學生嚴格約束上,認為經(jīng)常擺一副嚴肅的面孔,讓學生見了老師就害怕更有利于教育學生。其實,“微笑”的力量才是無窮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fā)出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shù)霓k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睖贤◤男拈_始,嚴格的、有隔閡的、有代溝的關系,并不利于師生間的交流。
“彎下腰跟孩子說話”。教育者只有彎下腰,放下師道尊嚴,和藹耐心地與孩子交流,以朋友的身份看待他們,幫助他們分析引導,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我曾教過一個學生,剛開始他根本不想讀書,并且也不和別人交流,孤獨地來孤獨地離開,每天都封閉自己。回到家與父母也沒兩句話說,家長一籌莫展,無能為力,甚至想要送他去看心理醫(yī)生,因為他以前不是這樣的。遇到這種情況訓一通不可能行得通,甚至會適得其反。于是我找他談,先跟他玩,交流玩游戲的樂趣,然后完全以朋友的身份,沒有給他絲毫的壓力,我覺得沒有融化不了的冰,沒有人會拒絕朋友。剛開始他沒敢理我,有時甚至用后背對著我,但我并沒有放棄,而是不厭其煩地找他談,星期天請他去公園玩,在他玩得興奮時跟他說。也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最后他把一切都告訴了我,原來是他交了一個好朋友,并且彼此關系很要好,如今的狀態(tài)形影不離,而父母只是一味以影響學習為由強行的反對,甚至電話告知他朋友家長出面阻撓,以致他非常反感,特別是自己的父母的做法。利害關系說明了,心鎖打開了,一切也就解決了。如今他無論是與同學還是與老師關系都不錯,性格也大大改觀。他的父母非常高興,我也為能夠轉化改變一個人而感到自豪!與其說彎下腰送給學生和藹與尊重,不如說送給學生一個新的太陽、新的人生。
二、蹲下身,送給學生真誠與平等
特級教師于永正早就提倡教師要“蹲下來看孩子”。只有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才能真正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等給予關心,而且要具體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上。不論是成績先進的還是成績落后的,不論是家庭條件富裕的還是貧困的,不論他是否犯過錯誤,班主任都要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不帶偏見,力求公平、公正、平等對待班上每一位同學,融洽師生關系,增強師生情感交流渠道,讓每一位學生學習都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場所。
例如去年我們班的兩個同學學習基礎確實很差,但家里經(jīng)濟條件不錯。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們養(yǎng)成了不愛學習、懶惰、講究吃穿、互相攀比等不良習慣?;旧厦看慰荚囁麄兌及碌箶?shù)第一第二名。
對于他們我確實是煞費苦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談過,嚴肅地批評過,但都收效甚微。于是我試著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非常懂禮貌,每次見了老師同學總會笑嘻嘻地打招呼,勞動也很積極。于是只要一發(fā)現(xiàn)他們在班上做了好事,表現(xiàn)好,我馬上表揚他們。在課后再和他們談一些道理:什么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無論走哪條路,都要有知識,用知識武裝起來的自己才是最強大的。慢慢的,他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自信心增強了,也喜歡表現(xiàn)自己了。
師生應該是平等的,師生之間坦誠相待和師生間和諧融洽的關系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在學生取得成功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感到失落時,我會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犯錯時,我會用微笑送去寬容。我想說:微笑、真誠、平等、尊重是一把閃閃發(fā)光的金鑰匙。能開啟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助學生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