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紅
語言的學習過程往往會非常的乏味,因此高中的英語課堂經常顯得很沉悶也見多不怪了。但是只要英語教師敢于挖掘和嘗試一些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指導,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也不是不可能。我10多年來一直從事高中英語教學,而且一直扎根于農村教育事業(yè),那里的教學設施和語言學習環(huán)境可想而知了,盡管近幾年有了很大的改變,但還是很落后。我們采用了一些比較有效可行的教學方法來彌補這些不足,在全組英語教師的共同努力和探討下,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充分利用課前導入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現在拿來和大家分享以共勉。
一、時事新聞導入法
例如我在教高二上第二單元Making a difference這課前,剛好我國的神州七號準備發(fā)射,我將宇航員介紹給同學們,讓他們去利用各種媒體了解翟志剛、劉伯明、景海朋這三位宇航員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才可以當選為本次隨神七遨游太空、執(zhí)行中國人首次出艙行走并取回實驗器材任務的人選。第二天上課前五分鐘我就給了學生們這樣的題目:What makes Mr Zhai, Mr Liu and Mr Jing chosen the astronauts of Shenzhou Ⅶ?然后同學們馬上分組進行討論,由于大家都提前做了準備,因此討論進行得非常順利和熱烈,當進行report的時候,同學們都踴躍發(fā)言,爭相表現。加上我適時地對學生們的良好表現進行表揚,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一個層次。接下來的教學由于和剛才討論內容很接近,同學們的課堂反應能力和主動參與欲望得到了提升,教學效果自然不錯。當然要提的是,老師要辛苦一些,一是要了解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新聞,最好是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上進、感恩、正義和愛國思想的新聞題材;二是老師課前要準備好相應新聞題材的常用英文詞匯,以備幫助學生。
二、背景知識導入法
例如高一下有一單元是有關奧運會歷史的。我們這里是農村學校,尤其是高一的很多學生對運動不太感興趣,對奧運會的了解也不是很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每一個學生都知道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我還是利用課前導入法來引導學生提起對這一節(jié)課的興趣。我拋出幾個問題來讓學生們來回答:How many Olympics have been held before the 2008 Olympic Games?When will the 2008 Olympic Games Be held?接著我用多媒體投放了一些有關運動的圖片:那些美麗的動作、那些健壯的運動員……同學們都被運動員的精神所鼓舞,體育運動科學的精神也被激發(fā)了,他們說,不僅要學習好,而且要好好地鍛煉,有了好身體才有好的學習效果。
三、利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輔助教學
多媒體圖文并茂,聲色俱全,形象地展示了課文的背景, 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學的內容來,也能夠讓學生很好地了解課文的內容和背景。例如在上高二上的First Aid那課時,我將對溺水者的急救法、呼吸暫停病人的人工呼吸法,還有現場救助進食時被嗆者的方法等等都用多媒體甚至實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就能形象地了解到這些知識,他們知道其實有時候救人并不是醫(yī)生才能做的,也知道有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利用這些知識,有些生命是可以被挽救的。這樣學生們就會津津有味地學習和操作,學習的興趣就提高了。
四、英文歌曲導入法
有時候對很多學生來說英語課可能是一種負擔,尤其是怕提問。以前我比較愛在課前叫學生用詞造句或是背誦、復述故事,這時我就常碰到這樣的學生:老師一說要提問就緊張得不得了,有些同學甚至連頭都不敢抬起來,而且整個班級都有這樣的氣氛。后來我試著找一些簡單、時尚、內容健康的英文歌曲,先把歌詞利用填空的形式發(fā)給學生,然后課前五分鐘放給學生聽,最后讓他們或填詞或跟著唱,氣氛馬上就上來了。
五、輪流進行report法
這個方法應該是一個通用的方法了,它既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也可以讓學生克服怕出錯的心理,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我是先把學生分組,提供一些話題給他們選擇,然后組里的成員分工合作:一個人進行記錄,最后讓一個人進行復述,這個復述的結果讓全班的同學來打分,這可以刺激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參與精神。
經過實踐總結發(fā)現,課前導入法讓學生的所學和生活接近了,這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更能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責編 黃 曉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