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歌曲不但是一種音樂形式,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教育資源。把英語歌曲與英語教學密切地結合起來,可以激發(fā)興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在英語教學中,鼓勵學生唱英語歌曲,能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從培養(yǎng)學習興趣入手,遵循教學規(guī)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這樣才能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本文中所說的英語歌曲,就是把所教英語知識或當天所學的英語單詞、句子,填入樂曲中。樂曲有新曲,有舊調(diào)。用什么樣的曲調(diào),視內(nèi)容而定,靈活機動。各樂曲的旋律應簡單易學且為學生所熟悉。教學中在什么情境下運用英語歌,運用什么樣的英語歌,這都是有講究的。
1.導入新課。唱英語歌能巧妙自然地引出新授課內(nèi)容。把確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學生掌握的單詞、句子配入學生熟悉的曲調(diào),學生既感到熟悉,又有些新鮮,在輕輕松松中掌握了新知識。例如教句型“Whos the boy /girl?”時,先將其套入《Hello who are you》的曲子中,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從演唱中感知,直到熟練。這樣在優(yōu)美的旋律、和諧的氛圍中把學生帶入英語知識的殿堂。直至授課結束時,學生還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情緒仍然是那么興奮、激昂,嘴里哼唱不止,他們體驗到了學英語的快樂。
2.巧練語音技能。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語音教學,學生不但可以發(fā)出正確的語音,而且還可以進行語言交際。語音準確程度影響著學生整個英語學習水平。英語本身的音節(jié)就很講究節(jié)奏,它的語調(diào)比較接近旋律化。例如我們平時講的“Good morning.”配上節(jié)奏,再加上音高和音長也就成了歌唱。因此,在英語歌曲中可以相應地訓練英語語音音素。在This Is The Way歌曲中,可以反復通過“ mop”, “pot”, “wash”等單詞著重訓練[?蘅]這個音素,同時中間又與“floor”, “morning”所含的 [?蘅:]音素進行比較和區(qū)分。
3.強化詞匯和句型記憶。掌握詞匯的多寡是學生運用語言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是詞匯的記憶又是學生,特別是中學生最難過的一關。前面說過,英語歌曲可以結合音樂學習,利用無意記憶和情緒記憶,對學習起強化作用。有的英語歌曲把幾個單詞湊合在一起,配上歌譜即可吟唱。學生唱幾遍Days Of The Week,即可以熟記一個星期七天的單詞。另外,記憶英語單詞有一條重要原則,那就是“詞不離句,句不離詞”,一般英語歌詞所涉及的英語句型是很多的,同時也很典型和相對穩(wěn)定,便于反復吟唱。如歌曲I Have Two Hands里,可以替換歌詞中的賓語,成為“I have two eyes/ears/arms/legs...”,甚至可以替換主語,變?yōu)椤癏e/She has two eyes/ears/arms...”等等。在現(xiàn)行的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系列教科書里,每一冊書中每個單元都在“Lets Sing”部分精心安排了一首與該單元內(nèi)容相關的英語歌曲。它們對于鞏固和操練本單元的重點句型或詞匯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解決語法點。在中學階段,一般不宜單純地講授過多的語法知識,但是,學生對某個語法有了一定量的感性認識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適當?shù)乜偨Y規(guī)律。英語歌曲在這方面可以幫上大忙。如在The More We Get To?鄄gether一歌中可以學習比較級的用法,在To The Zoo一歌中可以訓練 “be going to”將來時態(tài)的用法,在Whatever Will Be Will Be一歌中可以掌握“will be”將來時態(tài)的用法……總之,我們可以在數(shù)量眾多的英語歌曲中找到相應的語法教學內(nèi)容。
5.熏陶學生心靈。英語歌曲是英語語言與音樂相結合的一種藝術手段?!稑酚洝分姓f“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蓖ㄟ^英語歌曲這種藝術形式,可以給學生以美感教育和思想教育。學生在長期唱英語歌曲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相關的英語語言知識,還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樂感,受到了美的熏陶。此外,有些英語歌曲本身蘊含著較強的思想教育意義。如The Busy Bee這首歌可以向?qū)W生灌輸“像蜜蜂一樣辛勤勞動,可以釀造生活之蜜”的道理,歌曲This Is The Way教導學生要熱愛勞動,Auld Lang Syne則告訴學生要珍惜友情。
綜上所述,英語歌教學簡便易行,操作性強,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激發(fā)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渲染課堂氣氛并鞏固相應的英語知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當然,英語歌曲要注意科學地選用,切忌濫用,才有助于教學。
(責編 周侯辰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