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吉瑞
【摘 要】 英語教學要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培養(yǎng)出具有聽、說、讀、寫語言能力及社會文化能力的學生,培養(yǎng)出具有真正交際能力的人才。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實質(zhì) 交際
長期以來,關于英語教學的實質(zhì)問題,人們議論很多:英語教學究竟如何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當代教學理論一致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所組成的教育活動”。就英語來說,“教學的實質(zhì)是交際”。
為什么說英語教學的實質(zhì)是交際呢?
第一,教學是師生之間的交際,是彼此之間進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學的效果是雙方互動的結果,因此,教學即交際(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
第二,教學是活動,通過交際活動,學生在物質(zhì)操作和思維操作上認識英語,掌握英語,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教學用交際(teaching is by communication)。
第三,教學是師生雙方相互認識、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活動。雙方都為對方提供了信息,教學就是為了促進這種交流,因此,教學為交際(teaching is for communi?鄄cation)。
交際包含“聽、說、讀、寫”四種形式,對于它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一定要統(tǒng)籌兼顧,具體安排,不能有失偏頗。經(jīng)驗證明,這四種教學形式不能決然分開,而要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眾所周知,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際多半是聽說交流,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聽說能力遠遠不如讀寫能力,學了多年的英語卻成了“聾子”、“啞巴”,無法運用于社會生活實踐中。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認為,從英語教學的整體出發(fā),聽說交際能力的提高定能為讀寫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那么,在平時進行的教學活動中,如何使聽、說、讀、寫教學交際化呢?下面筆者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簡述自己的看法與做法。
一、聽說交際活動課堂的特征
我們在課堂上進行的語言訓練應分為語言能力訓練及交際能力訓練。前者主要訓練語言形式,后者注重訓練實際應用,絕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聽說訓練一直保持在語言能力訓練的基礎上,那么就不可能達到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意義的交際了,這不能不說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盲點。為了更好地弄清語言能力訓練與交際能力訓練的區(qū)別,讓我們來看看J.Harmer在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中的一張表:
二、聽說交際活動課堂的模式
雖然語言能力訓練活動與交際能力訓練活動有著很大區(qū)別,但我們不能把它們絕對分開,它們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語言能力訓練是進行交際能力訓練的前提基礎,因此,句子結構與交際功能并不矛盾,一定要同樣引起重視。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我們應該遵循先模仿后應用、先機械后活用、先語言訓練后交際訓練的原則來安排和開展課堂活動,具體可歸納為PMMC模式,即呈現(xiàn)(Presentation)、機械性訓練(Mechanical Drills)、有意義操練(Meaningful Drills)到交際性練習(Communicative Drills)。
三、閱讀理解交際活動課堂的特征
在閱讀理解教學中應用交際法。人們普遍認為,閱讀理解訓練大多情況下是作為課外作業(yè)進行的,專門研究它與交際法的關系意義不大。但是,外語教師在指導閱讀理解訓練的時候,通過何種方式在閱讀前給學生以指引,在閱讀過程中如何啟發(fā)學生思考,在閱讀后如何組織交流討論以加深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等,其全部過程都需要師生之間思想上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教師運用交際手段進行閱讀教學,使學生不但提高了語言能力,而且鍛煉和提高了交際能力。因此閱讀理解教學同樣是交際法應用的廣闊天地。
四、閱讀理解交際活動課堂的模式
閱讀理解交際活動課堂,據(jù)筆者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看來可分為三個階段:讀前階段(Pre?鄄reading)(包括背景知識的介紹,提出與閱讀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并進行討論,預測等,提出閱讀的目標,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閱讀階段(Reading)(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點撥,解決學生遇到的知識點及詞句方面的問題);讀后階段(Post?鄄reading)(解決問題,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感想,以加強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記憶等)。
五、寫作交際活動課堂的特征
有些人認為,寫作無非是教師給學生布置寫作內(nèi)容,與課堂交際活動沒有關系,也沒有什么值得去研究的東西。但交際教學理論認為,交際的形式有口頭交際與書面交際兩種形式,寫是書面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如果說提高聽說能力是為了克服“聾啞英語”,那么提高讀寫能力就是為了克服“文盲英語”。在寫作教學課堂活動中,同樣充滿著交際活動。因為,在寫作前教師的布置、點撥,學生的討論、詞匯積累、材料搜索等,在寫作過程中對文稿的檢查、修改、補充完善等活動,都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交際活動的過程。
六、寫作交際活動課堂的模式
根據(jù)筆者從教多年的經(jīng)驗,以及與同事們將交際教學法理論應用于實踐,得出這樣的寫作教學模式,即寫作過程應包括三個主要步驟:寫前階段(Pre?鄄writing)、寫作階段(Drafting)和改寫階段(Revising)。寫前階段包括選定主題、搜索素材、討論、尋找靈感及新思路等一系列動筆前的準備工作。寫作階段是指把寫前階段搜集到的素材及形成的觀點、見解等列成提綱,并寫出文章的第一稿。改寫階段分為下面幾個步驟:首先檢查內(nèi)容與結構,包括一致性、連貫性和邏輯性等,修改后寫出第二稿。接著是校對第二稿,檢查語法、句子、拼寫及標點等,修改出最后一稿。當然,寫作過程的三個步驟不是絕對分開,而是互相交叉、互相包含的,任何一個步驟都可以反復進行,構成一個連續(xù)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寫作者的單獨行為,而是群體間的交際活動。因此,寫作教學也是一種交際活動。此外,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交際活動中,要不時地給學生傳授國外的傳統(tǒng)習俗,例如,西方人較忌諱談論年齡、金錢、婚姻等問題,讓我們學生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這樣,將來他們進入社會就不會遇到任何交際的困難了。
綜上所述,交際能力應包括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及社會文化能力(能夠與另一文化的人進行和諧的交往),英語教學的實質(zhì)是交際。
參考文獻:
[1]李松齡,陳瑩.聽說交際活動是英語課堂改革的突破口.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9,(5)
[2]胡鑒明.交際法在閱讀理解教學中的應用,中小學外語教學,1998,(7)
[3]趙冬梅.交際法與研究生英語寫作教學,2007
(責編 周侯辰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