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shù)大師。他是一位語頗雋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其代表作《變色龍》《套中人》堪稱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shù)珍品,前者成為見風使舵、善于變相、投機鉆營者的代名詞;后者成為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者的符號象征。契訶夫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為后世作家的座右銘。
莫泊桑:19世紀后半期法國優(yōu)秀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他擅長從平凡瑣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的主題大致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zhàn)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莫泊桑在短篇小說方面的巨大成就,使他贏得了“短篇小說之王”的美名。
歐?亨利: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之父”。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家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后一片藤葉》等作品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歐?亨利善于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gòu)思新穎,語言詼諧,結(jié)局常常出人意料,美國文學界稱之為“歐?亨利式的結(jié)尾”;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社會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