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勝元
鄰居是搞裝修的,一年到頭業(yè)務(wù)很忙,家里的物質(zhì)條件相當不錯。但他們有一個5歲的兒子很讓人頭疼——目空一切,我行我素,儼然一個小霸王。
鄰居向我訴苦:晚上我們看電視,孩子非要看動畫片不可;對家里做的飯不感興趣,總想出去吃大餐:一點也不愿意學習。玩心太重……我們已經(jīng)控制不了他了。
我告訴他,不要全怪孩子,很多問題是家長的責任。鄰居一愣,我忙接著說:你們沒有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鄰居不解。我解釋說:用一句行業(yè)的話來講,你們的家庭氛圍需要“裝修”一下。比如,你們要盡可能地多和孩子在一起,一起娛樂,一起讀書;要多帶孩子去體驗社會、體驗勞動:要多和孩子交流,引導孩子,鼓勵孩子……
鄰居聽了很受啟發(fā)。他們調(diào)整了業(yè)務(wù)范圍,騰出了時間,并從自身做起,凡事跟孩子商量,處處起表率作用,漸漸地,家庭里多了民主、和諧、溫暖的氛圍,家中經(jīng)常充滿了歡聲笑語。一段時間之后,孩子的面貌果然有了很大改觀。
前幾天,大家又在一起交流,鄰居深有感觸地說:看來,真是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家長,我們的家庭氛圍真像您所說的,需要“裝修”。
所以說,當孩子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問題的時候,作為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我們的言行是不是影響了孩子,我們的做法是不是給了孩子足夠的尊重。
“裝修”家庭氛圍,就是要求家長轉(zhuǎn)變觀念,率先垂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從而共同成長,共同進步。